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百年奋斗史中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严峻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传播和武装群众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超越和创新的过程。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回顾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史,梳理这一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对在新时代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但1938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时就内含了时代化、大众化的意蕴。毛泽东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身体力行推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普及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普及和推广,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运用,成为解释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我们在理解这一概念时,需要进一步把握其实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目标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普及化,深层目标是解决民心、民智、民德、民生问题,从而为人民谋幸福。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培育政治认同,解决民心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政治性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强调马克思主义普及化的过程,也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结果:培育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有机统一的。“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5页。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武装人民的头脑,别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人民的头脑。能不能把党的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人民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解决民智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思想性意义。毛泽东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05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让理论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改造客观世界;也让群众掌握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日常生活中主导性的解释框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改造主观世界。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人民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解决民德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文化性意义。习近平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33页。德包括大德、公德和私德,大德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党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生活秩序的内在规则,让人民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之作为生活意义的内在根据,为人民构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完成“我”到“我们”的身份认同。
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解决民生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经济性意义。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人民群众是否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它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好自身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只有在做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确实生了成效之后,我们去做第二方面的工作——向人民要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他们才会说要东西是应该的,是正当的”。(5)《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67-468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深奥理论通俗化的问题,实质上是抽象理论具体化的问题,是为大众谋利益的过程。
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让人民认知、认同、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直接表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为大众熟知,进入大众日常话语,根本表征是培育了高度认同并忠实实践该理论的历史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既是之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果,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真正开启,因为从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有目的、有领导、有组织的传播阶段,从掌握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发展到了掌握大多数先进群众,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所处的历史语境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主体、受众、内容、渠道、成果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但相互之间又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实践。
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将人民组织成为不可抵御的革命力量,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
从主体来看,这一时期为大众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袖群体和以艾思奇为代表的党的理论工作者。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7页。在延安时期亲自领导开展了党史上重要的整风运动,提高了全党和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被认为是“用通俗语言转化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而且切实推动了少数文化精英与多数普通大众的视域融合。艾思奇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人”。他的《大众哲学》不仅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通俗的语言讲解高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是第一次用完全中国化的表达方式诠释带有西方思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蒋介石曾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人心丧失乃败于艾思奇先生之《大众哲学》。”(7)转引自樊伟伟、杨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解放军报》2018年11月24日,第06版。
从受众来看,这一时期党用对群众的真实认识取代了对大众的理论界定。相较于五四播种时期,这一时期大众化的对象除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工人阶级以外,特别重视对两大群体的理论武装:一是高度重视农民阶级的思想改造。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大众的主体是工业革命中产生的现代无产阶级,大众化工作开展的主要空间在城市。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这就意味着在土地革命时期党面对的主要工作对象、党员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农民。毛泽东率先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意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农民的必要性,率先推动大众化工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序展开。二是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建设。古田会议明确提出要用无产阶级思想指导军队建设,通过政治教育,把一支旧式工农武装队伍改造成听党指挥的新式人民军队。
从内容来看,这一时期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转向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自觉构建的意识逐步萌发并确立”。(8)冯刚:《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形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2期,第40-46页。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刘少奇明确提出:“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党员和革命的人民,使毛泽东思想变为实际的不可抗御的力量。”(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93页。
从渠道来看,这一时期大众化的渠道日益丰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简单走向系统。一是成立了专门机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人自己编纂的理论著作,为大众化提供文本支持。二是抓好红色书刊的出版发行和红色电台的广播,比如延安时期建立起以《解放日报》、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体系。相反,国民党没有在党员当中“散发书刊,没有举行会议,没有说明孙在各个战线上的斗争目标”,不能因此得到发展。(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67页。三是建立起各类学校机构和学习制度,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壮大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比如延安时期建立起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等为主体的干部教育体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经常去讲课。四是发展革命文艺工作,通过歌曲、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架起了马克思主义同人民大众的联系桥梁。
通过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成功地将在近代救亡启蒙语境中出场的“无机”大众变为对党的指导思想产生高度认同、有自觉能动性的“有机”革命力量,大众从一个描述性概念变为了有意识形态指导的规范性概念,由一盘散沙的存在变为不可抵御的革命力量,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整个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实现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站起来”。孙中山曾说:“党的进行,当以宣传为重。宣传的结果,便是要招致许多好人来和本党做事。”(11)《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并承认:“在宣传组织方面,共产党人更具奋斗精神,更有才干些。”(12)《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57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挑战,将马克思主义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并将人民组织起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这是大众化要完成的新的历史使命。
从主体来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头雁”。相较于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大众化主体的新发展体现在: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起了更加系统的组织机构和更加完备的人员结构。从纵向看,从中央到省市县党委均设立了宣传部门,构成了垂直的理论宣传体系。从横向看,“我们党领导着全国庞大的报纸网、广播网、出版网、学校网、电影网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工具”。(1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7页。将这个传播体系转化为传播效能的是日益壮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无论是党的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承担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各级党校和团校、各类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是大众化的专业力量,承担起研究、创新、教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任务。
从受众来看,自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首次真正覆盖全体大众,从此“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成为“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1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第263页。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为推进大众化提供了现实基础,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学习运动,学习氛围浓厚。
从内容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更系统全面,侧重点从革命理论转向了建设理论。如果把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看作一本书,那么第一章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社会发展史。通过学习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等,广大党员和人民充分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党顺应历史规律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激发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性。第二章是群众性学习毛泽东思想运动,对“两论”的学习将这一学习运动推向了高潮。第三章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大众化的内容更加突出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中心任务。1959年全党正式开展读书运动,各地集中进行以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第四章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热潮。1958年开始工农兵学哲学运动,雷锋、大庆油田是学哲学、用哲学的典范。
从渠道来看,分类分层的大众化渠道体系基本形成。面向党内,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化建设,各级党校成为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面向青年学生,实施教育改革,在高校开设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必修课,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面向工人,举办业余政治学习班(或学校),开展政治教育。面向农民,派出大批工作队、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期训练班宣传党的政策。面向所有大众,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传播载体。除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等重要报刊,以《红旗谱》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也发挥了极好的理论渗透功能。
这一时期的大众化成功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但由于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党的指导思想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出现了庸俗化、简单化、教条化的问题。
十年内乱不仅导致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严重的混乱。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系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和正确回答。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承担起凝心聚力的重要使命,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将人民组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力量。
从主体来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宝库,而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化建设。这一时期恢复了党校、团校系统;通过了“85方案”“95方案”“05方案”,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加强了学校思政课建设;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通过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政工干部队伍。
从受众来看,这一时期的大众化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和社会组织,群体思想开始分化,对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积极探索。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新的领域。
从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一时期大众化工作的核心内容。如果把这一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看作一首交响曲,那么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以称得上是序曲,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主旋律。1978年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运动后的又一次影响广泛且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重新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动员组织了三次大的学习实践活动:十五大后形成了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十六大后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高潮,十七大后全党分批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从渠道来看,这一时期大众化的渠道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拓宽。一是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二是党的十六大后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三是巩固传统媒体阵地的同时积极开辟新媒体阵地。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推出了《复兴之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等文献纪录片和理论宣传片;创建了光明网等一批重点综合性新闻网站理论频道和思想理论类网站。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引导人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激发了大众投身“四化”建设的热情,使我们经受住了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冲击,经受住了市场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挑战,克服了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混乱和阻力。
一百年前我们曾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处在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局面,一百年后我们又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比任何时期都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凝心聚力,培育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主体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从主体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守正创新。首先,强调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第193页。其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承担聚民心和筑同心的既有功能,还要突出强信心和暖人心的时代任务。第三,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最后,突出了系统思维和治理思维。习近平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八个统一”“三全育人”“大思政”等新理念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从受众上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关注两个对象群体。首先,高度重视抓好党内理论学习,强调思想建党的党建原则,打造学习型政党带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其次,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不仅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关青年和国企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高度重视对新兴组织中的青年群体的覆盖和引导。
从内容来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任务是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此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向国内外有两大内容要讲清讲好:一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资本主义遭遇经济社会危机的现实对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现实素材,也提供了发展契机。
从渠道来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了多渠道并进融通,形成了系统创新的工作矩阵。首先,制定了严格的党内学习制度,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其次,思政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提出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新理念。出现了以“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为代表的各类马克思主义论坛,着力解决马克思主义在论坛上失声的问题。同时,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起“学习强国”等大型学习平台,适合大众用移动客户端观看学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的展现,增加了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传播路径大大拓宽,传播形态大大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制度化、结构化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大众化的机制、结构、格局和面貌都为之一新,实现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得顺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得不好,党的事业就遇到挫折。正反经验反复证明,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全面领导,用党发展着的指导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做好这一工作的政治前提。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81页。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避免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组织起一支强大的理论人才队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强调“了解工厂、学校以及报纸、刊物的思想政治动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这些方面的具体问题等项任务”,“不应该只委托宣传部长、文教部长、教育和文化厅、局长这些同志去做”,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省、市和自治区一级的第一书记”“应该立即抓起来”。(1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71页。新时代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推向深入,才能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
第一,坚持利益导向,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8)《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67页。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土地问题,这是其与三民主义争夺民心取胜的一个关键”。(19)崔耀中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51页。改革时期,始于经济现代化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成就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更加突出大众化工作的利益导向,党通过实施普惠民生政策,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用事实讲道理,用成就说服人。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俯下身子向人民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建设领域的贯彻落实,不是站在大众之外而是走进人民当中,不是站在大众之上去教训大众而是教育引导大众和向大众学习的有机统一。“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2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1页。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赋能,今天的人民群众也与以往有了很大区别,知识水平更高、信息获取更容易、外在干扰更多,尤其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文化反哺能力突出。这就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需要把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好地统一起来。
第三,坚持分众化原则,有计划、有侧重分类进行理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利益诉求等的不同,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有很大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后,大众化全员覆盖,但也注意了分类教育。总的来说,对领导干部、社科工作者、青年学生来说,要求更高,要全面、系统、准确的认知、运用乃至创新,对普通大众来说,学习则要少而精。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2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36页。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也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必须坚持分众化、精细化原则,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贯通。一方面,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用“活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百年大众化事业经验告诉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22)《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96页。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位要求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心工作的贯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页。正是因为我们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才充分发挥了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心。
第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习党的历史相贯通。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2页。延安整风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理论学习和历史学习结合起来。毛泽东主持编辑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三部文献集作为学习材料,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正确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提高了革命斗争本领。当前,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真正认识到历史怎样走过来、怎样走下去,从而牢牢把握规律、把握真理,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81页。
第四,破立并举,及时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是在一个斗争的环境中展开和取得成绩的。革命时期,党中央通过反驳“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做斗争,引导全党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改革时期,我们党又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坚持破立并举,敢于对错误思潮“亮剑”,及时澄清人民的思想疑惑,在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中主动发声。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讲中国的事情,讲大众熟悉的经验,而不是洋八股。
第一,通过与传统话语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26)苗力田译编:《黑格尔通信百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2页。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出自班固的《汉书》,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来自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江泽民提出的“讲正气”是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继承发展,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吸收了传统的和合思想,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当代表达,这些脍炙人口的概念及其承载的深入人心的理念都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当前要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局面,必须坚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3页。
第二,通过吸收人民群众的最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毛泽东在谈到文艺工作要大众化时解释道:“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2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1页。习近平指导共青团工作时指出:“团干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程度跟不上广大青年,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老话、套话,同广大青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那当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第83页。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善于学习、运用人民群众鲜活的话语。毛泽东率先垂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人茅塞顿开。(30)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2010年第10期,第3-7页。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当代青年鲜活的话语“点赞”“时间都去哪儿了”等,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出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传播渠道和传播载体的建设,积极主动利用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法。从革命时期的书刊、电台、文艺到建设时期的电视、电影再到改革时期的互联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拥抱新技术。如今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不仅要与时俱进地运用新的传播方式,而且要接受新的传播理念。比如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主动权日益上升的情况下,还用老一套方式方法是行不通的,重说教轻对话的宣传观念也不再适应,需要具备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大增量。
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路走来,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实现着自我超越,在武装群众头脑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革新。未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将继续承担起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