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司法警院顾名思义是为国家培养专业司法类人才而设立的专业院校,该类院校不仅承担着司法类专业知识的基础教育,同时担任着我国司法警察培训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各地区司法警察基本是毕业于专业的司法警院,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拥有着过硬的警务技能。司法警察在警察体育教育方面大部分都有所欠缺,其实,警察体育的优劣也决定着警务技能的好坏。因此,梳理好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发展关系,进一步提升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警察体育是警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以及军事体育课都有很大不同,在警察院校,警察体育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与警察工作、警察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它的任务不仅是增强警察的体质,促进警察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要使警察掌握惩治违法和犯罪的相关警察技能。警务技能是要求警察具备擒敌拳、警棍术等多种综合技能,警务技能也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应用能力、操作能力、使用能力等。
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两者之间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不同之处在于警察体育是为了培养警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满足警察工作的体能需求,同时也端正警察的体育态度和各项行为,为学习警务技能打好基础。警务技能主要是培养警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便警察在各类警务活动中能够灵活处理,达到目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促进警察的全方面发展,以达到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各项技能的前提和基础,警务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是警务体育成果的质化。如果警察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在精湛娴熟的警务技能也无济于事。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司法警院的警察体育教育发展比较迟缓,相较于公安院校的体育教育,司法院校的教育落后较多。对此,我国司法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改进警察体育教育的现状,但改善效果甚微。主要原因还是司法警院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存在着误解。在司法警院中,无论是院校领导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普遍认为司法警院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体育教育,他们只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即可。他们认为司法工作环境相较于公安警察的工作环境更具安全性,工作地点多为戒毒所、监狱等地,没有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生命安全也不会受到威胁,只要掌握一些相应的警务技能即可。而公安警察在工作中极有可能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公安院校更重视对警察的身体素质培养。而在警务技能方面,由于司法警院的认知偏差会更注重对学生进行警务技能方面的训练,但是学生们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能自如的控制力度和力量,也没有较好的反应能力,也导致对警务技能的部分学习难以把控。当前,我国的司法警院中开设的警务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队列训练、擒拿格斗训练、进攻装备使用训练。训练的内容都普遍偏于基础性和理论性,实际操作的训练相对较少。
顶层设计的建设是警察体育和警务技能发展的基础,这要求司法警院的领导者要提高重视程度,要深刻认识到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对司法警察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将二者同等对待。因此,领导应在当前司法警院发展的大背景下锐意改革,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部署,连同警院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分析,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分工合作,落实到人,带动全体师生转变思想。同时,院校也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这样,不仅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执行力,同时也能实时掌握教育的效果,以便动态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自上而下的形成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同等重要的思想意识,这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基本工作。
有了决策,必须要执行,政策层层落地,才能有效果。教师是决策的第一执行人。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是第一人,只有教师的思路转变,才能更好的将正确的思路应用到教学中。当前,无论是司法警院还是其他学校,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教学就是把教材的内容传输给学生,教学的方式也都是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主,虽然我国新课改后已经倡导引导式教学,但真正做到的教师却寥寥无几。以司法警院来说,大部分教师基本不会在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良好,只是完成自己的警务技能教授工作即是完成了教育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司法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改变现状,一是开展对标学习交流,学校领导可以分批次带领教学去同类型院校交流学习,如公安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公安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对警察体育的丰富教学经验;二是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去其他优势院校长期驻场学习,再将先进经验分享给本校教师;三是聘请警察体育方面的知名专家或者教师来校讲解,开展系统的培训;四是引进一批在警察体育教学方面优秀的教师,带动教学,提高师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一套统一而科学的教学标准,提高司法警院全校师生对警察体育的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学生便是决策的实践者。教师统一思想的同时,学生也应该明确警察体育教学和警务技能训练的同等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心理上接受这一理念,生理上也要承受警察体育训练的辛苦。学生们要清楚的知道如果身体素质不好的话,那对学习警务技能而言事倍功半,即使警务技能掌握精湛,身体素质跟不上的话,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学生要从心理和生理上同时明确警察体育的重要性,才能在学习警务技能时有更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司法警院对警察体育和警务体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都较为单一和欠缺,没有结合实际发展考虑。从教学内容来说,司法警院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全面,仅仅考虑了学生警务技能的掌握,未站在警察体育教学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全方面多角度的考量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队列、擒拿术、装备组装术等技能方面,同时也要增加身体素质的训练,如手臂力量、腿部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学校应站在长远角度设置教学内容,重点考量司法警察在以后工作中对国家和人民群众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警务技能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学校应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教学内容,由于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应多设置容易掌握且相对安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学校应从领导到教师都拒绝“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注重引导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自由想象。教学环境也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避免死板教学。同时,教师也不必拘泥于讲解、问答、演示等常规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等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我国司法警院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按照固定的课时讲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现在设置的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个学期最多只有64 个学时,每个学时最长不会超过1 小时,一周仅仅有4 个学时,根据课程安排有时甚至只有2 个学时。对此,学校应增加教学的课时安排,在保证警务既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应增加相应的警察体育教学,两者并行。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自学。如,学校可以组织运动会、体能测试、专项训练等活动,学生可以自行成立体育俱乐部、不同类型的运动社团、体育协会等组织,形成多元化的立体教学模式。这样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拥有良好的体育技能,为以后的警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不能用一套标准评价所有学生,因此,学校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地评价体系,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学校主要采取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年终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在各个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如身体素质有好有坏,学习能力有强有弱,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学校可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也可以设置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总而言之,全面、合理、科学地评价体系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评价,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更好地锻炼身体素质,掌握各项警务技能。
综上所述,警察体育和警务技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前者作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作为前者的延伸,没有警察体育教学的学生无法更好的学习警务技能,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因此,司法警院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明确警察体育的重要性,在传授警务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警察体育的教育。只要这种司法警院的警察才能充分满足岗位和行业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