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 李新民
理想的教学课堂必须营造主动、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思维发散,追求积极的数学思考。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思维构建、创造的过程,应对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行培养,课堂教学质量高不高,关键看学生思维的长度、宽度、深度、直观、抽象、逻辑和节奏。小学数学以主题词构建有效课堂是有效课堂构建多样化中的一种,它以营造学生主动学习气氛,以短平快的方式构建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想什么,该从什么方向想,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解除学生对知识的畏难情绪,教师教学思路透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主题词在课堂中展示的学习目标明确、简单、易记,贯穿于整个课堂,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主题词”构建课堂就是教师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和重难点相结合以2~5个主题词板书呈现在课堂上,让主题词凸显一节课的重难点和一节课的知识主体,让学生通过主题词预设问题,领会内涵,发表看法,启迪思考,了解本节课知识内容的框架和教学指向,以主题词为核心,答疑解惑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给学生一个思维场,从而对课堂进行有效构建。以主题词构建课堂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指向性;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时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教师通过主题词突破重难点,这样的课堂思考氛围中可直接说明学生理解掌握主题词带给的问题和内涵,同时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直接主题词法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以短平快的方式构建课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刻印象。比如讲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优化”一课时,利用情景按原计划安排烧开水好不好,不好,那如果改变烧开水的安排呢?记录时间的多少,前后对比,总结出知识要点。突然觉得学生都知道些什么兴趣并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改变教学策略,在备课时想到要给学生说清楚什么,那就是“节省、同时、合理”,为什么不把要给学生的东西告诉他们呢?大胆提出主题词,只要围绕它们理解其含义,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以烧开水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开始产生各种问题,节省什么,怎么节省,同时可以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同时做等等问题。这时立刻感觉到课堂结构搭建起来了,是那么清晰,不用教师过多的解释,学生都要说自己的看法,然后分别小组讨论,你一句我一句解释对节省、同时、合理的理解,汇报中总结出节省就是节省时间,不合理而调整烧开水的方法达到节省时间,这是目标。同时就是在调整时使用的方法,让有些事情同时进行就能实现节省,这是方法。合理就是在做事的整个过程中,事情发生的顺序和安排要合理。这样一节课教师知道要围绕主题词开展教学,学生知道要围绕主题词主动学习,学生对整个课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这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填空式主题词法,在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谁打电话时间长》小数乘小数时,给出主题词“处理()、小数点()、相同()、注意()”,在这些主题词中用了括号,那就是在学生一步步对主题词内容的渗透理解的同时,以及对小数乘小数方法的一步步了解,教师和学生同时对呈现的主题词的空缺进行填补说明,这样学生对主题词就不单单是一个围绕思考,而是对知识的渗透理解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提出小数乘小数要处理谁,怎么处理,小数点要改变,怎么改,依据是什么,出现相同的情况自然就会算了,注意的细节是什么等问题。经过探究和交流填补主题词后黑板上呈现“处理(除数→整数)、小数点(被除数改变→依据商不变的规律)、方法相同(整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注意(补零)”,以三个课堂知识点简单明确地说清了小数乘小数的方法。
主题词是对整个一节课的整体构建给了一个交代,教学活动指向明显,学生知道这节课的思维场是什么,以围绕什么核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明确目标,让学生对整个课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不在盲目适从,不会再糊里糊涂。学生知道想什么,从什么方向想,教师教学思路透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
主题词是对数学知识的提炼,不是对教学设计过程的浓缩,注重教师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思路。“比的应用”一课中,主题词就是转化,将比转化为份数或分数数量关系去应用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师渗透的是转化的数学思想,而教学设计中的情景、画图、分一分为辅助,整节课以如何转化为教学指向,数学味十足。
教师把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主题词,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成为轻松的事情。授课信息的明确,避免了认识和思考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百分数应用”主题词为理解百分数数量关系、计算中百分数的处理、处理方法为互化(百分数小数分数之间),明确引导学生,就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启迪。
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小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所以,正是借助教师提出的主题词,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
主题词让教与学在一个节奏上进行,这样也就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显现起来。结果,学生听起来明白,事后又很清楚,一遇知识点就会心中有数,有了一个思维方向和方式。这样靠思维获得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牢固,印象深刻,更能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在课后有回忆的味点,易于学生对每节课的复习和巩固。
这是一种迁移,课堂上教师经常渗透主题词教学方法,学生经常体会感悟,课后生活中潜移默化就会用到,在思想上就会建立这种思考方法,抓主要的抓住重点,言简意赅,体现的是数学思考风范。这种主题词思考方法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数学思维的产生。
主题词必须准确,要深入浅出,能体现知识内容的重难点和学习目标,这是主题词的功能和优点,也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为什么学生需要教师的主题词,就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剖析,强调认知过程的简单性和本质性,是真实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实现自我建构,深刻理解的重要基础。
设想,整节课的教学中,处处是重点,步步是难点,势必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个问题都要解决,却又解决得不甚透彻,浅尝辄止。教学程度深浅的把握,一是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实施目的就是学生的数学发展,如果带着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去看待学生所创生出的一切,那学生在课堂上所生成的主题词必然有它的价值。二是要把实现教学目标有利的筛选出来,能突显知识特征的东西构成主题词,然后进行放大和补充,最后进行有序呈现,就是要尽量遵循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
我们在课前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我们课上要教什么,紧紧把握住主题词这条主线,将教学的力道使用到位,要让学生去经历和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关键点有所取舍,实现取与舍的平衡,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感悟到一点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点基本的活动经验,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有效的,并且是有长效的。
总之,一节课教学的有效不要单看近期的效应,我们的着力点不要单单放在眼前的教学任务上,应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主题词构建有效课堂的数学教学,我们要留给学生如何优化资源,多样化的课堂设计,那些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