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2021-01-07 08:25徐丽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

徐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那么,如何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和资源,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做协同育人的促进者呢?

强化认识,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素养。学校组建了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专班,制定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目标与工作计划,明确了教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

今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这为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强化认识、协同育人提供了依据与参照。

教师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要做学生品德教育的示范者和学科育人的引领者;教師要做学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参与者、共建者、促进者,要做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导者、服务者,具备指导家长更有艺术地教育孩子的能力,提升协同育人的基本素养。

拓展路径,探索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学校重视探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路径机制,不定期地对家长进行家庭育儿、心理及饮食健康等多方面的指导服务,宣传和讲解党的教育政策、方针和路线,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些工作举措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要求也是“不谋而合”。《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

“双减”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后托管服务。学校以此为契机,一方面邀请部分有专长的家长,如非遗传人、能工巧匠等加入课后托管服务的行列,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多元、更丰富的课后托管服务;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联动。

优化方法,构建协同育人的桥梁纽带。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要求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与家长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参与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工作中。尤其是对于新入职教师和新班主任,学校制度了具体的工作指导方案,优化了工作方法:

一是传。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新入职教师及班主任进行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的培训,讲述工作方法和传授工作经验。

二是帮。在家校育人实践中,如何较好地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将他们的育人力量与学校形成合力,就需要对经验不足的教师给予帮助。

三是带。带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家访和参与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活动中。特别是对新入职的教师在家访时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去带,带着他们去家访,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交流。

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中,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主动提升教师素养,创新育人机制,构建协同育人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三全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家庭“煮”夫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京津冀协同发展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