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 傅积荣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转换教学模式,应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翻转课堂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最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提倡先学后教,主要是通过将学习自主权和决定权重新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应用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广泛获取和收集学习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学习环节与其他学生进行积极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教师在翻转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扮演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一方面,翻转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学习资料进行熟悉,然后从中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反复熟悉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控制能力得到强化,如果能够得到持续,那么其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自学能力就能相应提升。
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合作小组模式的开展。翻转课堂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外,还可以突出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以课前学习为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会组建学习小组,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任务和疑难问题。在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会自主进行分工,并且积极展开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课前自主学习是应用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效果,应该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制作微课视频的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微课内容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之余完成任务。教师在制作课前导学微课视频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将教学主要内容融入微课视频当中,包括基础知识点、重难点等,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二是要突出课前导学微课视频的层次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切入学习内容;三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特征设计微课视频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四是要在视频中加入学习任务清单,督促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在设计“图片处理”内容时,可以将与图片处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包括方向旋转、大小压缩、格式转换等融入微课导学视频,引导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掌握及掌握基本的图片处理技能。然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对自拍的偏好,在微课导学视频加入“制作音乐相册”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主题,然后应用所学到的图片处理技术进行制作。采用这种课前导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应的学习要点。
在引导学生提前熟悉课前导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环节全面了解学生在导学环节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积极构建课堂学习小组,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组建学习小组之后,教师还要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积极引导,让所有小组成员都能够自觉参与讨论环节,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获取各小组的讨论信息,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发挥辅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探究方向。最后,教师还要全程监督学生的讨论过程,随机检查小组讨论的具体成果,以此判断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如果出现偏差,教师则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教师在设计“文字处理”内容时,可以提前获知学生课前导学视频观看情况,全面收集反馈意见。通过交流,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只学会如何插入文字,而对于背景制作、艺术字的处理等问题则不甚明了。教师可以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以文字处理为核心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并且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小组的组件,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再加上教师及时指引,很快学生们就能够掌握文字处理的能力。
课前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继续拓展翻转课堂的范围。翻转课堂不只是课前导学和课堂讨论的内容,还应该健全课程评价模式,科学选择评价方法。只有构建了完善的评价模式,才能全面发挥翻转课堂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评价模式及时调整和解决翻转课堂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效果。传统的评价模式提倡以成绩测验为主,这种模式相对较为单一,难以全面验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评价模式,确立以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新型评价模式。
具体来说,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该突出多元化评价的作用,不只是参考某一角度的结果,而是全面看待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一方面要保障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则是要突出技术和技能的熟练应用能力,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效果。
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突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关注,在课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后突出学习评价的效果,以此全面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最终顺利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