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玲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是老年多发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脑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重大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患者往往收治于重症监护室,大部分需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往往伴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另外,并发症在发生以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将随之延长,所产生的经济压力也巨大。因此,在脑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管理,促进恢复,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预防大于治疗理念,针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干预,避免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本文将以我院ICU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脑出血重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共,研究时间为,其中34例为参照组,34例为研究组。参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9~58岁,平均(39.17±5.34)岁。研究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8~57岁,平均(39.32±65.1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病房管理,落实脑出血护理常规,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各项指标。
给予研究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成立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人员、护士长、主治医师等,要求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丰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状态、疾病情况为依据,制定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方案:(1)气道护理:保持合适的气囊压力,加强气道护理:导管气囊应当合理封闭,避免出现呼吸道内容物、消化道内容物的反流现象;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需定期倾倒,持续使用,湿化器、呼吸机管理每周更换,关注分泌物污染现象,一旦污染及时更换;在湿化器加水过程中,均应用无菌用水,定期更换;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性,并指导其正确咳嗽,辅助患者吸痰、拍背与翻身,对痰液排出有利。做好口腔护理,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固定带、牙垫。(2)体位护理:抬高床头约 30°~40°,在实施鼻饲操作时,保持半卧位体位。(3)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鼓励与支持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采用写字板、图片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慰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皮肤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0~100分,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差;反之,生活质量越好。
取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检验方式是x2检验,表达方式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达方式为±;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5.27±4.89)优于参照组(74.52±4.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4 62.65±4.59 85.27±4.89参照组 34 62.96±4.83 74.52±4.76 t/0.6926 8.9037 P/0.5461 0.0000
脑出血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且病情严重,患者自身的呼吸能力很差,往往需实施呼吸机进行生命维持,然而,伴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3]。另外,因脑出血发病突然,患者并未做好心理准备,且不适应疾病以后的生活状态,因此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4-5]。因此,脑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坚持“ 预防胜于治疗” 的理念。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项明智、明确、审慎的护理干预,结合患者个人愿望、临床检验、科研结论,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6-7]。本文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5.27±4.89)优于参照组(74.5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见性护理干预中,深入分析治疗中存在问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无陪护制度、无菌操作作为原则,严格执行,促使病房环境有效改善,避免细菌滋生;通过有效排痰、冷凝水管理、气囊管理等,避免出现反流、误吸现象;加强体位管理,选择合适体位,可避免感染;加强口腔管理,包括消毒呼吸机、漱口等,预防口腔感染;加强心理指导,采用鼓励、安慰、关心等方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面对,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8-9]。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