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1-08 10:56方雪琴
关键词:习惯性焦虑症研究组

钟 俊,方雪琴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当下,国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致使焦虑症的发病率开始上涨,已然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1]。焦虑症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无明显客观对象的担心、忧虑、紧张、坐立不安是患者最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有些还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睡眠障碍等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74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接受本次研究,抽签法选定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患者。患者中包括男42例,女32例;年龄19~76岁,平均(48.27±2.51)岁。经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均接受日常用药以及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①以组织健康教育课堂、手册发放、组织观看视频等形式每日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逐步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诱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2]。通过治疗成功案例的讲解让患者逐步增加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②通过患者的语言、肢体表现、面部情感变化等分析患者的情感变化,了解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③与患者家属共同努力为患者培养新的爱好或习惯,方便患者转移注意力并排解忧愁。④在患者病房内为其播放音乐,通过五音疗法疏导患者情绪。

1.3 观察指标

通过PSQI评分表评估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等各项得分情况,睡眠质量与患者的评分呈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7.0统计学分析的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应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行t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的评分对比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睡眠质量对比(±s,分)

表1 睡眠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主观睡眠质量 睡眠持续性 习惯性睡眠效率参照组(n=37) 1.08±0.42 1.15±0.62 1.08±0.36研究组(n=37) 0.69±0.29 0.84±0.44 0.73±0.41 t 4.6479 2.4802 3.9019 P 0.0000 0.0155 0.0002

3 讨 论

当前我国焦虑症的发病率正在陡然增加,这与国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是脱不开关系的。很多患者患病后都出现了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该情况还将愈加严重,极大的影响着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生活质量[3],缓解病情,临床上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药物治疗伴心理护理干预就是其中一种。

当前临床上对焦虑症的治疗最常见的手段即为药物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们越来越高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单纯通过药物治疗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了。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我们看到,心理护理干预的引入让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大幅下降,远远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组间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表明,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但本次研究所选对象较少且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限制,未来还需进一步印证。

猜你喜欢
习惯性焦虑症研究组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招呼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