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方案探讨

2021-01-07 14:58张洁瑜温知新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施工期栖息地野生动物

张洁瑜,程 驰,温知新,夏 霖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

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若干铁路开展了施工期生态环境监测,其中对于沿线涉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铁路,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成为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必需内容。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行为如不加以约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的目的是了解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物种数量和行为在施工前后的变化,明确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判断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也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进行回应,关注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问题。为此,研究探讨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野生动物调查方案的构建,包括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预期成果等。研究所述野生动物以铁路建设项目涉及的陆生野生动物为主,一般包括鸟类、兽类等在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即确定的、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关键保护物种。

1 前期准备

1.1 了解保护动物情况

通过前期资料查阅,充分了解项目的自然环境特征和项目所在区域的野生动物区系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获取沿线的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的种类;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1月)》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查明工程沿线分布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2 确定监测内容及方法

充分考虑铁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需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及特性、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确定主要监测内容和采用的监测方法。一般情况下,道路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占地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局部的地形、地貌、水文和植被的变化,以及施工噪声、振动等对附近野生动物的暂时惊扰等[1]。

2 调查监测范围及频次

2.1 调查范围

(1)沿铁路方向的调查范围为铁路纵向全长范围。

(2)铁路两侧调查监测范围一般选择线路两侧3~5 km范围内,并应涵盖全部临时工程。

(3)生态敏感区:铁路穿越农田、灌丛、湿地、森林、河谷和高山草甸等多种生境类型,对于穿越或临近的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其调查监测范围建议为整个敏感区,重点调查线路两侧3~5 km范围。

2.2 调查频次

由于野生动物活动节律、范围存在季节性差异,需在固定的季节和时段进行连续监测才能全面掌握工程对动物的影响。结合野生动物生态习性、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野外现场调查一般于施工期的每季度进行1次或至少每半年1次。施工期监测的总时长包含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全周期。此外,野生动物监测一般在竣工后再进行1~2次,了解工程竣工后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恢复情况。

3 调查监测方法

3.1 红外触发相机陷阱

红外触发相机陷阱调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2],作为一种无损伤性调查方法,该技术在国内外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

选取调查地的典型生境,将红外线相机设置于动物经常活动的地点,同时记录每一台相机在每个位点上放置的日期、GPS位点、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及动物痕迹等信息。红外线相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记录的主要数据包括:物种及其群体的大小、分布(相机位点)、动物行为和生境。该方法主要用于对施工期沿线关键保护物种和工程位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路段两侧野生动物数量变化的监测。

3.2 样线调查

选择典型区域设置样线,每条样线应尽量覆盖调查地所有的生境类型,沿途记录所观察到的物种种类、数量、动物行为和痕迹、生境、经纬度和海拔等信息。样线的起始位置、长度、宽度、曲度等,根据铁路沿线环境特征和被观测物种的特点确定。该方法主要用于对施工期内沿线关键保护物种数量变化的监测,对铁路沿线各种生境中鸟类、兽类数量、组成及群落变化的监测,对工程位于保护区中路段两侧野生动物数量变化的监测。

3.3 人工调查

在对施工期关键保护物种数量和行为的监测,单纯使用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易产生大量无效或难以识别物种的照片,同时红外线相机具有难以捕捉体型小、速度快、活动区域离地面较远的物种,以及损耗率高等特点。因此,在调查监测中同时采用人工的手段,利用高清数码望远镜和数码相机观测关键保护物种对通道的利用情况。

4 调查监测主要内容

4.1 重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调查监测

(1)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对于重点鸟类的监测主要在其觅食点和栖息地进行。其中,使用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样线调查和人工监测的方法对需要观测的种群数量和行为进行监测,使用数码相机对其栖息地状况进行监测,明确施工对重点鸟类行为的影响区域。

(2)兽类及栖息地监测。铁路修建过程中,隧道外部基本的地形地貌没有改变,仍保持着原有的环境,沿线的桥梁多为长距离大跨度的构建形式,除跨江、涉水的桥梁外,大部分桥梁仍能起到兽类的迁徙或活动通道的作用。因此,工程对于兽类数量、行为及栖息地影响的监测主要在此地段进行。采取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样线调查(痕迹)。

4.2 不同工程类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监测

分隧道、桥梁、路基/车站等不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开展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隧道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包括栖息地占用与景观改变,隧道施工期洞口爆破、出渣、人为活动等对动物活动和行为的干扰、对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的改变;隧道施工除洞口外均位于山体内部或地下,对栖息地的永久占用和影响位于隧道口施工范围。桥梁的桥墩等通常涉及河流、河滩或湿地,施工期占地为局部河滩或湿地,少量占用水禽活动觅食区域和两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为鸟类、两栖类监测关注的重点。连续的路基对一些动物类群的取食、取水、繁殖、迁移等形成一定的物理屏障,路基形成后,经过一定时期的适应,或成为某些野生动物的通道。以上内容通常采取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红外触发相机陷阱和人工调查。

4.3 路基、桥梁建成初期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情况调查监测

动物通道作为缓解交通道路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通道位置是其发挥效用的关键[4],野生动物通道通常有缓坡路基、涵洞、涵管和桥梁等形式[5]。此项监测主要在路基、桥涵建成初期进行,在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区段,选择不同生境在路基、桥涵附近安装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或者利用高清数码望远镜和数码相机监测各种野生动物对不同生境中、不同参数的通道的利用率,从而根据监测结果对野生动物通道保护措施进行优化。

5 调查监测成果

根据野生动物观测周期较长的特点,定期提交监测季报、年报等。报告应以图文的形式对调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主要内容如下。

(1)铁路施工对关键保护物种栖息地、数量和行为的影响监测及原因分析,包括施工对物种栖息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铁路沿线物种的数量变化、施工对物种行为的影响、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区段内物种的密度变化。

(2)分隧道、桥梁、路基/车站等不同工程类型,分析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3)路基、桥梁建成初期对动物的阻隔效应、动物对通道的利用状况及动物通道的效果分析,包括不同关键保护物种对已建成的路基、桥梁和涵洞等的利用情况。

6 结束语

通过实施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可以掌握野生动物个体和种群对工程施工的响应,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进行回应,进而在铁路建设中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方面的应用,可以采用远程监控方式对野生动物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将定期调查监测的数据上传至平台,实现对铁路施工期野生动物分布、活动的宏观监控,分析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觅食地、栖息地及日常活动范围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建议,实现对沿线野生动物的精准保护。

猜你喜欢
施工期栖息地野生动物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公路山岭隧道施工期衬砌及结构系统可靠性研究
BEAN SCENES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1年4期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的其它文章
征 稿 启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