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1-01-08 12:31:55甘肃省临夏州教师培训中心马永萍
天津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本思维过程

■甘肃省临夏州教师培训中心 马永萍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明确指出,相对于解决一个问题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更加重要。一个人能否解决一个问题体现的仅仅是其是否具备某方面的技能,而一个人能否提出一个问题体现的则是其是否具备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旧的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而这种能力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实现整体学习效益的提升。本文就针对提问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设疑要具有新颖性,使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而正是因为有了好奇心,人们才能对外界的信息有更高的敏感性,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激活,有意注意才能得到有效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新颖性的设疑也是发展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能够保证提问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对提问的角度进行有效创新,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以及吸引力,全面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尽量减少一些老调重弹问题的提问,课堂提问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平平淡淡。

例如,教学《老人与海》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更倾向于从文本的结构以及老人的硬汉精神两个角度出发,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在之前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都已经阅读过《老人与海》这本名著,对于老人的硬汉精神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就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实际进行设疑的过程中就需要能够体现新颖性,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文本的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体现出来的硬汉精神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有哪些启发?使学生能够在老人硬汉精神的引导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进而主动去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实现整体教学效益的提升。

二、抓住提问的契机,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激活

学生在实际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而是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使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激活,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思考,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通过课堂提问为学生的思维设置障碍,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思维冲突。在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主动从课文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思考,思维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现阶段的学生多数是00 后,他们出生以及成长于祖国正在逐渐走向强盛的时代,虽然从历史的学习中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十分落后,曾经受到过列强的欺凌,但是,他们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他们产生的情感感悟也十分有限。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抓住提问的契机,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们的国家曾经是什么样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什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国内外的局势感受我们国家现今的强盛。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思考过程中的矛盾点进行设问,不仅能够有效激活他们的思维,也能有效提升他们思维的有效性,使学生对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能够有更加深入以及全面的感悟,实现整体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对学生能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教师在实际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直来直去地提问,问题的启发性就很难得到有效保证,时间一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感到兴趣索然,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教师在实际进行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若能把原来直来直去的问题转化成具有一定灵活度以及曲折性的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够主动开动脑筋。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为整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课堂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在课堂上就只是机械地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回答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另外,这样的提问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就要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全面考量,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能够体现一定的能力发展目标。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就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地站在赤壁之上,去感受这里曾经发生的激烈战争,感受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情,如此,学生的课堂感悟也会更加深刻。而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则可以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文本结构布置有怎样的好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如果让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是本节课的教学基础目标,那么后续的两个问题则是对于教学目标的拓展,后面的两个拓展性问题则具有更强的思考价值,同时也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对于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有着更重要的价值。但是,教师在实际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要避免向学生提出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引发学生思考的手段,提问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能够合理应用提问的艺术,使提问能够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文本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