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华
摘 要:阅读不仅是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也是其开阔视野、提高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课外阅读是对课堂阅读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不仅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成果,还能增加小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挖掘学生阅读潜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充分发挥阅读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帮助小学生扩大阅读量,还要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质量,挖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能,发挥阅读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潜质;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3-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46
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发挥阅读对写作以及表达的促进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师应充分挖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能,利用好小学生思维的可塑性,通过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帮助小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语言学习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
一、我国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人们对小学生阅读状况的重视。小学生阅读数量的提升和阅读范围的扩大,也为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小学生阅读现状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问题之一。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重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小学教师对阅读指导工作缺乏重视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包含了许多价值判断和技巧的运用。如对阅读内容进行选择、阅读方法的使用和阅读结果的总结。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质量。然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质量如何,而忽视了其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重点对小学生的阅读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教师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阅读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阅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被忽视。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发挥自己对小学生阅读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正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都有限,阅读内容的选择才显得更加重要。一直以来,教师更注重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小學生阅读需求和潜力的发掘,小学的阅读教学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小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小学生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
(二)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阅读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帮助学生克服对阅读活动的片面性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是帮助学生挖掘阅读潜能的关键。小学生对美未形成全面的理解,也就无法感觉到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和人文之美,也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增添阅读的乐趣。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缺乏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致使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间接地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良好的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此类现象有所改善,但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时间无法改变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把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阻碍了其阅读潜质的发掘。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思维的锻炼,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无法独立探索阅读的乐趣。
二、发掘小学生阅读潜质的措施
(一)制订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为小学生阅读潜质的发掘提供了有力的教学制度保障。处于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对阅读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确定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阅读任务和标准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词汇和语句积累,再转向阅读理解,最后转向写作表达,层层深入,难度不断提升,对小学生阅读潜质的发掘也不断深入。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前提,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最后对阅读成果进行总结反思。教师要注重阅读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难度要随着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以及阅读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也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灵活机动,察觉自身阅读能力的变化和阅读兴趣的转变,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改变乏味的阅读模式,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对阅读更有耐心。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对读物的选择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兴趣发现的过程,也是发掘自身阅读潜力的过程。阅读的条件也是影响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的完善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开设班级图书角,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图书,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学生多样化的图书提高阅读的数量,也能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共同进步。
学校应当在充分保障课内阅读的前提下,安排学生每周进行固定的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对在阅读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发挥班级内榜样的作用,请他们谈阅读的收获以及感悟。学生之间的阅读经验交流分享更具可模仿性和借鉴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学生能否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读物,也是其能否深入阅读,发现阅读的魅力的关键。
(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作用。教师在课前可以精心准备一段文字供学生阅读,从而引出课堂重点。营造一个模拟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验强烈的角色带入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在多彩的教学方式下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小学生对新事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各种阅读资源进行整合,丰富课堂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通过课前导入迅速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经历和认知水平有限,教师不可以脱离实际要求学生仅仅利用想象力感悟阅读内容。许多情节与事物超出了小学生想象的范围,盲目地要求学生进行想象会导致阅读内容过分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通过多種感官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拓展阅读思维。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能帮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发掘自身的阅读能力,发现自己的阅读爱好,进而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在课堂阅读之外,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比赛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例如通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多种活动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拥有一个多彩包容的阅读环境,从中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掘学生的阅读潜质。开展多项阅读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实现轻松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四)凸显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作为小学生阅读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应当发挥其在调动小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作用。小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要践行新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跟上大多数人的阅读节奏外,还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构建自己的阅读框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或者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升对阅读内容的整合和应用水平。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重点进行具体的问题设定,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督促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层层深入。想要在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要充分发挥设问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一系列阅读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重点内容和小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高质量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阅读潜质。
三、结语
阅读是与学习生活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尽管小学生阅读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们也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口,分析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阅读资源,发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日后更深入地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家长等应更加重视阅读对小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思想上重视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多途径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质,使其热爱阅读,高效阅读,受益于阅读。
参考文献:
[1]李淑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4).
[2]梅海涛.我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3]葛金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校园心理,2009(2).
[4]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