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1-01-08 13:30李静
化工管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人才

李静

(浙江瑞博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0 引言

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愈发凸显出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我国的环保部门必须要在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加大力度,获取相关数据。明确认识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改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落实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

1 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落后

环保工作逐步推进,人们愈发重视绿色环保理念,但是我国在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包括资金投入不足、缺少完善的设备设施,究其根本,都是由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受到的重视不足导致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仍旧处于落后地位,政府及环境部门投入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资金有限,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资源缺失,甚至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的设备落后、严重缺失。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难以更进一步的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均有待提升[1]。

1.2 监测数据不准确

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内的技术手段也愈发多样化,并且逐步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仍旧尚未完善,特别是在面临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著的环境问题时,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获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方面真实性、全面性不足,缺少对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分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价值有限,难以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求,原有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落后,导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实际开展和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缺少真实、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正常工作难以顺利展开,降低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与效率[2]。

1.3 缺乏专业型人才

人才是决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新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生态环境检测方式与技术,提高生态环境的监测质量。由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监测人员,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的各个工作事项,保证有关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内容顺利地展开和实施,但是人才缺失是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实际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我国的环境部门逐渐改变和创新工作方式,但是人才缺少,专业型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使用的生态环境监测方式方法落后,对于监测设备的操控以及对生态环境变化原因的分析能力有限,业务水平不足,导致生态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大大降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难以落实理想中的目标,降低了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价值,限制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3]。

2 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优化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

结合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设备设施落后的问题,我国的环保部门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明确认识到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落实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增加资金投入,保障相关部门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和运行,提高资金支持力度,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应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大资金成本投入,保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配置先进完善的仪器、设备设施,有序展开生态环境的监测各工作事项,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的手段和技术,在完善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下,推动新时期生态监测工作目标的落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保护环境、治理环境,适应新时期下生态环保发展要求[4]。

2.2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的,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质量,是保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准确性和高效性的关键,因此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保障,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保证获取全面、真实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社会的发展实际现状。充分发挥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积极作用,结合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内容,由熟悉各项制度和熟练操作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人员,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保证准确、全面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通过前期调查、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力度[5]。

2.3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各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落实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时,要按照规范的标准要求,立足于实际,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效率,环保部门要建立起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完整性、真实性,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对于新的环境法的内容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落实新环境法的指导和要求,配置完善的岗位人员,分阶段、全过程的落实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到生态环境监测的始末。发挥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保证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更好的落实[6]。

2.4 培养专业型的人才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更进一步地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到位,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必须要引进专业型的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的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把关工作,落实到实际的人才建设中,在人才的招聘和引进环节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在职能考核、职位晋升等各个方面,完善制度内容,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力度。对于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人才,要给予其一定的发展空间,保证内部人才的活力,调动起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良性竞争环境中来,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强化生态环境监测队伍整体工作素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部门在人才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内部团结,增加内部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不同部门和岗位人员,要给予其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定期举行的会议、案例分享、技术指导等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沟通问题、解决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到环保部门,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分享,有针对性地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明确认知,掌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态度积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良好的人员要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调动起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加入到提升自我中来,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切入点,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7]。

2.5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要从根本上进行改进,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问题,必须要在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创新和理顺管理机制,发挥出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将层次管理机制梳理清晰,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工作,要抓住制度改革的新机遇,构建起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和监督体制,对于环境监测的条例、法律法规内容、社会监测机构的管理办法、环境网络管理方法和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完善的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行为的规范,保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行为有效落实到实际,提高监测成果。强调环保工作的法律地位,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用下,保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运行,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全面地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落实到位,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的积极作用,提高对自然的生态环境维护有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工作是新时期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落实的一项生态目标,生态环境监测部门有必要结合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增加资金投入,用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的力度,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积极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我国建设文明社会的效率,落实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人才
人才云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