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中学小学部 余建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学生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让小学教学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各方面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深度学习的概念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引入了教育事业中,我国可能稍微晚点。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科学习过程。同时深度学习也是通过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深度的研究以及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内容。学习本就有深浅之分,不同深浅度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进行,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对语文根本没有什么兴趣,甚至认为语文没有什么用,这也跟学生自身水平以及天赋有关。很多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只重视灌输式教学,注重的最多就是知识,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聊,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深度学习的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并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对教材原有的内容进行拓展。但是,在语文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是严重不足的,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更别说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了,这样教学效率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是无法保证的。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如今新课改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普遍跟不上深度学习的教学,并且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还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根本无法获取新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无法有效进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不断地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针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从而寻找适合学生的深度学习方法;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绘本教学等,这些方式的实施就是主要从小学生喜欢的事物入手。最后,教师需要改变自己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和理念,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地了解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有效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地把课堂知识和课堂外的知识联系起来。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课堂知识本就可以运用到课堂外,并且课堂外也是对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拓展和应用,从而促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高效课堂的建立。课堂内外的联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以及其他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想要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的深度学习,教师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并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可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首先,教师需要建立一个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西沙群岛的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波澜壮阔的美丽岛屿,同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看视频。借助创设的这个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演示,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游戏教学。学生本来就处于成长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稀奇的事物或者游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卡片,这些卡片都是西沙群岛的一些生物和植物,也有不是的,让学生看完西沙群岛的视频后,找出相应的植物或者动物卡片,教师在一旁指导,直到学生全部找到,然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这样的课堂是活跃的,同时也实现了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地学习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进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教师需要依据素质教育时代的标准和政策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时,要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本文介绍的三种策略就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些策略的提出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深度学习语文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