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2021-01-08 07:2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长白山师范学院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课程就是以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具体的非遗项目,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对具体非遗项目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能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非遗是内涵与外延都比较广阔的概念。因此,非遗课程的覆盖范围较大,涉及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通过考查吉林省高校课程设置,发现吉林省大部分高校非遗课程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多集中开设在中文、艺术和体育等院系,并未与其他学科门类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对所开设的课程来说,多是通识类或概论类的课程,鲜有具体的、专门的非遗类课程。例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15 所院校中文专业都开设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这类课程。这两类课程中,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以及民间小戏中会涉及部分关于非遗的内容,如民间故事中的长白山人参故事,民间歌谣中的快书、快板、评书,以及民间小戏中的地方戏等。就课程内容的比较而言,上述课程多从宏观意义角度对非遗进行了碎片化的解释,未对内涵进行深刻地挖掘,也未对理论进行系统详尽的介绍,“在理论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实践应用的内容相对更少。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与非遗项目相结合的具体课程,例如,吉林艺术学院专门成立的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设置了东北民族口传文化与非遗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专门从事非遗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设了中国传统纹饰研究课程,目的在于将非遗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非遗进行设计的能力。这些院校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理论上作了较多的努力,但只是整体性的、宏观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非遗研究与实践。

综上所述,吉林省高校在非遗课程建设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仍以通识课程、概论课程等宏观概述性课程为主。少部分院校能依据自身优势开设非遗相关课程,但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尚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所以吉林省高校应统一认识,加大合作,努力促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融合与发展。

一、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吉林省35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包括5所独立学院)中约有15 所院校开设了传统的非遗类课程(民间文学、民俗学),占比41%。而依据自身优势,结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兼顾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非遗课程开设仍然较少。目前,仅有通化师范学院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且以课程形式融入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通化师范学院建成了长白山非遗传习馆作为非遗课程的配套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集中实践的平台。在这一基础上通化师范学院建成了非遗学堂,开设了“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乌拉草编、长白山满族撕纸和长白山红松根雕”等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形式在全校开设,并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两个教学模块。其中素质拓展模块共开设5门选修课程,即“满族撕纸、满族民间剪纸、核桃拼接、草编和刺绣”,每门课程1 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1 学分的课程学习;第二课堂模块要求学生完成1学分的非遗技艺培训课程。至此,通化师范学院完成了通识—必修—选修和第二课程共存互补的非遗课程体系构建。该非遗课程体系体现了科学性、发展性和实用性原则,坚持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3]通过考察发现,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即传统非遗课程和具体非遗课程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传统非遗课程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主,以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记忆、掌握抽象的理论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非遗教学内容集中在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等内容中,但课程对非遗的解释大多是碎片化的。传统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了较多弊端,如教学手段单一,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枯燥,由于教学内容多为宏观性概述内容,学生很难对某一具体非遗项目有深刻了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机会少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由于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后,没有实际操作机会,没有学以致用,这就在情感态度上影响和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信心。通过考查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发现大部分高校的非遗课程教学模式仍以课堂教学的宏观概述性讲授为主,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体系。虽然,传统非遗课程教学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故步自封,要因时而动,不断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

其次,具体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指以某个具体的非遗项目为教学内容,采用传统与非传统教学方法,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通化师范学院“满族民间剪纸”课程通过传统讲授与线上教学、传习实操的模式为满族民间剪纸的推广与传播提供了平台,也为满族民间剪纸技艺培养了大量传承人;吉林动画学院通过将长白山人参故事与动漫设计融合,开发和设计了大型动漫《长白精灵》,通过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将非遗融入不同的学科中,不仅丰富了教学,也保留了文化遗存,更实现了学以致用。吉林艺术学院将非遗教学与非遗现场和田野调查紧密结合,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环境中,教师身临其境地讲解,让学生更加真实地触碰非遗、感受非遗和思考非遗。但该模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非遗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与多媒体、网络技术更新速度不同轨等。由于信息时代到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快,非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相互协调。非遗课程的实践要扩大范围,不应局限于校园,要走出大学校园,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之,具体非遗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是动态的、发展的,要时刻与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更新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非遗课程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二、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源,只有重视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非遗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教学和非遗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着力讨论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首先,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开设非遗课程的目的在于繁荣文化,将非遗的形式与内涵嵌入社会各领域中,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以高校非遗课程的教学模式要紧密围绕这一主旨进行。高校要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与非遗课程教学研究紧密结合,突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以出口为导向,培养适合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人才。通化师范学院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一大职责,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2019年,通化师范学院组织各方力量,组织筹建了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将非遗传承与保护、教育教学融入乡村振兴中,成立了长白山非遗衍生品研发服务机构,通过非遗课程来培养研发力量。同时,又组建三农培训中心,以辉南县三合村分院、集安市钱湾村分院、柳河县移民新村分院为基地,以田间地头为培训场所,以乡镇干部、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新农人、农创客等为培训对象开展乡村振兴非遗课程培训活动。

其次,要不断深入研究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从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的起草算起,非遗这一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因此,非遗课程开设时间也相对较晚,学科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取得与其他主流课程同等的研究地位,非遗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对非遗课程的认识仅停留在是学科附属阶段。高校要提高对非遗课程的全面认识,为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非遗课程能否顺利开设,教学模式能否得到创新与改革,从根本上讲,依赖于高校对非遗课程的认识。所以统一认识,全面理解非遗课程在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通化师范学院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挖掘抢救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长白山非遗传承协同创新中心、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博物馆;2006 年,在中心与博物馆基础上,成立了长白山文化研究院,现有非遗数字保护、传统艺术、民俗旅游、非遗教育理论和民间文学5 个研究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非遗学科的建设。学科建设以非遗项目为纽带,整合传统学科资源,实现新老学科间的交叉互补,面向校内外开展非遗教育传承。经过多年努力,2018年,通化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再次,要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紧密衔接。从目前高校非遗课程开课现状、教学模式运行和发展轨迹来看,虽然在非遗项目保护方面做得较好,但还很少能兼顾非遗项目的传承。文化传承对于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十分重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中不断奋进,就是因为有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传承,而非遗课程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正是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十九大以来我国不断强化文化自信这一观点,如何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坚持自身特色发展不至于迷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血脉成了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4],所以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要走这条路。而且高校非遗课程开设的另一个目的也正是要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通化师范学院依托长白山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非遗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的整合带动作用,通过“非遗学堂”的现代学徒制形式,对全体师范生开展长白山满族剪纸、撕纸、刺绣、草编等非遗技艺培训,逐步形成“一生一技”的非遗教学格局。2020 年11 月,通化师范学院在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中荣获非遗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并荣获全国非遗特色院校称号。

总而言之,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要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根据不同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方向,联系实际,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立德树人、传承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使非遗项目不断传承下去,不断推动地方高校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习近平主张坚定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高校非遗课程的开设力度、完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促进非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开设现状的考察,发现吉林省高校非遗课程建设总体上比较丰富,但仍然不够系统,多为普遍性、宏观性的概述性质课程,涉及具体非遗项目的教学与传承较少,并且非遗课程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学科地位上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宽泛、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实践不足,现代教育科技应用不够等。因此,根据高校转型发展需要,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通化师范学院近40 年的非遗传承、保护与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高校非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希望非遗课程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进而不断完善和发展非遗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不断服务于非遗传承与保护。

猜你喜欢
长白山师范学院非遗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