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艺明
每所学校都期望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愿景是不分山区小学与城区小学或知名小学的。贫困山区小学在教情、生情、校情上与城区小学、知名小学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山区小学应该如何推进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呢?“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样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山区教育工作者。
通过教学改革,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雨后春笋般的教学模式,引领了课堂教学一浪又一浪的繁荣,但繁荣背后的危机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深思和追问,跟风、盲从、破坏性创新、有“形”无“神”等一系列问题陆续而来。这些问题在山区小学尤为严重。
大部分山区小学都呼唤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服务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执行力,推进高效課堂的建设。基于山区小学教育理论水平不高、专家团队匮乏、师资结构失衡等客观条件,笔者认为,构建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经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教学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
一、归纳与演绎:从无到有
从现代教学方法窥探,教学模式的产生主要来自归纳法和演绎法。演绎法简单地说是先建构教学模式,再去课堂实践验证,这种模式多见于学校意志推行的教学模式;归纳法是从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对教学经验进行提炼和理论提升,这种模式多见于“草根”式的或“学科”性的研究。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产生、形成、成熟都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要在反复地研究、实践、反思、提炼中论证和完善。这里所说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只不过是在构建过程中谁先谁后而已。
二、继承与改良:从有到优
山区小学的教学模式虽然研究起步比较慢,但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有一部分山区小学已经构建了操作性较强、针对性较好、实效性较佳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小学自2002年起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型与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取得一定成果。我们深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势必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一项近20年实践过来的教学模式未必能解决今天或者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但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模式。因此,派潭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组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的概念课、计算课、问题解决课等课型,借鉴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继续进行了开发和优化。例如,开发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授课“情知引算——活动研算——练用促算——拓展延算”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流程。其实,教学模式关键在于灵活应用,遇到不足时要加以改良和改进,遇到缺陷要进行弥补和完善,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创生和理想化。
三、研究与超越:从优到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处于课堂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研究教学模式更深的一个层次,是为了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超越现行的教学模式。理想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有教师的全身心付出,才能为每一名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例如,潮州市城南小学“三构互动”阳光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研究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建,其模式着力构建了精品课、简优课和微型课三种具有特色和效益的课堂教学体系。
由此,只有教师们不断研究,在基于学校推行或自身教学经验提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理论与学科、课型等结合起来,才能创生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群,以适合每一名教师专业发展,适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成长,最后实现从“学模”“用模”“创模”到“脱模”的超越。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