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 大连艺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所囊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字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活动等;民俗仪式、饮食、服饰文化等,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动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通过产业链的完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体现了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它下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就是按照现有的工业标准去生产和储存,以及给文化产品和一些文化志愿服务做配套。其中最重要的界定是从文化产业的工业化标准去生产、包装、宣传、消费的角度。”同时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也有多种解释,并从中衍生出多种文化产业链条。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被誉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在他看来,“设计、专利、版权、商标四个主要部门共同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经济的概念也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探索艺术类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路径,必须建立在以上概念的基础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以思想为主导,以行为实践作为其先导,思想的认知奠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类高校的发展基础。因为艺术类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可以对艺术类高校的现有资源进行研究和传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艺术类高校虽然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却由于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设置上存在短板,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途径,并没有展开大量行为实践,比如工作室模式的设立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常规发展路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艺术类高校专业教师团队,有必要加深自己的时代使命感,更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常规发展的思想为主导,加紧对艺术类高校的行为实践进行开发和转型,加大力度积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相关工作。因此,艺术类高校应深度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开发更多的学习路径,开设大量实践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紧密结合;充分提取其审美价值、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使其内心产生深切的文化认同感,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才能持续。
现如今,口头传播和媒体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传播最流行的方式,并且作用很大,但是在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也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改革应主要以创新为主,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以此打破传统的时空局限。在实践过程中,艺术类高校应该注重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并有效地组织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以及传承工作,以视频、照片等多媒体形式推进地方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加强与产业互动的频率。
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跨学科的优点,这就决定了其内容以及方式的多样化,要求艺术类高校要进行课程创新。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紧密贴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渗入校园课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兴趣,以此来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与教学,开设多维度的课程,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的文化兴趣与爱好。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结合数字媒体可以让这种教学如虎添翼,更加完善。
在目前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和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目繁多,涉及民俗、文学、语言以及艺术学等一些相关的学科,因此高校模式的产业还在进一步积极筹备中。这种模式开展得顺利与否与大学生的素质息息相关。在高校中,学生的素质较高,因此培养的过程较为轻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较为积极的表现,如何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需要进一步推敲。
高校在互动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与完成度,但是其中的壁垒与障碍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科学地认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价值取向,考虑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面临哪些问题,制订合理的传承路径与方式。高等院校教育基于自身的特点,在非遗保护中有自己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的多样性需要以及传承技能的要求,但也萌生出一些矛盾。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主要是师徒制传承的模式,而高校教学模式与这种传承模式相冲突,因此如何更好地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之间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地配合以及调整,并且化解这些矛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与高校完美结合,有效推进,站在社会角度去完善处理。
高校非遗专业方向的师资较为匮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企业对口小,资源分散不易形成凝聚力。这些不仅是高校本身的问题,也是来自社会的问题。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技艺为中心,高校应该从非遗传承人、文创设计团队到高校教师等方面全面进行推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邀请国家级的或者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办讲座和相关课程,与学生建立沟通,非遗传承人可以传授良好的非遗技能给学生;以非遗文创为中心,引入行业内的专家和工作室,引导学生以非遗技能为中心展开创新探讨,进行文创设计与孵化,引入企业与文创设计师共同创新非遗文化。另外,高校在创新创业项目上也要鼓励学生,对创新创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题给予资金支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艺术类高校应该联合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作者,邀请他们共同编写高校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材既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理论支撑。对于艺术类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而言,产权作者和教师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必须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教学目标,充分研究艺术类高校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所要做的事情,必须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并将在调查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融入艺术类高校教材中,编写出有针对性的、通俗易懂的艺术类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用教材。
艺术类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如何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方向。而艺术类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自己的产业要素进行打造,必须建立在服务艺术类高校的基础之上,可以针对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产业的经济利益,造成滥用高校资源的现状。这两者的结合是一个漫长的实践和摸索的过程,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开拓出一条艺术类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