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艾草的应用——以社会生活为面向的思考

2021-01-08 09:03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宋人艾草艾灸

刘 畅

宋代艾草的应用——以社会生活为面向的思考

刘 畅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宋代艾草的社会应用十分广泛。宋人饮艾食艾,以艾驱蚊;端午节庆时,挂艾人、艾天师等门饰以及簪艾花、艾虎之类的头饰去秽避邪;生病治疗时,也会以艾入药,其使用方式有服、灸、熏、洗、敷、涂等多种方式。艾草与宋代社会交互影响,宋人对艾草的认识深受理性博物观念的浸染,用艾活动则反映出重视实用、融摄三教的特点,宋人卫健意识的流变更是呈现出艾草与社会之间联通互动的生动图景。

宋代;艾草;应用;社会生活

艾草是我国常见的本土草本植物,古人对其早有关注,并且利用颇多。至宋,文人多追求“探索现实生活的安然意趣”[1],受此影响,艾草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相当密切。目前学界对宋代艾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宋代艾灸疗法上,对艾草在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则缺乏关注。

本文拟从社会生活的视角,梳理宋代艾草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当时社会与时代的特点展开进一步探讨。

一、艾草与日常生活

艾草作为中国本土植物,常见易得,在宋代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遍。艾草在当时不仅被视作食材,用于制作各色饮品与食物,也是宋人驱蚊的重要选择。

(一)饮食用艾

宋代的饮食十分丰富,《东京梦华录》甚至还对当时开封的饮食作了分门别类的记载。不过,名目品类繁多只是宋代饮食丰富性的一面。在这一时期,饮食的制作更趋精细多样,食材的选择、口味的偏好也都较为复杂多元,社会中出现了以崇尚“素食”“药食同源”为代表的饮食新风尚。至于入汤可饮、入饭可食的艾草,因其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故而成为了追求健康、讲究保健的宋人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之选。

艾草制酒。艾酒就是宋代常见的艾类饮品。酒既是饮料也是保健食品,以艾制酒之事古今皆有。宋代陈著的《醉中示梅山弟二首》有“时节往来容易事,菜汤艾酒一家风”的句子,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说“洛阳人家端午造术羹艾酒”[2]238。可见,艾酒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普通人家的常备酒品。一些宋代药方也常常透露出以艾入饮的情况。《圣济总录》中记有一则“艾蒿酝酒方”,此方对艾蒿酒的制法以及饮法作了详细记载:“白艾蒿十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细剉)一味,煮取浓汁,拌曲米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稍温饮之,令常醺醺然。”[3]271另外,在该书中还载有另一则制法更为简单的“艾蒿酒方”:“艾蒿一握。切上一味,以水、酒各一盏,煎至八分,去滓,分温二服”,以该法制成的艾蒿酒对缓解“诸鱼骨鲠在喉中”的困扰有奇效[3]1219。

艾草入食。宋代以艾草为食材的情况应属常见。在宋代医书中常有以艾叶粥送服药物的记载,然而当中却未见这类艾制粥汤的详细做法,可见这类食物在当时并非少见,故无须再多加说明。此外,当时不仅宋人食艾,周边的契丹、高丽等国也有食艾的风俗。据载,辽君在端午大宴群臣时,专门指定膳夫制作“艾糕”,以此作为宴席的必备食品[4]。另外,高丽在上巳日亦有“以青艾染饼为盘羞之冠”之俗[5]。可见,当时食艾现象之普遍、食法之多样。

然而,艾草虽有药用价值,却也不是食用起来毫无禁忌的。宋人苏颂就关注到这一点,他提醒世人:“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6]可见,食艾虽好,但也要得法适度。

(二)驱蚊用艾

夏日蚊虫叮咬,令人不胜其烦,宋人亦受其苦。据宋人记载,当时的蚊子十分凶残,“鳖与蝤蛑被蚊子叮了即死”[7],甚至在有些地方,人也难以抵挡,《甕牗闲评》中提到:“秦州西溪多蚊子,……有厅吏醉仆,为蚊子所啮而死,其可畏有如此者”[8],当时蚊子之毒,可见一斑。欧阳修也曾专写《憎蚊》一诗感叹:“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9]这也道出了当时人们的烦恼与心声。

虽然宋人深受蚊叮之苦,但也不是毫无应对办法。宋人梅尧臣在诗中曾多次提到用艾驱蚊的方法:“枕底夕艾驱蚊虫”[10]“驱蚊爇蒿艾”[10]。另外,宋代《孙公谈圃》也有用艾熏蚊的记载:“泰州西溪多蚊,使者行按左右,以艾烟熏之。”[11]可见,用艾草驱蚊已成宋人的常用之法。

二、艾草与端午节庆

在宋代节庆中,使用艾草最多的,当属端午节。古人认为五月时节,蛇虫出没,暑毒盛行,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故而重五之日“驱邪避恶”渐成传统。宋时,人们的端午习俗与活动也大都是围绕“驱病攘灾”这一节日主题展开的,而艾草与端午节庆的联系亦在于此。

(一)挂艾

宋代端午,人们常常将艾草制成各种门饰悬于门上来避邪驱毒。这类门饰形状不同,名称各异,主要有艾人、艾虎、艾天师三种。

所谓“艾人”,即人形的艾制门饰,通常用艾叶编制而成。宋人林景熙诗中所记“束艾肖人形”[12],即是言此。艾人作为端午门饰的传统由来已久,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曾载:“端午日荆人皆蹋百草,采艾为人悬于门上,以禳毒气。当是以师旷占有岁病,则艾草先生故也。”[13]可见,这种“艾人悬门”的节俗也是出自端午除邪禳毒的目的。至宋,此俗更盛。在东京开封,每逢端午节庆,不仅百姓们纷纷“钉艾人于门上”[14],就连皇宫大内也要“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15]42。除此之外,艾人这一意象在宋人端午诗词中也很常见,如“门巷阴阴挂艾人”[16],“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17]488,“恰就得端阳,艾人当户”[17]1171等等。由此可见,“艾人悬门”这一民俗活动在宋代端午时节甚为普遍。

另一端午门饰“艾虎”,其用法与艾人相同,均是悬于门上,不同的是,其形类“虎”。古人认为虎是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18]。艾与虎相结合,前者的作用在于禳毒消灾,而后者的寓意则是辟邪除凶,两者合二为一,艾为表,虎为形,禳毒辟邪,相得益彰。

艾天师又称“天师艾”。其中“天师”指的是汉代的“张天师”,即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传说张天师道法高强,擅长治病辟毒、捉妖降鬼,宋人对其十分尊崇。北宋开封府“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作泥塑张天师,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于门上”[2]242。这种泥身艾须的“张天师”就是“艾天师”。吴自牧《楚梁录·五月》亦云:“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19]另外,道教传说张天师于五月五日乘艾虎出游,消灭五毒妖邪,故人们也常常将两者相联系,用于端午节饰,如《武林旧事》记宫中端午“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15]54。除此之外,当时也有端午门饰合艾、虎、天师三者而一的,即将艾草做成天师御虎状,魏掞之《失调名》“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的描写就十分形象。

(二)簪艾

宋人酷爱簪饰,宋时端午时节的艾制簪饰也别具特色。艾花就是当时女性普遍喜爱的端午簪饰,具有原料易得、样式应时的特点。《岁时广记》载:“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像。”[2]244可见,艾花的制作材料既可以是真艾,也可以是丝织品,并且其样式也是相当丰富的。真艾所制艾花新鲜自然,制作时多选用艾枝、艾束,宋词“艾枝应压愁鬟乱”[20]1815“斜插交枝艾”[20]2282“艾束著危冠”[21]等句即是证明。这类艾花制作简单,但略显粗糙,且时效性差。相比之下,丝织品类艾花虽制作略微繁复,但较为精致耐用,刘镇《贺新郎》:“金凤亸,艾花矗”,洪咨夔《菩萨蛮》:“翠翘花艾年时昨,斗新五采同心索”皆是指的此类艾花。将作为簪饰主体的艾枝用缯帛替代,其上再添缀各式的昆虫或天师像,以为装饰,精巧美观又富有寓意。

另外,宋人还将门饰艾虎发展为簪饰。不同于门饰艾虎,簪饰艾虎更加小巧精致,但是制作难度也更大,通常是“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15]54。由于直接用艾枝编成黑豆大小的制法难度较高,因此将布帛彩线做成虎状再粘于艾叶之上的制法颇为常用。虽说只是节庆簪饰,却也有制作极其精巧的,如镶金的“蒙金艾虎儿”,以及“袅袅缀双虎”类的双簪艾虎。然而,不论样式繁简、价格贵贱,宋人端午簪艾的习俗及其美好心愿都是相同的。

五月初,蛇虫增多、天气湿热,人易生病,而此时,艾草生长旺盛、气味浓烈,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借艾辟邪禳毒,宋人端午节庆多用艾草也正是因此。宋代端午挂艾、簪艾等民俗形式,也表现出了宋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三、艾草与疾病医疗

《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草先生。”[22]艾草最突出的特性就体现在其药用价值上,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艾草就已经入药。至宋代,在医疗方面,人们对艾草的认识更加深入,应用也日趋熟练,并形成内服、外用两大疗法体系。

(一)内服

艾草入药,可制成药丸内服。在现存的宋代医书中,有关这类艾制丸药的记载屡见不鲜。例如:紫桂丸,将“禹余粮(火煅,醋淬七次,三两);龙骨;艾叶(醋炒);牡蛎”碾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浓煎艾醋汤空心下,常服”。对于治疗“冲任气虚,经脉不调,或多或少,腰疼腹冷,带下崩漏”[23],十分有效。香艾丸,“熟艾、陈皮(一两),共末。酒糊丸,梧桐子大,盐汤下二十丸”,专治“气痢腹痛,卧眠不安”[3]795。另外,《十便良方》也曾记一则“艾硫丸”,将“熟艾(十两,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干姜(十两)、生硫黄、附子(各二两)”,制成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此方有“去邪养正。补员益脾”之功效,对治疗“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气急,下元久虚,小便频数,妇人冲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肋刺痛,崩漏带下,全不思饮食”[24],疗效显著。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除此之外,艾草还多以各种汤药的形式出现,或作为送服药物的药引子。例如“艾醋汤”,据《卫生家宝方》所记,妇人“血海冷”,服聚宝丹时,“以艾醋汤下”效果更佳[25]113。此外还有艾叶汤、艾姜汤、胶艾汤之类,均常见于宋代药方。

(二)外用

艾灸是艾草医疗外用的典型方式。中国古人以艾灸医疾治病的历史由来已久,孙建[26]认为其起源当在西周之前。经过长期实践,宋代的艾灸技艺较前代有了很大发展。

首先是艾灸器物的新发展。北宋王惟一受官府委派,专门设计铸造了用于艾灸的经穴铜人模型。所铸铜人“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例”,可“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焕然而冰释”[25]2,如此一来,经穴教学和练习可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大大提高了施灸者对取穴技能的熟练程度。

另外,宋代艾灸理论也有了新发展。南宋窦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艾灸治疗理论,其代表作《扁鹊心书》认为:“保命之法,艾灼第一”[27],这将艾灸疗法推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其次,强调在具体的施灸过程中应遵循“选穴少而精,灸壮数宜多”的原则,他认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27]最后,窦氏还强调应注意灸药合用,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虽然宋代艾灸有所发展,但是也并非为宋人广泛接受。《备急灸法》记:“要之富贵骄奢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28]可见,接受艾灸时的人体感受是较为痛苦的,并非所有患者都愿意忍受。

在宋代,除了艾灸之外,艾草在治病时的外用方式还有熏、洗、涂、敷四种。《圣济总录》记有“艾汁涂方”一则:“艾一两。细剉上一味,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三五度即差。”[3]1322这种治癣方子就是通过外涂药物来起作用的。当然有时为了增强疗效,也会有几种方式结合并用的情况。《朱氏集验方》就记有治疗痔疾的“石膏熟艾散”之法:“用小口酒壶盛药坐其口上熏之。如药稍温略略洗之。”[29]这种便是熏洗结合,先熏后洗。另外,《仁斋直指》中的“北艾汤”方子在使用时,则需更多步骤:“北艾一把。煎汤,密室中洗,仍以白胶烧烟薰之,缕贴膏药,仍多服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又方疮口已成大窟,以:桑白皮一分当归半分上为末,干掺,外用北艾蘸蜜水,研细塞口。”[30]此方可谓是洗、熏、敷、涂四法的集大成者,对于治疗痈疽疮口十分有效。

四、结语

在宋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艾草的使用情况大致如此。无论是平日起居保健还是节庆祈福禳毒,抑或是生病除疾养身,宋人用艾的现象不在少数。虽然宋人用艾的情景与目的都不尽相同,但也都是围绕艾草的植物特性展开的,这也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艾草认识之深入、运用之广泛。

随着艾草融入人类生活,其与社会的互动也愈发丰富。至宋,艾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人们不仅留心其性状,对其产地、用法亦有讲究①。在不断认知和利用艾草的过程中,人们也赋予艾草更多新的社会价值与寓意。艾草的众多别名:冰台、医草、灸草等,即是例证②。也正是因此,艾草超越了原本植物属性的限制,具有了联接人类与自然、反映社会与文化的特殊意义。

宋人对艾草的认识是当时理性博物观念的反映。两宋时期是儒学复兴的重要阶段,其中宋学各派都十分注重对天道、天理的总结,宋儒往往乐于关注自然与社会,从世俗中存在的人情物理中概括出各种“理”,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对物的认知更为客观理性。宋代以前,艾草常常被赋予迷信色彩,人们对艾草的具体名实往往关注不够。然而,从宋代关于艾草的记载来看,人们不仅对艾草的生长、品性、用法有了较为细致的认识,并且重视艾草实用性。以苏颂所著的《本草图经》为代表,宋人记述有关艾草的名称、性状、生长习性等知识,颇具近代植物学的“科学”语言色彩。这反映出宋人对艾草的认识,已经不再主要受神仙方术以及道德迷信的桎梏,转而追求对艾草作为自然植物本身的价值,这对于宋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无疑是重大突破。这反映了在格物穷理的宋学研究中,以艾草为代表的更多自然之物进入了士大夫理论认知体系,相较于以前,物在世人的认知中有了更为突出的本体价值。

宋人对艾草的利用活动也与当时社会和文化相伴而行。人们的用艾活动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融合当时的社会特质,沾染了特征鲜明的时代气息。

第一,重视实用。宋人讲求积极实用,“宋型文化是积极昂扬的入世型文化,讲究履践,注重实用,强调经世,从根本上关注人怎样生存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体现出一种淑世情怀”[31]。当时人们对艾草的认识和应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实用倾向:驱蚊用艾是为卫生保健;饮食用艾是为调理养生;节庆用艾是为祛秽禳毒;至于治病用艾,其实用倾向就更为明显,不仅有民间众多医者苦心钻研艾灸技术、发掘艾草入药功效,甚至朝廷也对此多加重视,仁宗时命王惟一铸造铜人推广艾灸技术即是证明。也正是出于追求实用的目的,宋代包括艾灸在内的艾医理论与实践实现重大突破。

第二,融摄三教。“三教合一”是宋学最为显著的特征,漆侠先生认为:“宋学是在儒家思想同佛道两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冲突和斗争,又互相作用、影响和渗透之下的一个产物。”[32]具体来看,宋以前的儒、佛、道尚处于兼而未融的状态,而入宋以后,三者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而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格局[33]。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仅宋代士人对儒、佛、道人生哲学兼摄、融会,普通民众也受到了其文化的熏陶。宋代社会从上至下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三教融摄的因子,宋人的用艾活动也不例外。正如宋代端午节,“寺院鬻艾”[34],人们将艾草制成道教的天师形象,而不少文人儒士以端午“艾”事为题,赋诗作词、抒发胸臆。这围绕端午艾草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看似平常且入情入理,但实际上也恰是宋代社会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的表现,是宋代用艾活动时代特征的彰显。

艾草与社会生活的交互影响,也在宋人观念与意识的流变中得到了充分诠释。在日常生活中,艾草的应用与宋人的卫生保健观念相映成趣。古人的卫生防疫意识相对薄弱,生活习惯多无卫生禁忌,这也对古人身体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害。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有了“卫生”的意识。就宋人的用艾活动而言,在久受蚊虫威胁的境况下,宋人通过熏艾、挂艾、戴艾等活动来应对或预防危险,这也正是宋人的“卫生”反应。而随着人们对艾草认识的深入,艾草的药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存需求方面,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是改善外部环境,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了关注自身、强调养生保健的层面。宋人将艾草入饮入食,甚至以此来追求“甚补虚羸”[35]的效果,就是出于这种心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宋代这种普遍的食艾现象与前代“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36]的“药食同源”思想不无关系。不过,宋人饮食用艾,将食艾常态化,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治病”的范畴,人们更多的是为强健体魄、养生“防病”。可见,宋人食艾与以往“药食同源”思想所主张的“食物即药物”的做法不同,人们更强调“药物即食物”的这一面,即重视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宋人食艾既是宋人为满足自身保健需求的真践,同时也实现了对前代“药食同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总之,不论是以艾驱蚊还是以艾入食,这些用艾活动都与宋人的卫生保健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艾草与宋代社会联通、互动的缩影。

较之前代,宋代社会已呈现出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等级差别缩小、财富地位流动不居、民族之间并存融合、社会文化多元兼容等明显不同。在这些新变的合力之下,人们对艾草的认识深受理性博物观念的浸染,用艾活动则反映出重视实用、融摄三教的特点,而艾草与社会生活的联通互动更是反映和促进了宋人卫生保健乃至养生意识的流变。在以上各方面的协同作用下,艾草与社会呈现出紧密融合、交互影响的态势。

①苏颂撰、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

②参见(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第430页。其中对“冰台”、“灸草”名称的由来作了解释:陆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1] 纪昌兰.醉里杏花:宋人诗词里的“桃源意象”[J].江西社会科学,2019(8):121.

[2] 陈元靓.岁时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3] 赵佶敕.圣济总录校注[M].王振国,杨金萍,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 叶隆礼.契丹国志[M].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52.

[5]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4035.

[6] 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31.

[7] 苏轼.物类相感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935:25.

[8] 袁文.甕牗闲评[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1935:68-69.

[9]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4.

[10] 梅尧臣.宛陵先生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1936: 129.

[11]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203.

[12] 林景熙.林景熙集补注[M].章祖程,注.陈增杰,补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77.

[13] 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307.

[14]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M].伊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754.

[15] 周密.武林旧事[M].钱之江,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16] 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钱仲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377.

[17] 任汴,武陟仁.宋词全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5.

[18] 应劭.风俗通义全译[M].赵泓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317.

[19] 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22.

[20] 王诤,等.全编宋词[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

[21] 张春林.陆游全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513.

[22] 宗懔.荆楚岁时记[M].宋金龙,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8.

[23] 齐仲甫.女科百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73-74.

[24] 朱橚.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5.

[25] 朱端章.卫生家宝方[M].杨雅西,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13.

[26] 孙建.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6:71.

[27] 窦材.李晓露,扁鹊心书[M].于振宣,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

[28] 闻人耆年.备急灸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5:32.

[29] 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83.

[30] 杨士瀛.仁斋直指[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

[31] 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2006(3):158-165.

[32]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40.

[33] 张玉璞.宋代“三教合一”思潮述论[J].孔子研究,2011(5): 107-116.

[34] 贾大泉,陈世松.四川通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562.

[35] 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431.

[36] 王者悦.中国药膳大辞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7:54.

The Application of Mugwort in the Song Dynasty: A Reflection on Social Life

LIU Cha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Mugwort was widely used in the Song Dynasty. In daily life, people used mugwort in their diet and also used mugwort to drive away mosquito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people hung Ay Tsao in the shape of people or Heavenly Masters on their doors, and hairpin Ai Hua and Ai Hu on their head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When sick, people took mugwort as medicine, which could be taken, moxibustion, smoked, washed, applied, coated, 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mugwort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rational natural resources. The use of mugwort of the Song Dynasty also reflected the emphasis on practicality and the unity of the three religions. In addition, the changes in the health care of the people of the Song Dynasty presented a vivid pictur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ugwort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society.

the Song Dynasty; mugwort; application; social life

K244

A

1009-9115(2021)05-0076-06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5.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72192)

2021-03-25

2021-07-01

刘畅(1996-),女,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史。

(责任编辑、校对:刘永海)

猜你喜欢
宋人艾草艾灸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草,爱了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艾草
婆婆迷上了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