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远,刘永强
(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对于石油而言,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但是,石油本身不能再生,同时在炼制、销售和储运时,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尤其是储运时,能耗最为严重,成为了所有管理者极为头疼的问题。正是这一因素,相关人员就要予以重视,基于问题本身,建立能耗体系,依靠特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对油品而言,在其储运过程能耗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将集约性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原则,针对现有的流程持续调整,打造能够降低能源损耗的全新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之下,车间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具科学性,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台账资料更为清晰、指标分解更为精确、调查工作更具系统性、现场方案更为合理以及设备更为完善。只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就能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促使车间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而对于能源精细化管理来说,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定位更为精准、分工极为合理、个人责任得到划分以及量化考核。其中,定位精确指的是岗位人员的基本职能都要明确划分,不会有重叠和冲突的情况,所以处理环节和工艺技术也要做到足够清晰;分工合理这是对各个人员的基本工作进行有效划分,以此使得管理工作更为系统,彼此配合更为默契,工作效率更高;责任划分则是指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但凡出现任何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人,使得车间管理变得更为合理;而量化考核则是指对于各个岗位具体的能源消耗进行量化,有效统计,而责任方面则要做到具体化处理[1]。
油品在进行储运时,若出现了能耗的情况,将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石油里面,一些相对较轻的液态成分在完成气化之后,就会进入到大气里面,使得大气层受到污染。
其二,普遍会出现能耗的油品都会有毒性存在,但凡进入到空气之中,自然会对环境带来影响,给周边人员的身体因素造成了较大威胁。
其三,当油品能耗增加了之后,就会使得投入成本有所提升,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正是这些因素存在,当前就需要采取一些精细化管理措施,以此促使储运能耗大幅度下降。
油品在进行储运的时候,基于能耗量的实际分布比例可以了解;在清理罐子和脱水时,实际耗费的油量差不多,都是12%~15%;装车时,能耗相对偏高,达到了18%~25%;而整体消耗量最高的则是蒸发,大概为55%~80%。由此发现,在控制能耗的时候,需要将重心更多放在蒸发方面,优化储运水平,并分析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因为蒸发造成的能耗,从形式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大呼吸和小呼吸两类。大呼吸主要指的是在注入油液时,气压持续提高,当超出一定限度后,就会有自动排气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油品蒸发。而小呼吸指的是温度提高时造成的蒸发能耗。在进入夜晚后,由于温度下降,就会使得空气进入,造成油品持续外露,不断降低。
其二,因为设备故障带来的能耗,又能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油罐出现了破损的情况,使得部分油品漏掉,导致能耗产生。其次是呼吸阀出现了漏气的状况,抑或者发生卡死情况,长时间进行通风,导致能耗产生。最后则是阀门发生故障,使得内部有油品漏出。
其三是作业时带来的能耗,具体包括四部分。首先是在储运过程中带来的能耗,诸如装卸、运送等,这些损耗几乎无法避免。其次是设备因素带来的能耗,主要表现在罐泵在运行的时候,因为会有大量热能产生,导致油品发生能耗。再者是油罐应当定期展开清洗工作,但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有部分油品残留,此时就不得不将其清除,从而出现能耗。最好则是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缺乏合理性,甚至出现了一些较为低级的失误,从而导致能耗增加。
在进行油品储运的时候,通过技术优化的形式,可以大幅度减少能量损耗。通常可以给当前的设备进行加密,以此完成干预。同时,为了能够对出油时的气体交换展开控制,可以尝试利用浮顶罐,以此完成空气流动的控制,减少交换的频率。
为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对储运管理提高重视程度,自然需要针对现有的制度内容持续优化,需要从油罐、部件等内容切入,对性能、操作进行规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要求执行。而在管理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落实到位,诸如对所有罐子的密封程度进行检查,并对内容予以细化。这样一来,油量损耗就能得到合理控制,不会超出预期范围[2]。
首先,针对一些承压水平相对较高的油罐予以合理使用,以此使得蒸发造成的能耗可以得到合理控制。之后,参照油品运输过程中带来的能耗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油罐的实际温度有所下降,以此实现控制分子运动的效果。其次,在油罐的上部位置和墙壁位置,都要单独设置一个石棉网,促使空气的流动能够得到控制。再者,为了防止外部被腐蚀,同时还能起到吸收阳光的效果,可以应用一些白色或者银色的材料,直接涂在油罐的外面。
对油罐的温度展开调节:一方面可以采用上述内容的方法,也就是额外设置石棉板、罐体部分涂上白色涂料的方式,以此实现防晒效果,并对热量进行隔绝,同时还能增强防腐水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接地的油罐,最好可以选择一些环装罐子,从而能够自动进行温度控制,并实现水循环的目标,进而对蒸发予以控制。
在进行油品储运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次使用阀门系统。而每一次使用,都会出现能耗。为此,工作人员就需要尝试对该系统进行完善,减少大呼吸作用带来的能耗。此外,还可以用一些具备分离效果的阀门,以此对呼吸气体以及油罐内部的气体进行全面隔断。这样一来,实际蒸发就会大幅度下降,使得油品的保持率得到提高[3]。
油品在运输的时候,通常耗费的能源有很多,为企业带来了诸多损失。因此,当前就需要采用油气回收技术的方式,让油气更好地进行吸收,并做到凝结,从而使得蒸发能耗有所下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通过采用冷凝法的方式,对油气展开回收。该方法主要依靠温度调整的形式,控制压力,对油气进行全面回收,以此完成油耗控制。该模式的效率非常高,实际表现也很高,而缺点则是整体规模偏高,浪费了大量成本。因此,该方法只会在运送部分大设备时才能应用。
其二,通过吸收法的形式,对油气予以回收。在应用该技术时,通常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吸收剂,以此将油气全部吸收进来。在完成气体吸收后,还要进行降温,并予以喷淋,从而使得油品得到有效回收。由于此类方法对设备和操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使得该技术的实际应用率相对偏低。
其三,依靠吸附法的形式进行回收。从整体角度来看,该方法和吸收法有些接近,而区别则是该方法能够通过吸附剂的方式,将特定油气吸入进来,并依靠分类的方式,完成油气回收。由于这一方法的投入偏低,而且效率很高,所有吸附剂都能二次利用,因此是当前应用率最高的方式。
对油品展开储运管理,在使得整体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确保安全性达标,这也是对能耗进行控制的最佳方式。因此,在进行储运的时候,就需要提升管理效果,以此完成能耗控制。除此之外,当前还要提升人员的基本素养,注重对油品的日常管理,以防误操作出现,使得能耗下降[4]。
综上所述,油品在进行储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能耗,导致资源被无端浪费,不仅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而且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为此,企业当前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做好能耗控制工作,加强储运管理,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系统持续优化,以此保证实际能耗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