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农田水利设施提质改造问题的思考

2021-01-07 20:26廖恒华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5期
关键词:渠系山塘提质

廖恒华

(怀化市鹤城区水利水电建设站,湖南 怀化418000)

近期,笔者采取“走访座谈、现场察看、查阅资料、发放调查函”等相结合的方式,专门就当前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并对如何开展提升改造、后续管护等工作,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思路对策。

1 发展现状

以怀化市鹤城区为例,据调查,辖区共有各类水利设施2 800 余处,其中:

蓄水设施:共有中型水库2 座,小(Ⅰ)型水库17座、小(Ⅱ)型水库25 座,山平塘1 480 余口,有效库容6 420 万m3。引水设施:河溪堰坝50 余处,井泉洞240余处,年引水量470 万m3。

提水设施:中型水轮泵站2 座,电排电灌170 余处,年提水量1 840 万m3。渠系设施:全区水库、山塘及水轮泵站干支渠170 余条、1 180 余km,渡槽45 座3.4 km,倒虹吸管21 处4 km,总蓄引提水量9 760 万m3。同时,普及户用抽水灌溉机具0.8 万余台。

全区水利设施设计灌溉面积10 万亩,实际灌溉面积5 万亩。“十三五”以来,该区采取“集聚财政引导资金、整合水利专项资金、引进社会民间资金”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期间,先后实施完成标准农田、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4.1 万亩,整治加固中小河流堤防1.5 km,维修加固上型水库25 座、骨干山塘220 余口,防渗硬化灌排渠道220 km,新建电排28 座,改善灌溉面积2.2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6 万亩,农田水利设施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当前农村大部分水利设施,由于修建时间久远、建设标准低,一遇大的洪涝旱灾,难以发挥应有的防灾抗灾作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仍未完全破解。主要表现在:

1)设施条件亟需改善。从水库山塘设施来看,在“十二五”、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虽然所有大中型水库、大部分骨干山塘基本上已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但是,由于大部分水库、山塘修建于20 世纪50—70 年代,属典型的边设计、边施工的土法上马工程,排洪溢洪设施、清淤扩蓄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水库、山塘防洪保安、蓄水保水能力不足。据调查,现有水库、山塘蓄水库容仅能达到设计标准的60%~70%。从排灌渠系等小型水利设施来看,当前,农村主干渠道已基本上实施了防渗改造,但是山间、田头渠系防渗改造欠账较多,大部分为土夯结构,加之日常维护、清淤疏浚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一部分渠道阻塞严重、排涝灌溉能力较差,而且乡村之间、山间田头之间“断头渠”、“肠梗阻”问题突出。如:灌水渠道已实施防渗硬化的仅360余公里、仅占总里程的30%。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来看,经调查,截止目前,该区已发展建成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鹤翔蔬菜产业园、黄岩蓝莓产业园、双村四季水果产业园、奇山猕猴桃基地等以喷灌、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农业2 000 余亩,但是与适宜普及节水灌溉设施的耕地(含旱地)总量比较,占比仅5%,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从水利设施抗灾能力来看,由于鹤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年均降雨量达1 500 mm 以上,夏季降雨集中,受山冲水的影响较大,又由于水库、山塘、溪河、渠系等蓄水泄洪能力不足,洪涝灾害较多;而在枯水期,溪河水位和地下水位同时降低,又因为灌溉工程配置不健全,部分水库、溪河等水源的可用水无法有效调节,造成部分农业生产工程性缺水现象严重。

2)资金投入亟需加大。由于农业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收益偏低,农民自主改造、自我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以“一家一户”为单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有效整合社会民间资本对水库山塘、溪河渠系、节水排灌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综合提质改造和跟踪管护。而当前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集体资金投入水利设施后续改造,仅靠地方政府独家支撑。当前,地方财政普遍运行困难,难以集中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提质改造,只能进行局部维修。因此,急需中央和省级财政集中支持,以弥补农田水利设施提质改造和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

3)管护制度亟需健全。众所周知,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大部分是置于户外的,具有布局分散、位置偏远、使用期短、闲置期长、不方便管理等特点,尤其是山间田头设施容易损毁或丢失。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水利设施最多的是山间田头渠系工程,而这一保障性设施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排灌水渠因清淤维护不及时,导致排水灌溉效率较低。有的只注重蓄水工程建设,忽略汇集、沉砂设施建设,没有将集雨与节水灌溉、节肥增产、农机农艺等统筹规划、融合建设,导致“土夯渠”多、“节水渠(设施)”少。有的灌区缺乏山头、田间互通互联配套工程,有的是有灌无排系统,有的设施年久失修、缺乏常态维护,导致“阻塞渠”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由于部分跨区域设施边界、产权管理不明晰,导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缺位。

3 现实必要性

针对当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确保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已显得十分迫切。

1)政策有保障。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十分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制定出台了18 个中央1 号文件,在政策要求上均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政策上优先保障、在资金上优先倾斜,着力解决政策扶持、资金保障不足问题。

2)发展有需求。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可以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环保有要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地位、强力推进。因此,加快农田水利提质改造,可以通过建设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节肥、节能等新设施、新技术,引导农民运用高效节水等的耕作生产方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4 对策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建设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组织专门力量,搞好调查,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好推进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提质改造工程规划方案,明确好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责任措施,做到科学有序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提质改造,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突出建设重点,重点要开展上型水库山塘加固改造、山间田头渠系防渗疏浚、节水设施农业扩面提效等三大农田水利设施提质改造行动,全面提升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蓄水抗灾能力。同时,要按照“两个一批”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以取水井、拦水坝、小型蓄水池(塘)为主的山间、田头等蓄水灌溉设施,方便农民就近取水、就地灌溉。推广普及一批扬程高、实用有效的小型抽水排灌机具,着力破解取水条件差、海拔落差大的天水田、旱地水利灌溉能力不足的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保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应采取“公共财政资金+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村集体资金+农户自筹资金”等办法,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资金,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用水统一调度、水费征收使用、设施管护维修、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与监管等配套政策,支持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升级和常态化维护管理。同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建管原则,探索建立小型水利设施有偿收费制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管护,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3)健全管护措施,做到长效常态。积极探索推行“政府管理部门+用水协会+属地乡村+受益农户”的“四位一体”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运行机制,制定常态化管护制度,明确区、乡、村和受益农户等分级管护责任,各司其职,各担其责,确保实现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常态。同时,要根据河长制的责权边界,进一步理顺管护主体责任,加强水库、山塘、溪河、渠系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管理,打造山青水秀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渠系山塘提质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山塘街 一年 24小时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可持续性生计评价研究
金山廊下 古朴山塘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