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初中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策略

2021-01-08 04:53李华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道德

李华琳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提供了目标性的指引。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其培育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将核心素养贯彻于教学全过程中,以便高效培育初中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51

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求各学科教师积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其中,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需将政治认同培育要求贯彻于教学实践当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初中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外界因素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如果不能够加以及时引导,很容易有消极认同的隐患产生。因此,初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政治认同的内涵,科学优化教学过程。

一、政治认同培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具体来讲,政治认同培育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的应用,向初中学生有目的传输国家政策、国家制度、主流价值观念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与发展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培育效果,不仅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与党的执政稳定与国家长久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公民政治认同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认知水平、信息获取充分性等。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培育难度也显著加大。特别是初中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外界信息很容易冲击、影响到学生的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只有进行科学引导,才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政治认同。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载体,因此,教师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融入政治认同培育的内容,促使初中学生的政治认同得到形成与发展。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初中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策略

1.提升政治认知

人们对国家制度、政策等的认识水平即政治认知,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认知水平,方可逐步形成政治认同。目前,一些人员由于不了解国家的制度与政策,政治认知水平较低,导致政治认同得不到形成。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对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进行提升,为政治认同的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活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提升学生政治认知水平的重要载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素材众多,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学习《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一课时,教材的探究与分享部分将篆书“国”字引入进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拆分这一繁体字,详细讲解各个组成部分所代表的深层含义。通过对繁体字进行拆分和讲解,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增强。同时,学生也可以对中华文化的魅力有直观感知,进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其次,引入思维导图。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初中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导致理解难度较大,难以系统建构知识体系,不仅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也阻碍学生政治认知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当中,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等内容,学生们很容易混淆和遗漏。因此,完成各课时的教学工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以图表形式对本单元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制度的优势。

2.升华政治情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认知政治知识后,需帮助学生逐步将积极的政治情感构建起来,促使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培育,涵盖“是不是”“信不信”两个层面的问题,政治认知仅仅能够解决“是不是”这一浅层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融合事实教育和价值教育,促使“信不信”这一深层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例如,在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时,教师既要将国家利益至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因和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凸显民族精神的榜样人物引入进来,如黄继光、袁隆平等。教师利用语言、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们生动讲解这些人物的光辉事迹,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感等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为深化学生们的认识,教师讲解这些正面人物的事迹后,也可将其他的反面人物、案例等加入进来。通过直观对比,学生们的政治认知可以得到提高,政治情感可以得到升华。需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人物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尽量选择那些学生们较为熟知的人物案例,这样方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3.体验政治角色

初中学生不具备充足的政治生活阅历,而通过角色体验活动的开展,可帮助学生初步体验政治生活,促进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因此,初中教师需結合教学内容,围绕热点事件将政治生活情境创设出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体验,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政治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运用小组合作形式,这样学生能够对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协作等进行体验,充分认知扮演的角色。完成体验活动后,引导学生对各自的感悟、行为动机等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角色体验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能够逐步独立评价与判断政治现象,高效理解政治理论知识,进而形成政治认同。

例如,在学习《根本政治制度》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们扮演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模拟开展审议活动,针对某一议题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鼓励持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的同学分别讲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做出表决。学生通过参与这一活动,能够深刻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引导政治行为

现阶段一些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仅仅向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没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导致教学过程较为空洞,说服力严重降低,不利于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入社会真实素材,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可感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学习应用掌握的思想政治知识,统一思想和行为,高效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例如,在学习《关心国家发展》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图片向学生们直观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如衣服款式增多、食物类型丰富、出行十分便捷等。这些细小的变化,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充分展现出来,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启发。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布置课外实践任务,如调查自己家庭近十年来收入水平的变化等。通过向社会生活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效果。

综上所述,政治认同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也会对民族向心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的时代下,教师要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阵地作用发挥出来,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大力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思路,持续改善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悦《核心素养培育下道德与法治课策略研究》,《中外交流》2019年第9期。

[2] 赵江燕、刘月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究》,《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20年第1期。

[3] 王桂贵《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研究》,《学苑教育》2020年第7期。

[4] 兰其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研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