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没能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阅读训练,那么势必会对其日后的语文学习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产生负面作用。换句话说,阅读能力不仅与课程学习相关,还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因此,从语用学视阈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是符合当前阅读教学需求的。
关键词:语用学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10
由于治学观念的改变,现阶段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语用学作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成为目前学术研究者关注的热门命题。在语用学的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单单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模块的应试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精准进行语言信息的抓取和有关文本的阅读。
一、语用学的运用分析
想要在语用学视野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首先要对语用学这一概念进行一个较明确的认知。语用学指的是将语言放置在实际语境中进行运用和鉴赏的学问。同一语言话式在不同语境中或许会有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表达,因此语言表达与其所依靠的背景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在日常的文本阅读过程中,不同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语境构建,因此从语用学角度来进行文本阅读训练是能够起到较为明显作用的,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分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使用含义和表达情感。这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存在问题分析
想要更好地从语用学视域角度着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就是需要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阅读教学忽略语境
语境是语用学运用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脱离语境来进行语言赏析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而所谓语境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文本构建过程中的上下文情节,第二个层面是某种语言对话发生的真实背景,第三个层面是个体行为发生所依仗的社会潮流和政治文化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时,需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引导学生进行语境的把握,只有正确进行语境的把控才能够对作品中的语言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学生才能够更为正确地进行文本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都不会从语境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阅读教学,这会导致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受限。
2.读写分离情况较为严重
读写问题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中为教育研究者所重视的问题。大多数语文教育研究者都认为日常语文教学中,读写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不会以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许多教师往往会将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分开,但实际上阅读训练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而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能力的完善。许多教师以应试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在这种训练过程中,教师只会一味强调学生通过精读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提取,不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体会阅读教学训练的真谛,也不会自发地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阅读品鉴。
3.没有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学生在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通过不断思索和感悟,来进行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完善。阅读行为本身便是一种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和精神交流的方式。如果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进行思考,那么学生就无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想表达的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日常的阅读行为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想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思索的习惯,学生就需要时刻保持精神集中,并不断开动脑筋,逐字逐句地进行文本分析,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
三、有关策略分析
教师想要从语用学的视域来进行日常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完善,就需要基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下文将对有关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1.结合语境进行阅读教学
所谓语境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语言鉴赏的过程中,就要从这三个层次出发来对文本进行理解。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部编版四年级课文《短诗三首》的学习时,冰心在第三首《繁星》中写道:“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如果不对冰心创作此诗的背景有所了解,只进行阅读,那么学生是很难对短诗的语言进行深入理解的。这“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究竟有何不一样?学生就需要联系上下文以及冰心的生活经历来对这一语境中的语言进行品鉴,进而发现“天上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是指冰心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与挫折,两个短语形相近而意不同,表达了冰心对母亲的依恋。
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与学习时,课文的题眼是毁灭,而重点在于写辉煌。由于圆明园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就需要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结合文中对圆明园当时繁华场景的描写,这样学生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深恶痛绝,进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也是通过语用学视域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特征所在。
2.加强学生在阅读训练中的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训练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进行情感的表达,以及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进行有用价值信息的获取。
新《课标》中有较明确的规定,低年级学生需要进行成语的积累,并且使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来使用成语。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和课外读物的鉴赏与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积累,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写作当中。因此在新《课标》中就已经为读写结合进行了教学任务式的规范。换句话说,读写结合将会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写作素材以及精美语言的积累,通过写作训练来对阅读中积累的精美语句进行实际应用。这样一来,阅读教学就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发挥较为明确的用途,这会让学生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带有目的性,使得阅读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能够读写结合在日常阅读训练过程中得到更为频繁的呈现,教师可以尝试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与品鉴后,通过撰写读后感的方式或故事续写的方式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一来,写作训练与阅读训练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生不仅能够在写作训练中使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能够在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材料的积累。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当中,提取作者所使用文字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倘若学生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养成了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固定思维,对相似或相反的情感表达在短时间内就能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读书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文本进行观点的表达,以及有关阅读心得的交流。如果学生没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索,就不会有看法和心得。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不断思索的有效方法。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阅读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从语用学的视域角度出发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使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信息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日常的语言交际和写作训练过程中有更完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曹燕《以语用为取向的语文阅读教学》,《百科知识》2020年第21期。
[2] 张小芸《谈语用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页)》2020年第6期。
[3] 陈永久《“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科普童话》2019年第42期。
[4] 林熠《积极语用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张金屏,1988年生,女,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语用学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