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
在统编教材的习作教学中,高效性的习作课堂教学应是在习作情境中激发表达兴趣,在教学梯度中循序渐进,在习作单元中习得方法。
一、 创设习作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创设富有情趣的习作课堂首先是创设一个有趣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执教部编版三年级习作《猜猜他是谁》,在导入部分可以出示几个极具人物个性的谜语让学生猜,这些谜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要想让别人快速识别某个人物就要找出人物的特别之处,抓住人物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创设富有情趣的习作课堂还需要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日常教学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习作题目,一般是较为笼统、宽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笼统的题目具体化,创设具体的情境。如让学生写一件同学帮助你的事,第一种表述是:请你写一件同学帮助你的事;第二种表述是: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得到同学的帮助。现在,班级将举行一次表扬大会,请你写一件同学帮助你的事,抒发自己对同学的感谢之情,习作要求:1.简单地介绍这位同学;2.写清楚同学帮助你的这件事;3.写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相比第一种表述,第二种表述创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对习作表达框架内容更有指向性,帮助学生在习作中做到思路清晰,更好的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重视教学梯度,明确教学目标
重视教学梯度,要把握好年段之间的梯度。同样的写作体裁,不同年段却有不同的习作要求。如同样是记事类文章,中年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留心观察,指导学生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而高年段则要求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并学习场面描写和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却过于心急,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如在记事类习作教学中要求中年段的孩子既要做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又要做到详略得当等。而这种过高的习作目标不仅不利于孩子习作能力的提升,反而会让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打消孩子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一定要基于学情,不随意“拔高”对学生的习作要求。
三、巧用习作单元,释放最大效能
部编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单元中的六个板块紧密相连,构成一个以提升习作能力为目的的序列。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每个板块的内容,释放“习作单元”的最大效能。下面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阐述如何巧用习作单元。
(一)关注导语,紧扣课文
在习作单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确立单元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学习精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如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后结合课文及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
(二)交流所得,初试身手
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目的是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如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帮学生梳理总结了留心观察的好处,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这一板块时,可利用交流平台中所总结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梳理总结后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为之后的习作做好“铺垫”。而“初试身手”板块是让学生将学到的习作方法初步运用于习作中。这一板块通常只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写几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步地尝试能对本单元的习作有一个初步了解。
(三) 联系例文,实践运用
习作单元中的“习作例文”主要是给学生习作时借鉴和模仿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旁注和习作例文,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感悟作者的表达。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适时回顾前面五个板块的内容,再次对本单元的習作要求和方法进行小结,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习作完成后,教师还应紧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讲评学生的习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