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分析

2021-01-09 08:35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血流血栓下肢

叶 清

(辽健集团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常见并发症。多种因素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肺栓塞,给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有必要强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本研究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90例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满意度;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的平均速度、凝血酶原时间测评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评值;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了术中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9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年龄55-76岁,平均(68.21±5.68)岁。其中患者的骨折部位为左下肢 26 例,右下肢 19 例。32例患者予以内固定术,13例患者予以髋关节置换术。男女分别是29例和16例。对照组52-73岁,平均(68.23±5.77)岁。其中患者的骨折部位为左下肢 25 例,右下肢 20 例。33 例患者予以内固定术,12例患者予以髋关节置换术。男女分别是28例和17例。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施行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性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了解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并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促使其更好配合手术。(2)术前给予禁食禁饮至少8小时,提前10分钟进行手术室预热,备好保温毯等,以保证术中体温稳定,避免低温刺激。(3)术中尽可能选择上肢血管进行静脉通道开放,可给予留置针,减少血管穿刺损伤。(4)术中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并给予软垫在受压部位,减轻压迫。(5)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缩短操作时间,及时止血以减少出血。(6)术中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尿色尿量和血循环等密切观察,及时保暖和复温。(7)体位护理:在术后康复期间,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需要将下肢抬高至比心脏平面更高的水平。保持位置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膝盖以15°的角度弯曲,这样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髋骨静脉就不会受到压力并保持放松。当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处于清醒状态时,应指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家属每2小时翻1次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它应该是温和的,并尽量避免接触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部位。(8)抗凝治疗: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应用,从而预防血栓形成。(9)功能训练:在护理过程中,有必要告知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督促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踝关节的后伸训练,膝关节的屈伸训练,以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训练,主要用于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功能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肌肉泵的功效,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加速血液回流,增加血液动力。通过首先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收紧腿部肌肉来进行功能训练。在此过程持续10秒后,放松运动并重复运动。重复次数约为30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功能训练过程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肢体不能伸得太远,向外伸展的角度控制在15°-30°。有必要引导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以正确的姿势运动。不正确的姿势阻碍了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病情恶化[1-2]。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的平均速度、凝血酶原时间测评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评值;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 统计学方法:SPSS25.0统计,计数如满意度、发生率等资料进行x2检验,对于其他数据如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等实施t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满意度45(100.00%),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

5.2 2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和凝血情况指标相比较:护理前2组下肢静脉血流和凝血情况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和凝血情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和凝血情况指标相比较

5.3 2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较:观察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分别是(2.24±0.21)天、(9.56±1.61)天,而对照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分别是(5.40±1.17)天、(13.41±2.57)天。

5.4 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22%),低于对照组9(20.00%),P<0.05。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创伤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创伤和术中操作容易引起静脉损伤,并导致血流停滞,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3-4],并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术中改良护理,手术期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增加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减轻心理障碍,使其更好配合手术的开展以缩短治疗时间,并利用保暖、密切监测、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选择舒适体位等方式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7]。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主要原因有3个主要因素:血流速度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少数可自动消除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绝大部分将延伸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躯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血液比年轻人粘稠,骨折限制活动的身体。通过术后的预见性护理,给予抗凝药物、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等,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本研究对照组施行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满意度;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的平均速度、凝血酶原时间测评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评值;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和凝血情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预防性术后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护理中有良好作用,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下肢凝血功能情况,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早,可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血流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