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梅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高校思政课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学习“四史”,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而且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学好的必修课。本文探讨了“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必要性、原则和路径,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这是“原理”课教师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原理”课是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主要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共性,其教学似乎和“四史”毫不相干,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部分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如讲授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时,教师可结合大量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内容;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教师可运用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内容。针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重点讲授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到一国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从苏东剧变到中国全方位崛起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就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四史”教育在“原理”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理”课教学需要强化“四史”教育,用活红色资源。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多才多艺、自信大方,他们本能地反感讲抽象大道理的“原理”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大学生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2]。“四史”教育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正能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素材。
一方面“四史”教育能以生动感人的故事为突破点,让枯燥抽象的理论在故事的烘托下变得具体、形象。如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时,教师可以用新中国史中“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毕生梦想的袁隆平,以“让人类健康、长寿,争取活到125岁”为梦想的钟南山为例,引导学生要在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中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讲授“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时,可以改革开放史中小岗村红手印的故事为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
另一方面,“四史”教育能以确凿的史料帮助教师讲清课程难点。如教师讲授“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时有难度,但学生如果不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动力论,就无法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守正创新。“原理”课教师可以结合“四史”教育的内容,用丰富确凿的史料让学生知晓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改革开放、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为学生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奥秘。这就为课程增添了浓郁厚重的历史感,学生从中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是促使人奋发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都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四史”教育能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打下坚实的根基。“四史”是四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实现中国全方位崛起的奋斗史。以党史为例,面对走前苏联“城市中心论”道路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理想信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理想信念,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理想信念,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面对苏东剧变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将“四史”融入“原理”课,能让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志当存高远”的意识反作用的力量,从而主动成为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的主要目的是要以历史为载体进行政治教育,因此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四史”不是单纯的历史问题,更是事关旗帜和道路的立场问题,必须要从政治高度去认识“四史”的重要意义[4]。网络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歪曲历史和丑化英雄的言论时有发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错误理论误导。因此正本清源,加强“四史”教育的政治性,能帮助学生厘清思想的迷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虽然“四史”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但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将“四史”融入“原理”课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要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5]。例如教师讲授“事物的变化发展”部分时,除了要结合改革开放史,还需要结合党史和新中国史,给学生讲清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努力,不可能有后四十年国家全方位的崛起。授课时教师如果不结合党史和新中国史,则学生容易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忽略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探索。因此“原理”课教师要坚持从历史发生的全过程、全时段和全流域,从横向和纵向对“四史”进行审视和认识,不能局限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节点或某一个时间片段,这样讲解才能更加全面、准确。
在“四史”教育中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历史上的成绩和有利因素,也要敢于承认存在的错误和不利方面。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因此在“四史”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历史中的功过得失,对于领袖人物的失误和历史中的错误不回避、不掩饰、不淡化,让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6]。除了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辨清主流与支流,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去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趋势。
明确的教学目标、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提高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融入“四史”教育,“原理”课教师要在全面调研、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筛选、整理案例素材,设计出教学思路。例如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时,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量的积累过程,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讲授“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时,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例,指出中国古代就是乡村社会主导的文明,近代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之路都源于乡村,让学生从历史中得出乡村才是中国最大的国情的结论。同时,当前我国乡村还比较落后,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决定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学生明白“实践才是认识的源头活水”的道理,从而树立“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意识。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可以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前苏联解体为例,让学生自觉树立群众史观。
某些教学单位对“四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也不到位[7],存在“四史”教育弱化的问题。将“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需要构建包含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其他课堂的立体化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多方发力以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抓好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生不断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主要场所,是“四史”融入“原理”课的起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困惑,充分挖掘“四史”的育人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将“四史”合理、高效地运用到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具备“四史”教育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其次,用好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是在校内进行的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课堂,它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原理”课教师可在革命导师的诞辰、“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和重要节点,设计开展与“四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诵读或诗歌朗诵比赛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社团、原著学习小组等方式让“四史”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在隐性教育中让“四史”教育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气质。
再次,打造实践教学的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在校外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和感悟式的教学,它是对“四史”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检验。“四史”理论教育只有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原理”课应充分利用党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四史”教育,激励青年大学生把爱国情、报国志自觉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最后,开设网络教学的第四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以其时间自由性、空间灵活性、资源丰富性、沟通便捷性等优势,能保证“四史“教育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教师可通过建立“四史”资源网站或公众号,通过微信群、钉钉群、晓黑板、腾讯会议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开展云上“四史”教育活动。教师还可在“学习通”或“智慧树”平台上传一些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书籍、绘画等素材,并及时对大学生和网络中存在的有害信息、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四个自信”。
把“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多种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政课队伍,才能合力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难以胜任“四史”教学工作。高校应把“四史”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可以通过讲座、主题学习、集体备课、进修、参观考察等形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思政课教师也应主动加强“四史”学习,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对比,把一些抽象、深奥的道理给学生讲明白、讲透彻。
其次,在专业课中融入“四史”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是所有高校教师的使命。各专业课教师可从学科史、校史、知名学者等方面,把“四史”内容融入到各课程中,并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四史”教育资源,以实现在“四史”教育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深度融合、整体发力的全课程育人的局面。
最后,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四史”教育。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行为管理,在大学生价值观生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辅导员应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社会实践的组织、学生干部的培养等过程中融入“四史”教育,并用“四史”资源来解答学生的一些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趋势,激励他们立报国之志、成有用之才。
“四史”是一座思想宝库,需要“原理”课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挖掘。“四史”融入“原理”课是增强课程说服力、感染力的有效路径,也是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把“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的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的艰辛探索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增强学生的历史担当,使其真正成为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