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民 刘怀金
信息技术融入体育课程为传统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开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可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借助智慧平台,拓展教学时空,方便学校体育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利用平台记录的状态数据开展形成性评价;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体育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在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2020年1月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影响,教育部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鼓励开展线上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利用在线教育保障“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拓展教学时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群密集和近距离授课等问题,这对于当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预防控制的特殊时期无疑是有利的。另外,学校体育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至关重要,如何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已经成为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线上教学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线上教学资源是信息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和信息化设备而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形态。自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以来,线上教学资源经历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等多种类型。多年来,每一种线上教学资源的出现,都是对之前资源形态的补充和完善。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线上教学资源具有有效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降低教学资源运营成本,同时也方便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线上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等特点。
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时空矛盾”更加突出
(1)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矛盾”
与其他课程相比,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课程分为理论课和技术课。体育理论知识一般按照课表和教学日历进行,体育技术课则有时会因为学生比赛、集训等加强训练密度,传统教学形势下学校体育理论课和技术课的“时间矛盾”难以避免。体育技术课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参加比赛、训练难免会影响到体育专业学生按时到课堂学习体育理论课,学生必须请假所耽误的体育理论课程学习难以弥补。长此以往,无形中造成体育专业学生“重术科、轻理论”现象,耽误的理论课程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对其考研和职后进修有很大影响。信息时代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急需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时间矛盾”问题,保证信息体育教学时间。
(2)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空间矛盾”
相比理论课程,体育技术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种类多、场地要求高。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跆拳道和体育舞蹈等,都需要在相应的场馆开展教学和训练活动。传统体育技术课教学中,由于体育场馆数量有限,给体育技术课老师和学生学习与训练带来诸多不便,有限的场馆资源只能满足有限数量的学生学习或者训练体育动作,其他学生则只能侧立旁观或者做其他事情(比如玩手机、聊天等)。网络平台跨越时空,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网络教学,给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信息时代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急需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空间矛盾”,增加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密度。
(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的“时空矛盾”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身体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来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动作的动态连续、时空不可停留、不可重复的特性(如田径跨栏、篮球投篮、舞蹈武术动作)增加了学校体育的教学难度,需要师生“面对面、手把手”反复练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师生教学提出了要求,学校体育的“时空矛盾”更加突出。当前,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日益普及,高速互联网飞速发展,这些都为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创造了条件。信息时代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急需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时空矛盾”问题,提高本科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2.2 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提质增效”亟须实施
(1)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数量有待提升
信息化背景下,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机遇。目前,我国也已经建成了很多体育类线上课程,2019年9月25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下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开发英语、数学及音、体、美等在线教育资源。但就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来看,线上一流课程共1875门,体育类仅有7门,占0.37%。就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课程而言,体育课程教学时长是比较多的。因此,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数量亟待提升。
(2)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线上教学资源主要借助現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录制微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建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反复观看、模仿练习体育动作。体育动作示范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角度视频拍摄来解决。例如,《田径》课程中关于“跨栏”动作的教学,传统授课方式是教师身体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下课后学生无法得到老师的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示范动作录制成三个角度视频发布到平台,学生课后可以反复观看多种细节。但是,目前这样的线上体育教学资源还不多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要提高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质量,以满足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需要。
(3)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考核有待加强
与面授教学相比,线上教学资源考核比较复杂。视频观看时长、点击率、讨论频率及在线作业等都是目前线上教学常用的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利用线上教学产生的各类状态数据开展形成性评价。网络时代运动技能讲授和练习时,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录制体育动作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在线观看学习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渠道。同时将产生的多元化在线数据用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和完善学校体育考核方式方法,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际需求。
3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对策
3.1 开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将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智慧教学平台为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可以同步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云计算技术可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调配运行环境所需资源。学校体育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购买的智慧教学平台(如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拓展教学时空,克服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时空矛盾”。方便师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设备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避免疫情防控期间近距离、高密度学习空间的体育教育活动。
3.2 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口传身授来进行,教学内容枯燥、形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发出图、文、声、色并茂的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用于辅助学校体育教学,如利用姚明的篮球进攻、防守和投篮动作图片,刘翔跨栏的动作视频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习的惰性。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体育的良好习惯,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
3.3 通過在线学习数据进行形成性评价,确保学校体育课程考核客观公正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通过体育理论知识口试或笔试,体育技术课依靠比赛或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客观、准确有助于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信息时代,智慧教学平台记录视频观看时长、访问次数、互动讨论及作业成绩等,都给学校体育成绩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生体育课程线上学习状态数据多元化,可以为学业成绩形成评价提供客观依据,避免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中终结性评价的弊端。
4 结语
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媒介的线上教学资源分布广泛、超媒体呈现、获取快捷和传递迅速等特点愈加凸显。相比其他课程,学校体育对教学时空有着特殊的要求,传统的教室学理论、场馆练技术等教学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影响。开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学校体育积极践行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体育学习质量,构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体育长期教育机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教学已成为均衡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传统学校体育面临的时空限制问题,有望通过建设和使用线上教学资源来解决。将信息技术融入学校体育,通过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智慧平台发布和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校教学的必要补充。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线上教学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SP21ZDI006);2021年度岳阳市社会科学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线上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21Z31)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