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进杰 蒲强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 402460;2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荣昌 402460;3重庆市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黔江 409000)
保育猪处于离开母猪到独立生活的过渡阶段,天然被动免疫力逐渐降低,加上断奶和合群应激,如果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等重要的环控条件达不到与之匹配的生长要求,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保育猪生长需求的大环境指标是怕冷不怕热,早晚环境温度波动不宜超过4℃,保育猪生长环境中间目标温度在27~30℃之间,最大风速0.30~0.75 m/s之间。在养猪生产相关圈舍设计中,保育舍的合理设计和高效使用往往是相对较难的。
重庆某猪场保育舍,共6个保育单元,每单元长14.0 m,宽4.8 m(不含过道宽1.0 m),高2.4 m,面积67.2 m2,每单元饲喂保育猪216头(每头猪占地0.31 m2)。该保育舍的设计理念:1~2单元每个单元天花板只有2个通风小窗,极热季节开启滑连板启动隧道通风;3~4单元每个单元天花板有6个通风小窗,墙上没有设计其他进风口,极热季节也只能从屋顶进风;5~6单元设计为弥散通风模式,新风从室外进入走廊,然后通过走廊上部开口进入屋顶阁楼,从阁楼通过猪舍的多孔吊顶板均匀地进入舍内,然后通过漏缝地板从粪沟下经烟囱风机排出舍外。见表1。
针对寒冷和炎热季节,舍外环境温度在10℃和35℃以上的情况下,目标温度设置为28℃。各单元参数设置见表2、表3。
在外界10℃和35℃的环境温度下,每单元满负荷饲养25~30日龄的保育猪的保育猪舍,监测舍内实际环境温度、屋顶进风口(小窗或弥散性小孔)风速和猪只趟卧处风速。
表1 保育舍不同单元环控设计方案
表2 1~4单元环控参数
表3 5~6单元环控参数
各单元处于目标温度28℃条件下,在环控系统处理全自动模式下,实测相关指标。如表4。
⑴对于1~2单元,在炎热季节35℃的环境温度下,除了湿帘蒸发降温外,在隧道通风较大的风速下,加上风冷效果的叠加,炎热季节降温效果较好;在寒冷季节10℃的环境温度下,通风量较小,由于只有2个屋顶小窗,要想保证新风进气均匀,屋顶小窗进风口风速必须较大(如4 m/s),猪只活动区风速也较大,贼风难免,猪只舒适性低。
⑵对于3~4单元,在炎热季节35℃的环境温度下,除了湿帘蒸发降温外,由于每单元小窗有6个,进风口风速达到4.3 m/s,猪只活动区域风速0.8 m/s,有一定的风冷效果,整体降温效果比隧道通风差;在寒冷季节10℃的环境温度下,通风量较小,由于有6个屋顶小窗,新风进气相对均匀,猪只活动区风速0.8 m/s,猪只有些不适感觉。
⑶对于5~6单元,在寒冷季节10℃的环境温度下吊顶的全面积进风,面积很大且几乎没有风速,没有贼风进入;进入猪舍的新风也非常均匀,同时,舍内噪音低;在炎热季节,除了湿帘蒸发降温外,吊顶的全面积进风,面积很大且几乎没有风速(0.001~0.1 m/s),没有风冷效应,针对保育后期的猪只,炎热季节降温效果较差,进舍后体感温度较高。
表4 不同温度和通风模式下监测统计值
在10℃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弥散性通风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效果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均非常小,差异不显著(>0.05);在35℃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纵向通风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效果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差异大(<0.05)。
保育舍炎热季节湿帘隧道通风环境效果较好,寒冷季节屋顶弥散性通风环境效果较好。为了给保育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育舍可以设计2种通风模式:炎热季节的湿帘隧道通风和寒冷季节的屋顶弥散性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