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 桂林)
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容易引发情绪及生理感觉不适状况发生,并且多伴有组织损伤,对患者性格、心理、情绪均具有一定影响,易导致患者合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及继发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呼吸急促、骨骼肌收缩、出汗等生理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1]。危重症患者伴有疼痛概率较高,为临床常见病理表现,因疼痛作为临床常见影响因素,对其机体健康、生理健康具有严重负面影响,一定程度增加病情危重情况,于疼痛较甚时,易导致机体内源镇痛物质分泌减少,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及血管活性介质,加速机体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增加病理表现,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有效的镇痛措施尤为重要。现特针对本科既往收治危重症患者疼痛评估及临床护理对策开展如下探讨,旨在为临床危重急症治疗对策提供经验支持。
1.1.1 依据疼痛程度,主要将其分为剧烈疼痛、中等度疼痛、轻微疼痛,考虑不同患者机体耐受度差异,其疼痛感受呈现较大差异性。
1.1.2 依据疼痛病程,可将其分为慢性疼痛及急性疼痛两种。慢性疼痛常见于多种慢性疾病,主要指疼痛发作由急减缓或发病较为缓慢,疼痛呈间歇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临床常见于晚期胃癌及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疼痛主要是指因手术及意外创伤诱导的器质性损伤,主要病理以持续时间短促为表现,对机体损伤较大。
1.1.3 依据疼痛位置,可将其分为浅表痛及深部痛,浅表痛主要指继发于黏膜、皮肤的疼痛感受,疼痛较为剧烈,患者可自主表述,定位精准;深部痛主要是指发生于骨骼、韧带、肌腱、内脏的疼痛感受,多呈多发性疼痛,患者表述不明,定位不佳。
1.1.4 依据疼痛性质,将其分为钝痛及锐痛,钝痛主要分为闷痛、胀痛、酸痛;锐痛主要分为灼痛、切割痛、刺痛、绞痛等[2]。
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疼痛发生后易导致机体生命体征的波动,需及时给予镇痛干预,以改善因疼痛诱导的应激反应,抑制神经肽及儿茶酚胺的释放,可有效维持机体免疫功能,避免因意外损伤诱导的继发性分解代谢,促使创伤愈合[3];同时,有效镇痛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因疼痛因素导致患者激发不良心理状况,利于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临床评估难度较高,针对成人疼痛患者,其评估手段较多,主要可通过患者个人主诉以明确患者疼痛感受,若为深部疼痛或器质性疼痛,在无法通过患者主诉进行精准定位时,需加强对患者生理状况、病理状况的评估,以明确其疼痛相关行为与其疼痛程度,可借助观察量表进行客观评估;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临床学者于疼痛评估课题探究不断深入,于临床可用客观评估指标增多,可借助多维度或单维度观察工具,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临床常用工具包括疼痛量表、重症疼痛观察工具、非语言成人疼痛评估量表、疼痛行为指标量表、疼痛评估和干预符号法则、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等,客观评估疼痛情况,以明确患者疼痛感受,开展针对性治疗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开展针对性,为其临床治疗增效[4]。
针对疼痛耐受度较低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镇痛的方式,随着近年临床药学不断发展,临床应用的镇痛药物类别不断增多[5,6]。
3.1.1 麻醉镇痛药物,例如芬太尼、可待因、吗啡等,给予针对性镇痛,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多用于晚期癌症及急性剧烈疼痛患者[7,8]。
3.1.2 解热镇痛消炎药,例如保泰松、阿司匹林等。
3.1.3 镇静催眠药物,例如巴比妥类、氮卓类药物,该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可起到类似于生理睡眠的效果,以缓解疼痛传导,降低疼痛感受,广泛适用于夜间疼痛频发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为临床术后常用的镇痛手段[9-11]。
3.1.4 其他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及抗抑郁类药物,同时于临床应用中发现,中医药物于神经阻滞中用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12]。
自控镇痛作为临床新型镇痛手段,可依据患者个人感受,实时调控药物使用剂量,避免传统给药方式导致使用差错情况发生,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可有效降低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有效提高镇痛开展有效性,临床常用给药方式包括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以及皮下注射自控镇痛等三种,其临床常用镇痛药物为麻醉类药物,例如芬太尼、吗啡等,临床应用观察,此两种药具有一定成瘾性,为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多采用局麻药物与镇痛药物复合使用,并于药物应用期间加强患者用药管理,在应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讲解,告知患者以小剂量持续性给药方式,起到最佳的镇痛效果;若疼痛于患者机体可耐受疼痛下,则停止用药,避免因大剂量用药导致患者机体负担增加[13-15]。
疼痛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需针对疼痛诱发相关因素对患者开展系统性讲解,告知疼痛发生因素及临床可控性,避免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针对疼痛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针对药物、给药时机、给药剂量、药物镇痛特点、不良反应等对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可借助察言观色及客观评估量表等方式,明确患者疼痛感受、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情况及其风险等相关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镇痛管理[16,17]。并于其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的评估,可借助汉密尔顿焦虑评估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了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加强患者科学认知疾病,改善不良心理状况,避免因心理因素加重疼痛感受[18]。
可借助物理治疗等方式以提高机体疼痛阈值,以起到预防、康复、治疗的目的,临床常用石蜡疗、磁疗、光疗、电疗等方式,以起到物理止痛的作用,主要通过镇痛、消肿、消炎、解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机体新陈代谢,避免肌肉异常收缩,以延缓神经传导,提高患者疼痛感受度,进而缓解疼痛感受。同时可引入中医特色疗法,给予患者针灸、推拿等方式,帮助患者解除神经痉挛、疏通经络,通则不痛,以改善疼痛症状,进而刺激机体内酚酞因子的释放,以缓解神经性疼痛[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