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冠肺炎应急现状总结
——浅谈新发传染病的应急策略

2021-01-07 01:08:33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276002时猛陈雪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染病卫生应急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276002)时猛 陈雪芹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增加,社会交往频繁,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疫情发生频次也越来越多,疫情对人类社会影响越发严重。21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非典”、鼠疫、登革热、手足口病、猪链球菌病等传染病,传染病发生频繁。截至2020年12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6351万余人感染新冠病毒,有147万余人死于本病。进入冬季寒冷季节,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新冠疫情复燃的迹象,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疫情防控力度,以防疫情肆虐。这场疫情给世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严重影响各国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活秩序。

我国在新冠肺炎卫生应急中表现突出,相比国外应对新冠肺炎措施,我国卫生应急举措积极,成效显著,取得了防控疫情的巨大胜利。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如果对其认识不足,将造成卫生防控的被动局面。李鸿光认为,病毒和细菌随时会以新的形式侵袭人类,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1]。防控传染病的暴发将是我们长期任务。基于新冠肺炎防控的经验和教训,浅析新发传染病的应急策略,以期为我国卫生应急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新冠肺炎防控中遇到的困境

1.1 卫生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健全,错失新冠肺炎防控最佳时机 武汉市出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时,卫生应急响应迟缓,卫生部门对本病的传染性、致病性、危害性等未作出科学评估,体现了卫生应急方面专家评估组建设欠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方面专家没有给出科学建议,应急决策机制不完善。

1.2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医疗救援物资供应缺少保障 新冠肺炎防控初期,多地出现医疗物资缺乏,在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防护物资匮乏更为明显,不同程度影响疫情防控的实效。《财经》杂志记者曾报道,在武汉一家三级医院出现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缺少防护装备,佩戴不合格口罩战斗在疫情前线,团队中有四分之一同事感染新冠病毒。对于新发传染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无专项疫苗等客观现实,防护和消毒物品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显得十分重要。防护和消毒物品作为常规物资,通过储备和完善战时供应体制是必须和可行的。

1.3 卫生应急政策落实不到位,应急部门不健全或应急系统运行不畅 我国卫生应急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差距较大。近几年省级卫建委把卫生应急作为独立部门设置,使应急工作得到重视,优化工作效率。近年有关卫生应急政策制定比较完善,但受到各地条件制约,许多现实的问题导致应急政策落实不到位,如人员、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经费等配备不足。储备物资大部分为帐篷和棉衣等,医疗专业物资种类较少[2],无法满足重、特大传染病发生时的卫生应急需要。平时的卫生应急演练较少或执行不到位。大部分地区缺少卫生应急病房,尤其缺少针对传染病的隔离病房和负压治疗病房。

1.4 现有医院运行机制倾向于市场,缺少应对卫生应急事件准备 在疫情的防控中,医院发挥重要的作用,医院是疫情防控的前沿战场,也是确诊传染病人和救治传染病人的主战场,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却暴露出医院许多问题,这与医院实行自筹自支政策,所有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是分不开的。各科室和医院都倾向于控制支出,追求效益,导致医护人员短缺,尤其感控方面的人才更加短缺。安杨认为,我国有450万医生,服务14亿人的健康,体量上有些失衡,加之特殊的国情,很难效率、质量、费用兼顾[4]。医院床位紧张,很少有应急床位;防控物资储备不足,院感执行不到位。发热门诊不健全,普通病人和传染性病人没有做到分开诊疗。预检分诊、检查通道设置、病房应急床位扩展等缺少对卫生应急事件的准备。

1.5 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等发展缓慢,没有发挥预防传染病的最大效能 控制新型传染病的流行,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病人与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是控制传染病重要的措施。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作为研究传染病规律的重要学科,对于传染病疫情的预警和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新冠肺炎防控早期,却很少见到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专家们的行踪和听到他们的处理建议。

1.6 公众缺乏卫生健康意识,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不足 在改革开放中,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很多,社会活动也有所增加,但科学的卫生健康理念还比较缺乏。环境污染增多,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缺乏监管,缺少卫生应急预案,属于传染病传播重要途径,如商场、车站人员密集,空气浑浊,公厕清洁较差。食用野生动物和生鲜食物的人群逐渐增多,个人防护执行不到位,发热病人很少戴口罩等。

1.7 政府部门缺少卫生健康管理意识,多数行政审批没有卫生评估 众所周知,自来水厂建在河流上游,排污管口设在河流下游,有助于减少饮水传播的疾病。但对于呼吸的空气和食用的食物,目前我国缺乏卫生管理的意识,如在城市规划、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牧渔养殖等行政管理中缺少卫生健康管理举措,会增加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2 全面建设文明社会、卫生城市,浅谈应对新发传染病几点建议

2.1 完善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加强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等工作开展 针对已知传染病,我国的卫生应急防控能力还是很高的,如内蒙古发生的鼠疫疫情得到及时控制。新冠肺炎出现大范围的流行,与其发病隐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有很大的关系[5]。对新发传染病认识不足,无准备地与其战斗,也是造成新冠疫情流行的因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们要加强新发传染病的卫生应急建设,完善我国疫情预警机制,做到早预警、早诊断、早隔离、早干预,把所有疫情控制在早期阶段,按战时要求建设卫生应急体系,做到平战结合,严格科学应对新发疫情。

2018年,全球病毒组项目启动,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鸟类和哺乳动物携带病毒的特性,找出可能对人类致病的病毒,起到一级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达到防患重于救治的卫生健康要求[6]。在疫情防控中,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等专业具有预见和评判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的优势,而这正是临床医学欠缺的地方。这些专业都是疫情防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增进疫情防控的实效。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认为,国家重视流行病学的调查,有助于揭示疫情防控的重点。

2.2 卫生应急作为公共安全类事业,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卫生应急装备精良,专业组齐全,演习常练,运行顺畅 新冠肺炎不仅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还影响我国社会的多方面发展。卫生应急作为公益类项目,守护着我国人民生命安全,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出台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应急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急需出台具体的财政补充标准和办法[7]。这是保证卫生应急工作正常和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疾控预防控制工作要承担起法定的公共卫生职能,需要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其中,而充足的工作经费是其实现的必要条件[8]。

高效的应急体系离不开科学的软件建设和完善的硬件配备两方面。软件建设主要涉及到应急专业项目齐全,专业组人员技术水平高超、经验丰富。硬件配置先进,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管理科学高效。为使应急系统运行通畅有力,每年各省和市都要举行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积累经验,找出缺陷,做到平战结合。国内一些调查[9]认为,卫生应急培训实施的情况受经费影响非常大,甚至已经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2.3 卫生应急专职部门和兼职部门协调到位,卫生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互动活跃 在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居委会等部门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它们都不能算是卫生应急专职部门。在日常卫生应急的管理工作中,应协调这些“兼职部门”,为应急工作常备不懈,充分发挥各个“兼职部门”职能优势,合力为卫生应急服务。

在新冠肺炎防控过程中,暴露出其他部门的卫生问题,譬如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市场环境的问题等。建议其他政府部门设立卫生顾问专科,如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学校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农林牧渔部门等。

2.4 调整医院职能定位,政府加大对医院公益性投入,建设良好公共医疗环境 政府对医院加大财政扶持,才能解决当前医院困境,改变医院职能定位,为社会储备卫生应急人才。医院不为工资犯愁,才能更好地执行卫生应急政策,为社会培养有技术的人才,为卫生应急储备床位和物资。

科学的分诊制度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如专科病专科看,传染病到指定区域看等分诊措施。武爱萍等认为,科学的分诊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10]。武秀昆认为,及时发现传染性病例,早期给予隔离观察,及时上报,在诊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工作[11]。

加强发热门诊建设,认真落实传染病预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认真细致工作。对于疑似病例要应查尽查、应隔离尽隔离,符合收治条件尽量收治,科学严谨地对待传染病工作。每日将防护用品准备充足,保证一线技术人员的使用。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医技人员个人防护能力,避免医护人员感染[12]。

2.5 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注重个人卫生和遵守公共卫生秩序 新冠疫情发生后,不仅仅武汉人民在奋力抗击疫情,全国人民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甚至全球人类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疫情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疫情不仅作为原发性应激源冲击着人们的健康心理,同时因居家隔离和对未来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给大多数人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13]。近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饮食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对野味生鲜的追求越来越多,这种习惯极易造成人类感染新型病毒,导致新型传染病发生[14][15][16]。1988年,上海出现30余万人感染甲肝,究其原因就是食用了毛蚶[17]。在传染病方面,几乎人人易感,公众都是易感人群。加强卫生宣传十分重要,勤洗手、多带口罩、拒食野味等措施有助于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良好公共卫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这就需要公众遵守公共卫生秩序,如生病戴口罩、少外出、多居家,打喷嚏用纸巾,就餐实行分餐制,就医遵从导医分诊等。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公众卫生是切断传播途径重要举措,在传染病的应急中具有非凡意义。

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我们还有许多薄弱的环节,需要科学的认识,专业的预警,多部门共同应对,国家间的协调,立体化的防控策略是卫生应急发挥最大效能的保证。

猜你喜欢
传染病卫生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
卫生与健康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