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冬梅
(北海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广西 北海)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确定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所占的概率,反映确定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可用于分析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是监测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况、感染部位及感染科室的分布,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学送检情况,查找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不足,按省院感质控要求,本院于2020年9月8日进行了一次全院各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如下。
1.1 对象
2020年9月8日0时至24时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天出院患者,期间新入院患者不计入调查范围。
1.2 方法
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管医生组成,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查阅相结合形式。感染管理科人员查阅病历,各病区主管医生逐个床旁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调查前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此次现患率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个案调查表的填写注意事项等熟练掌握。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
1.4 资料收集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将个案调查表录入民科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进行统计。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应查住院患者1032例,实查1032例,调查率达100%,发生医院感染34例,现患率3.29%。医院感染36例次,例次现患率为3.49%。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占70.59%(24/34),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8.82%(3/34),皮肤软组织、手术部位及骨关节感染各占5.88%(2/34),胃肠道、腹盆腔内组织、烧伤部位均占2.94%(1/34)。
2.3 医院感染分布科室
医院感染发生最高科室是综合ICU,占37.50%(6/16),其次是神经外科,占11.90%(5/42),第三位是心胸外科,占9.09%(4/44),其他依次是肿瘤科,占5.88%(4/68),神经内科,占5.36%(3/56),烧伤科,占5.88%(1/17),血液内科,占4.17%(1/24),传染性疾病科,占3.45%(1/29),骨科,占3.45%(3/87),妇科,占3.70%(1/27),肾病科,占3.23%(1/31),普外科,占1.61%(1/62),其他,占2.70%(3/111)。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此次调查,共检出病原菌3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多11株,占35.48%,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19.35%,肺炎克雷白菌5株,占16.13%,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株,分别占6.45%,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分别是1株,各占3.23%。
2.5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425例,使用率41.18%(425/1032),治疗用药301例,预防用药102例,治疗加预防22例,抗菌药物使用以单用为主,占73.18%(311/425),二联用药占25.41%(108/425),三联用药占1.18%(5/425),四联及以上占0.24%(1/425)。
2.6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032例患者中,接受放射治疗62例,占6.01%,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26例,占2.52%。手术患者208例,占20.16%,动静脉插管50例,占4.84%,泌尿道插管93人,占9.01%,呼吸机使用患者42例,占4.07%,42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中,37例气管插管(88.10%),5例气管切开(11.90%)。
3.1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9%,例次感染率为3.49%,符合卫生部对三甲医院感染率低于10%的要求,比去年同期的4.38%有所减少,自去年该院实行人本位管理以来,加强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细化了各项考核指标,加上遇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限制探视,减少陪护,督促住院患者及陪护做好个人防护,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多部门联合组织全院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故医院感染率下降。
3.2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泌尿道次之,可能是因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吸痰、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导致局部黏膜屏障破坏,病原微生物进入肺部阻力减少,导致引起感染,患者高龄(>75岁)、昏迷、长期卧床状态、营养不良、吞咽困难、抗菌药物大量应用等也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4,5],因此,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尿管留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3.3 医院感染率以综合ICU最高,ICU患者病情重、年龄大、免疫力低下、呼吸机使用、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增多,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都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6]。因此,医务人员要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更加需要做好操作后的病情观察,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同时医院要加强ICU病房的管理,加强病房人员管理,出入病房须更换衣、帽、口罩、室内鞋,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特殊感染患者单间放置,规定探视时间,不设陪护,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房环境的空气、地面物品的清洁消毒,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3.4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数居于首位,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加,需加强细菌监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防止细菌交叉传播,同时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3.5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18%,符合卫生部低于50.0%的要求,用药以单用为主占73.17%,二联、三联分别占25.41%和1.18%,与去年结果相差不大,本院多部门协作管理形式,感染管理科联合药剂科、医务部对临床医师加强抗生素合理知识培训,督查,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与绩效挂钩,有效促进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7]。
3.6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与疾病康复,还与广大医护人员的健康、医院的效益效率、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有关,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协作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岗位员工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做好病区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对吸痰、呼吸机管路的消毒管理。做好对病人病情评估工作,减少侵入性操作[8]。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提高标本送检率,按药敏结果使用适宜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