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朋友”

2021-01-07 05:01沈彬
新民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幼女流量

沈彬

之前被媒体同行安利电影《扬名立万》,反复强调:媒体人一定要看。

一看果然是一部媒体人电影,简直就是编辑部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新闻理想和现实碰杯,碎了一地,那是“无冕之王”的书生意气,也是知识分子的天生软弱。

因为电影要下档了,不妨剧透一下。一个年轻女子在密室里被三个上海滩鼎鼎有权势的大亨性侵害,然后发生了一桩分尸大案,一帮打着“电影人”旗号的新闻人打算把这个故事拍出来,捍卫真相、批判权贵。歌星、性侵、密室、大佬,还有分尸、血案,甚至还有军方背景、军火走私,香艳、惊险、阴谋论,各种如今舆论场里的流量元素都全了。

好不容易知道真相,就这么算了?

然而,电影人自以为掌握了真相,不惜毁掉自己的职业前途要公之于众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电影似乎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也许电影人拼上身家性命捍卫的,只是阴谋里的阴谋,被别人当成了工具。

“好不容易知道真相,就这么算了?”“我还有些记者朋友”……看到这些台词,难免被搔到新闻理想的交感神经上。做媒体的知道了所谓“真相”,总忍不住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但是很多时候又是说不得的。有的是因为耸动的传闻没有可靠信源;有的“真相”太违背公众的情绪,不敢说。

去年,某美国律师性侵“养女”,左近的朋友被多次碾轧,一开始有朋友查出子女受害人报料有不实的地方,被网友各种狂喷、人肉;再后头,就是权威机关调查出来,洋律师当初就是要找幼女的,想不到这个“幼女”虚报年龄,结果“黑吃黑”,之前批评性侵的记者又被网友喷。记者每次都说出基于调查的“真相”,结果被网友们一次次打脸。

看到《扬名立万》最后反转之反转的时候,作为媒体人难免心有戚戚焉,冒了这么大风险,投入了这么多心血,写成的文字是“真相”吗?是大家喜欢的“真相”吗?是大家喜欢并且愿意付费知道的“真相”产品吗?

自媒体时代里,量產着奶头乐文学的巴尔扎克们,他们娴熟运用成熟的情绪套路,掀动流量的惊涛骇浪:渣男再婚不要脸、扶弟狂魔樊胜美、婆婆顾儿不顾媳、老板爱财骂工人……不需要去现场,不需要做调查,分分钟在流量上干倒苦哈哈到现场、写回来的“平衡表达”的温吞水稿子。

还有那句“我还有些记者朋友”的台词,当个媒体人谁还没有几个三姑六婆、故亲旧友指望你“媒体监督”“曝光曝光”——大记者你来管管吧?

我大概也是朋友吹牛里说的“记者朋友”中的一个。只是很多同行太明白自己在当事人心目中的斤两。需要媒体介入曝光,给对方施压时,千恩万谢,一口一个老师,一旦和对方达成协议,就甩下脸子不接电话、拉黑微信、要求撤稿,否则就要“动用法律手段”。之前有同行说,死者家属和厂方达成协议之后,第一时间供出他的落脚点,自己成了家属交出的“投名状”。

说了这么多抱怨,还是喜欢《扬名立万》里那种笨笨的新闻理想。那是读书人的迂腐,那是看到不公平就拍案而起的冲动,那是明知道没有什么好处还是忍不住的犟头倔脑,那是“书生一枝笔胜似百万兵”的自我感动。

记者不可能穷尽真相,无非按新闻规范,老老实实,做采访、到现场,希图打造“有竞争力的真相”,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猜你喜欢
幼女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幼女词
我国性侵幼女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废除嫖宿幼女罪的理论厘清与理性反思
幼女词 等
基于ZigBee 通信的流量研究与改进
你赞成废除对嫖客洗白保护,对幼女雪上加霜的“嫖宿幼女罪”吗?
五位一体流量平稳控制系统
数说无线网络:覆盖广 流量大 均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