黄明远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非常普遍,其具有一定的亲民性,因此也就得到了许多学生的青睐。同时通过篮球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正因如此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当中也已开展多年,然而由于缺少对篮球训练方式的研究,导致了篮球教学往往仅停留在理论教学问题与对策方面,从而使得高校篮球的训练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些严重影响了篮球运动在高校当中开展的效果。为了能够保证篮球训练的效果,就需要对训练方式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在篮球训练当中得到提升。
在我国高校篮球的训练当中常见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本或教材的内容进行阐述,来传授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简单的动作示范来进行篮球的训练。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按部就班的进行,同时教师完全复刻课本或教材当中的内容使得篮球训练缺少了灵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再者,高校篮球的训练方式大部分都是从简单的投篮姿势到运球步伐等来进行的,而这些内容具有固定的顺序以及模式,使得篮球训练课程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这些简单的篮球知识不屑一顾,因此也就很难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降低了篮球教学训练的效果。并且在篮球教学当中学生的训练,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在训练方式上比较单一,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主动尝试时间,再加上很多学生对教师所示范的动作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在训练过程当中也就无法掌握正确的姿势与手法,使得学生的篮球训练效果不佳。这样仅通过学生观看与技艺的练习方式,会使得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对篮球当中单一的动作重复训练,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篮球技巧与技能缺乏连贯性,从而加大了学生们的厌学情绪,更是无法体会到真正的篮球动作与精神。
不同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悟性、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高校学生本身就存在着身高、体重、身体素质与篮球基本工商的差别。而篮球运动对运动员,对身体素质有着一定要求,因此在高校篮球训练过程当中不同学生在其中的训练效果也就不同。然而在很多的高校篮球教学当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往往都是图方便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方式来进行训练教学。然而这样的方式如果起点过低对于一些与篮球运动接触较多,已经形成基本运动知识的学生而言就不具备挑战性,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起点过高,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有挑战性,但对于篮球基础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很难对其中的动作进行掌握,因此教学效果就无法得到提高。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在不断扩招,学生的基数过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无法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关照,因此也就常常采用统一标准来进行训练。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训练过程当中,丧失了对篮球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同时运动难度系数过大,还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当中身体受到损伤,心里受到挫败感的影响失去对篮球运动的信心。
篮球是一项具有较强协作性以及对抗性的运动,因此在其中也就有许多的规则限制。其次由于对抗性较强,难免会有肢体的冲突,因此学生在训练当中也就要能够掌握自我保护动作,避免身体受到损伤。那我在篮球训练教学中就需要大量的篮球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来进行训练。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篮球训练方式而言,其过于重视篮球技术与动作的教学,而忽略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便导致学生在训练当中无法得到规则等理论知识的支撑,常常会出现犯规等现象,甚至是无视规则,出现推搡、拉人等严重违规现象,对其他运动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教师不能够将理论知识带入到篮球训练教学当中,那么学生就无法在实践过程中结合理论来进行,也就导致了篮球运动漏洞百出。在这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对很多的篮球运动技巧、战术、站位等有良好的掌握以及运用,那么也就无法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术。
单一的训练方式是无法使学生长时间都具有高亢的学习热情地,因此,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让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训练的风向标,与学生共同选择课本活教材的内容进行训练教学。这样一来便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更全方面的掌握。从而在传输学生篮球知识从而在传授学生篮球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切合于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并且在创新篮球训练方式是能够具有更多的途径。首先多样化训练方式,教师要能够摆脱传统固定化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其投篮姿势、运球步伐等进行专项的训练。并且在这些训练当中结合控球、传球、投篮等训练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提高篮球训练的效率。当学生能够对其中的一些知识与手法有一定了解后,那我便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一些具有难度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够得到提升,这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同时,在训练完成后利用篮球对抗比赛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其中,使其在玩耍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提高自身的练球运动水平,最终达到篮球训练的目标。
训练方式的多样化需要科学的支持才能够起到作用。那么在训练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单单的“灌输式”教学理念是无法支提升训练效果的。因此,教师在对篮球技术进行讲解时就要能够让学生对其动作之间的联系每个动作的要点有充分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篮球技术运动体系。首先,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的篮球教学知识具象化,更加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并通过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篮球训练的科学性发展。在搞笑的篮球训练教学中,学生的年级不同那么在教师方面也会存在着更换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教师之间的教学内容有联系性,使学生在训练内容上有更好的对接融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篮球对抗比赛,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其中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来讲解,从而规范学生的篮球运动姿势。同时对其中的犯规动作进行专门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确篮球的规则,并从其中领悟到真正的篮球运动精神。
高校篮球的训练方式,要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那么在开展篮球训练前,教师要能够对学生之间的不同进行了解,全方面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坚持个性化教学思想,从而使篮球训练与艺术训练进行融合。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形式将学生分为多个组别,例如将身体素质强的学生分为一组,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专项的训练,身体素质强的学生,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优势能力。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强度较低的基础训练,来夯实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同时还可以将具有一定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与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学生分为一组,利用优等生帮差等生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教师无法全面照顾到学生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升。另外,要想确保意识训练与篮球训练的有效融合就需要加强篮球教师或者教练的配置,使教师能够具备坚实的篮球运动基础,从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基础知识讲解。再者,由于高校学生基数的庞大,一个教师很难全方面的关注与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篮球训练当中可以配备两个教师来进行课堂训练。
篮球技术的提升需要掌握好其运动的特性,那么在训练学生运动技术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竞技性、规则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首先在篮球训练当中要能够对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规则,降低学生在训练当中的犯错概率。其次,对学生进行运动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讲解,从而使学生在篮球运动当中灵活的运用篮球战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需要在实际的对抗训练当中来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那我就是可以利用篮球课堂来进行小组对抗赛,使学生将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实际的应用到比赛当中。最后通过对抗赛能够对学生的技术掌握水平以及能力有更好的了解,通过不断的比赛与训练,让学生在其中得到不断的成长,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的篮球意识以及篮球水平。
总而言之,有效的篮球训练方式对提升学生训练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高校就需要对当前篮球训练方式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认知,针对问题设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多样化训练方式使训练方式更加切合于学生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