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面塑的造型与应用

2021-01-07 18:42卫兴安
天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浮山面塑财神

文 卫兴安

一、山西面塑文化概述

面塑,即用面粉为主料,雕塑、捏制各种造型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种类。中国古代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手工艺术门类,面塑使用最为广泛、影响大。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说到面塑不得不提的就是山西面塑,山西作为面塑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全国面塑界有它独特的地位。山西境内左有太行山,右有吕梁山,内外有汾河和黄河为伴,自古就被称为“表里山河”,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线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农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品种繁杂,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山西人自古以面食为主,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日不可无面和无面不欢的境地,从南到北的山西人都离不开面食,如大同的刀削面,晋中的剔尖面,太原的大拉面,浮山的刀拨面,运城的大馒头,晋城的饸饹面,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山西的面塑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山西的先民崇文尚武注重礼仪,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制作面塑,或祭祀,或送礼,都离不开面塑的身影。山西面塑在山西本地有“花馍面塑”“面花”“面人人”等多种称谓。山西面塑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从北到南又被分为几个流派,而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忻州面塑、霍州面塑和绛州面塑。本文着重介绍“浮山面塑”。

二、浮山面塑造型种类

浮山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太岳山南麓,临汾盆地东缘。北魏置县至今已有1600 余年历史。浮山县西傍临汾,东连安泽,南邻翼城,北接古县,东南毗沁水,自古就是晋南地区冬小麦的主产区,而浮山人的饮食也是以面食为主。浮山的面塑也非常有代表性,对周边县市面塑的造型和使用都有影响,浮山面塑以素色面塑为主,在制作的过程中,对原料的使用非常讲究。浮山人制作面塑都会选择自家产的冬小麦面粉为原料,由于浮山冬小麦生长周期长,温差大,故而磨好的面粉,色白,手感极佳,口感劲道,制作好的面塑,造型饱满,色泽光亮、洁白,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致可分为节气祭祀面塑、节庆送礼面塑、婚嫁礼品面塑、寿礼面塑、丧葬面塑等几大类。

(一)婚嫁礼品面塑

首先我们先论婚嫁礼品面塑,在浮山婚嫁喜宴中,使用最多的当属花馉圞面塑。花馉圞是浮山面塑众多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作品。馉圞一词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和《玉篇·食部》中已有记载。馉,即圆形蒸饼。圞,即圆满,团圆之意,而浮山面塑花馉圞取其形达其意,在圆形的蒸饼上根据场合的不同而捏制不同的吉祥图案造型,如花卉、动物、龙凤等祥瑞图案以表达对事情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在孩童周岁宴中,家人会制作生肖图案花馉圞或丰收硕果类题材花馉圞,以表达多子多福、瓜瓞绵长、子孙万代之意。而在少年十二岁开锁宴中,家人会制作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等图案,以表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美好寓意。在婚嫁宴席中,浮山人更会制作花馉圞以表达祝福,而不同的客人会制作不同造型的花馉圞。如普通亲朋好友会制作各种吉祥美好图案的花馉圞,以表达祝福,如喜上眉梢、金鱼戏莲、富贵牡丹等各种造型。而男方家的姑姑会制作龙凤呈祥图案的花馉圞送于新婚夫妇,以祝福一对新人天长地久,万事呈祥。而女方家的姥姥会制作凤戏牡丹、九凤朝阳等图案的花馉圞送于要出阁的外孙女,以表达金凤出阁、吉祥如意之美好意愿。而新人的姑、舅、姨娘还会制作一种插花花馉圞,它的造型就是在正常花馉圞的基础上再制作数组造型美观、寓意吉祥的面花图案,以表达人们祝愿事情圆满的基础上,更加美满,有锦上添花之寓意。

花馉圞在浮山本地用途广泛,基本上处于有宴必有花馉圞的一种境地,就是在丧事中人们也要制作一个花馉圞(丧事中的花馉圞不做图案点缀),以希望事情的圆满。总而言之,通过浮山面塑花馉圞这一物体,就能充分体现出浮山人民对礼仪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寿礼面塑

第二个经典造型那就是糕。它的造型大气中透着灵动,精细中又有一种豪放,高一尺有余,整体可分为底座、糕身、糕盖三个部分,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将面团擀制成厚薄合适的圆形厚片做底座,再另取面团搓成长条,在底座上将红枣配合一起盘制糕身,一层红枣,一层面条,逐层向上,逐层缩小盘制,大概盘五六层达到高度后即可收口,这样糕的底座和糕身就制作完成了,之后另取面团制作糕最重要的一部分,既糕盖。在浮山当地根据事情的不同,糕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详细的区分,如老人过寿用的寿糕,新婚夫妻首次拜年新人回礼用的花糕,过春节拜年长辈给小孩回礼用的小糕,新郎迎亲时用的梳头糕等多种造型。

如寿糕的制作,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在圆形的糕盖上细致地捏出一圈花边,在糕盖中间制作寿字、寿桃、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和祝寿有关的图案造型,以祝愿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糕文化在浮山人民心中已根深蒂固,年过六十的老人过生日时,子女都会为老人制作寿糕,而寿糕的读音反过来正好读作“高寿”,故而送寿糕即有祝愿老人“高寿”和为老人添寿之美意。所以在浮山过寿必有寿糕,如果老人过寿时少了寿糕,哪怕送的是金银珠宝,他也会视为对他不重视。所以说寿糕这一物体,不单纯是一个面塑造型,它更代表了尊老孝亲的一种文化和浮山人民敬老奉孝的美好传统。

(三)节庆花馍面塑

浮山人重礼仪,逢年过节都要制作面塑,或祭祀或送礼都离不开面塑,如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这一天,人们所制作的面塑花样最多,有祭祀神明用的各种枣山,也有走亲访友用的礼馍,比如说在浮山本地,大年初一天不亮,人们就会起床,放鞭炮迎神明,大家还会争放第一鞭,以表示来年万事如意,事事都做第一。迎神归位以后,人们就会用面塑制作不同造型的枣山来祭祀不同的神位,如祭祀先人就会制作石榴形的枣山,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故而设计这一造型以祝愿家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在石榴形枣山的下面还要放三个枣花面塑,以表示祭祀祖宗三代,在枣山的边上还要做一个小糕,小糕代表后代,以此来祈愿子孙万代,生生不息。浮山的先人对万物都有敬畏之心,通过祭祀祖先的这一组面塑就能充分地体会到人们的美好愿望。除了祭祀祖先外,人们还要祭祀中堂,当地人称中堂为家堂爷,家堂爷掌管一家之事,所以人们在祭祀家堂的时候,把面塑的造型设计成了一个聚宝盆的形状,以祈求家堂爷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金玉满堂、大富大贵。民间传说中,灶神又称灶君老爷,他被称为一家之主,在全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香火旺盛。在民间有一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就充分体现了灶神的地位和职能。在浮山当地家家户户灶台上都贴有灶神像,大事小情都要祭灶,祭祀灶神的面塑被制作成了双头蛇盘双兔的造型,俗话说蛇盘兔必定富,故而人们把面塑制作成蛇盘兔的造型,以祈求灶神保佑全家人幸福吉祥、平安康健。为什么要做成双头蛇和双兔的造型?笔者以为人们主要是从造型对称的角度来设计的,当然双头蛇和双兔还能体现好事成双的美好意思。

在民间风俗传说中,财神掌管一家之财,故而人们对财神也十分敬重,在财神的祭祀中,人们把面塑制作成了一只手的造型,在手中制作元宝、珍珠等代表财宝的造型,以求财神赐予全家人财源广进。在浮山当地还有一个习俗,祭完财神的面塑手要送于一家之主来食用,以预示他才是一家人的真财神,而把祭祀财神的面塑做成手的形状,也有更深的寓意,那就是所有的财运都是靠双手挣回来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十分发达的国家,民间有对联说“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而民间对土地爷的祭祀历史也非常悠久,在浮山祭祀土地的面塑造型是一方斗中制作各种面塑五谷,以祈求土地爷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在浮山除去春节,平时有要盖房砌墙、挖窖修路等需要动土的活动,人们也会先祭祀土地,而这时候人们就会做桃形、石榴形和葫芦形面塑来作为祭品,以祈愿动土平安、福禄寿俱全。在民间,人们还会祭祀门神,家中有喂牲口的还会祭祀马王爷,铁匠家里会祭祀老君爷等,而每一位神位前人们所制作的面塑造型都有不同,可谓是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浮山的面塑,种类还有丧葬用面塑、清明节面塑、中秋节面塑等各种品类和造型,每一种造型都融入浮山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是非常值得如今的人们好好传承和发扬的。

猜你喜欢
浮山面塑财神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
山西浮山: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刘步海:一碗浮山刀拨面“烹制”出生活馨香
莫娴作品
浮山云舍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南极仙翁、财神送宝
财神香火旺
捏个萌猪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