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国,李达耀,张 煦
(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 53501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该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高技术产业作为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正确掌握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把握其演变趋势,对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和实现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Ehie等[1]的研究认为,企业自主R&D投入的增加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张国平和金通[2]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市场绩效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而稳定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高绩效的前提。解学梅等[3]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对产品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显著的具有正相关关系。尚晓莉[4]以政府、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企业三个层面的视角进行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支持、产业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构建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中国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基本动能。余泳等[5]的研究发现,R&D投入的持续增加是提升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刘敬富和靳卫东[6]的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外源性技术则需通过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或改造后实现技术创新。陈昭和林涛[7]的研究认为,国际技术溢出对低研发投入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对高研发投入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杨袆和杨水利[8]则以技术演进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变影响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变化的作用机理,指出现阶段“进口引进、代替模仿”的创新模式对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自主创新模式则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郭秀强和孙延明[9]利用中国2000~2017年1470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研发投入的增加显著的促进了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绩效。惠树鹏等[10]基于中国2009~2016年省域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因为受到技术创新水平、出口强度及政府扶持强度的约束,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金投入结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关于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关于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的研究比较少见,进一步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基于此,本文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产出与研发机构数、R&D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及新产品销售收入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量化研究。
本文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估计,利用逐次添加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估计,以确保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设定式(1)为基本模型,考察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动态影响。
Yit=β0+β1Yit-1+β2Niit+β3Rdit+β4Neit+β5Psit+φi+μit
(1)
式(1)中,Yit为i地区在t年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研究中使用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衡量,Yit-1为滞后一期变量,NI为研发机构数;RD为R&D项目数;NE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PS为新产品销售收入;φi为不不可观测且不随时间产生变化的个体效应;μit为随机误差项;i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t为时间,单位为年。
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本文根据前人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数据的可得性,选择2010-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具体实证数据经作者整理所得。
估计结果通过AR(3)检验及Sargan检验来验证是不是存在残差序列自相关以及工具变量是不是存在过度识别。从表1中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模型估计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4)中Arellano-Bond检验的P值都显示为大于0.05说明不存在一阶、二阶和三阶残差项差分的自相关问题。同样,模型(1)~(4)Sargan检验的P值也都大于0.05,表明模型估计的可靠性。
表1 系统GMM模型估计
观察全部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各个变量的系数值大小有略微变化,正负性及显著性并没有太大变化。各模型的创新产出一阶滞后项在1%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结果中的系数相对于其它变量的结果显示为较大,表明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受到前期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较大。
观察其他变量估计结果可知,除新产品销售收入变量的系数符号显著为负。其余各变量的系数在模型(1)~(4)中均显著为正。其中,模型(4)中R&D项目数的系数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系数估计值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估计值为0.3706,可知R&D活动作为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创新过程和标志,其R&D项目数的总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研发机构数的估计值为0.1209,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的估计值为0.0020。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估计值为-7.1300,其显著为负可能的原因首先是新产品问世面临的市场推广、批量生产、产业链配套等环节的时滞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的原因为中国目前的产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的创新主要处于以政策扶持为主阶段,新产品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具仍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
本文利用中国2010-2018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各因素对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机构数、R&D项目数及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则对技术创新水平具有负向影响。
基于此,本文有如下政策建议。
(1)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资金投入,优化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结构,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将自主技术创新与国内外开放合作相结合,推进自主技术创新的安全可控的同时,也要重视引进和学习国外核心、先进技术,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学习的投入力度。
(2)进一步完善外资引进政策,调整产业中的内外资比例结构,在引资过程中避免产生产业链低端环节集中布局在中国的现象,加强对拥有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的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引资引进的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