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新解之: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2021-01-07 14:01彭旭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老话俗语异性

彭旭

在中国,民间的格言、谚语等俗语老话能流传千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其持久的社会教化功能决定的。它们最初往往是每个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口耳相传,并成为家风的代表形式之一。进而形成更大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反过来又影响到个体的人格、家庭的背景和社会的风俗。

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从字面上看,前一句说孝顺,后一句讲忠诚,很符合中国传统忠孝文化的道德标准。长久以来,忠孝文化成为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的重要保障。除了这种宏观的意义之外,从微观上考量,作为家风传承至今,它对每一个个体和家庭也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子不嫌母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男性而言,对异性的姿色产生美丑的认知评价,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是,面对同样作为异性的母亲,这种反应就不适用。

从心理学分析,儿子在出生前的10个月中都是母亲的一个器官,出生后的哺育过程也需数年之久,母子之间有着亲密的身心接触。母亲的一切伴随着儿子的成长被他无条件地接受、内化,形成了最稳定的客体关系。

在这个层面上,对稳定的无条件的需要,超越了男性通常对异性的审美方式和评价标准。特别是当儿子成长到有了性意识的年纪,母亲的外表已由年轻貌美变成中年女性才有的慈爱形象。慈祥感代表并且强化着稳定感,对将面临复杂社会压力的儿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保护。因此,这与“美色”形成两套价值体系。

“狗不嫌家贫”,狗由狼进化而来,作为家畜的狗,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长期以来,人类将狗视为家庭成员,既会拿狗当孩子豢养,也会给孩子起“狗剩”“狗蛋”之类的小名,这让狗在生物属性之外又带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狗被认为能通人性、对人忠诚,好像它也有人类的智力和情感,似乎还有心理属性。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狗的社会行为只是动物的条件反射而已。

贫富于狗并无意义,只有主人才是它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与生俱来的穷家和富户都是它的性命依托。不嫌家贫,是狗的本性;嫌贫爱富,却是它力所不能的。尽管如此,“狗不嫌家贫”的现象仍起到拟人化的教化作用。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的言外之意是:即使是狗都能对家不离不弃,贫贱不移;贵为人子,岂能忘本而不孝?类似的谚语像“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是谴责不孝的儿子形同禽兽。嫌母丑、嫌家贫,不忠不孝,则连禽兽都不如,其实是通过严厉警示来塑造一种良好的家风。

通过心理学的还原,可以发现传承家风的俗语老话具有既意味深长,又显而易见的特点。因此有心理学家将其归为“文化基因”“集体无意识”等范畴,也不无道理。总之,传承家风的俗语老话是道德、文化的高度与生活、经验的广度的有机结合,而心理学的理解则可以从中找到更多的趣味。

猜你喜欢
老话俗语异性
异性齿轮大赏
客家俗语巧诵读
老话新解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给那些爱 “病”的人搭个脉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