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分析

2021-01-08 02:16侯刚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发展也对新时代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作为现代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入手,简要分析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大学教育;“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0  引言

大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集散地,大学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抓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充分抓准影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优化毕业生信息技术素养,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

1  新形势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课程内容,主要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更加关注基础性原理与技能教学。与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技术课程相比,内容范围更加广泛,可有效促进学生深刻了解计算机技术,为其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意义建构,对教学实践大有裨益[1]。

2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问题

2.1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以往所受教育方式和程度不同,所以其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可以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熟练应用,并熟悉网络搜索、文字编辑以及表格处理等各种技能,而有些学生由于以往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更无从谈及熟练应用,给“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带来较大难度。

2.2  教学内容覆盖面广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广,并未突出良好的职业针对性。一般课程要求包括:(1)要掌握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构成及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软件等;(2)熟练掌握一些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用法,比如IE,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3)掌握Access数据库建立与数据查询方法。因为课程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部分内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理解难度较大,因此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方法和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此外,要充分思考下述问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以及必须掌握和选修内容[2]。

2.3  考评机制不够合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所采用的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并没有充分关注对学生能力的考核。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将其成绩当作此课程的成绩,这一考核方式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考核过程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对我国各高校信息技術教学形成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在一段时间之内展现出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然而,目前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中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促使大学新生具备更高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然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在题型设置方面较为固定,导致教师为提升通过率而简单围绕考点传授计算机知识,学生们也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大量练习,最终虽然考试通过率很高,但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然非常薄弱[3]。

3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3.1  采取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依据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适当分类,随后针对各层次群体采用相应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授课方式。依据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及特征,其分层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按基础分层。针对全体新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有关的摸底考核,依据摸底的结果将学生具体分成A,B两类,其中A类为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则属于B类。随后,针对两类学生分别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打破原有班级教学的阻碍。除此之外,还要将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两个部分,即选修部分与必修部分,其中必修部分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属于课程大纲要求的范围,而选修内容则是面对A类学生,超过课程大纲规定内容的难度,通常不要求B类学生掌握。

按专业分层。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适当创新,与学生所学专业内容及背景相融合,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也是近些年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信息化在人们日常生产及生活活动中的普及,各行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更加重视信息技术能力,强调计算机应用与具体行业、企业、工作之间的结合。在很多企业,对于计算机应用跟相关业务相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已然成为评判员工能否胜任自身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将专业类别的差异作为主要条件,结合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施分班教学。一方面,要关注工科、理科以及人文管理类专业对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所呈现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则要关注各专业间的沟通障碍,比如负责“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大学教师对其他专业学生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与发展方向会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差异。

3.2  重建课程知识结构

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来说,需要具体依据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发展、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以教育部等部门相关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创新性构建起“基础—实践—应用”三大层次的教学知识结构。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可将其课程学习目标设置为:(1)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2)明确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的一些基础内容;(3)了解一些常用的计算机应用,清楚怎样将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工具,使用其完成一些具体任务,实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4)掌握优质的自学方法,培养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3  以项目驱动为基础的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属于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而实践教学则属于巩固理论教学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提升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举措。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可采取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际项目任务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见表1),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地提升。

3.4  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等级考核方式,形式太过单一,很难通过成绩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兼顾的课程评价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理论和实践并重。

理论知识考核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各相关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与熟悉程度,评判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要更加灵活,将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成绩与期末技能操作成绩相结合进行评价。

(2)关注学习过程。

对平时实验成绩进行考核,可采取作品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课上完成任务的成果加以评价,此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知识点的学习,关注对学生学习态度、作品效果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取向。

(3)学生作品评价。

学生作品考核的成绩可具体分成3个部分,即教师评价(占总分的70%)、学生自评(占10%)以及学生互评(占20%)。依靠教师评价学生作品、学生间互评等考核方式,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明确与他人之间的差距,继而对自身学习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至关重要,值得广大高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续推动教学改革,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波娟.基于大数据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10):82-84.

[2]刘铁柱,张杰.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11):50-51.

[3]潘建生,陈蓉,程实.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7):43-44.

(编辑 何 琳)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u Ga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l sectors of societ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in the new era. As one of the necessary skills of modern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the general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form and innovat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Start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in education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厅产学合作项目;项目名称:以大数据和虚拟仿真技术为辅助舞蹈特征表示与舞蹈编导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吉教高202017。

作者简介:侯刚(1976— ),男,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