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州中学 李春燕
插图可以说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份插图都与课文相配对,其教学价值是比较可观的。
第一,插图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增强课文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中高年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处于淡化的状态,教师有必要利用插图吸引学生的目光。第二,插图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能力。因为插图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点,所以学生可依托插图,克服自己在阅读时遇到的学习障碍。第三,插图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观察能力,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摆在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
虽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教学问题。首先,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插图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其插图资源的开发意识并不强,也就导致插图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下。归根到底是有些教师对插图的教育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没能将插图视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其次,有些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对插图进行观察,导致教材中的插图没能在教学中发挥其特有的教学作用。最后,教师利用插图资源展开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插图教育效能的发挥。如今教育界愈发重视插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插图资源的教学优势,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促进插图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在导入教学环节,涌现了各种新型的导入方法,图片导入法就是一种通过插入图片而导入新课的导入方法。这一图片导入法的教学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它可瞬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图片内容及其相关的学习主题产生兴趣。而教师若是依托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新课导入教学,既可提高教材插图资源的利用率,又可充分发挥插图导入法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摔跤》这一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教材中的插图,并利用插图初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插图里的两个男孩正在做什么?你们做过这样的事情吗?”当学生观察到插图里的两个小男孩做的是摔跤的手势时,兴趣就来了。因为不少小学生在童年时期都经历过或者见过小伙伴们的摔跤活动,有的是玩闹性质的,有的是打架性质的。毫无疑问的是,此时学生对新课产生了学习兴趣,教师可抓住时机,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之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描述两个孩子的摔跤过程的。这一插图导入法的教学优势显而易见,教师可充分考虑将插图巧妙地运用到新课导入之中。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始终是有限的,但是教师要最大化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则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插图资源展开阅读教学,则需合理安排课文插图的观察时间,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基于此,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课文中的彩色插图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比如教师可引导小学生观察插图中爬山虎的整体形态,再将目光放在爬山虎的“脚”这一点上,更细致地观察这个“脚”的具体特征,学会将其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学生观察插图之后,教师可向其提出一些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课堂问题:“结合插图和文本内容,思考一下爬山虎是怎么生长的?这与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密切关系?爬山虎的脚具体有什么样的作用?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学生在观察插图之后,结合课堂问题展开自主的阅读学习,显然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习效率与阅读学习能力。
在教材插图的运用中,教师应该开展“看图说话”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这是教材中插图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插图展开“看图说话”教学活动时,可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插图,并尝试从插图和课文主题等角度入手,主动说一说自己从插图中观察到的信息。
以《妈妈的账单》一课为例,教师可将教材插图呈放出来,组织学生参与“看图说话”的趣味教学活动,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用语言连贯地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生这样表达了:“图中的两人是妈妈和儿子,妈妈的笑容宽容又慈爱,儿子脸上的表情有些闷闷不乐,手上还拿着一张纸,将它放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中。”在“看图说话”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和表达的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这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还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学生在教学情境之中,更容易感知和理解文本内容,也更容易体会文本内容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进而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所以教师应该将情境创设教学灵活地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为了提高教学情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资源,优化语文阅读课中的情境创设教学,增强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感染力。
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海底世界相关的生动情境:“观察插图,你们看到了哪些海底动物?它们在海底世界中是怎么生活的?”教材中的插图可有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在脑海中浮现一幅海底世界的动态画面,有鱼,有章鱼,有珊瑚,还有海草……这意味着学生已经走进了情境之中,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提及的海底动物,并且了解作者是如何描述海底动物的,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中心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由此可见,以插图为载体创设情境,这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综上可知,插图资源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大对教材中插图资源的开发,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现下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插图资源的多方面教学优势,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独特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