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及利用研究

2021-01-07 12:18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甘肃文化遗产农业

苏海洋

(天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与非物质遗存的综合体系。物质形态遗产包括相应历史时期我国先民留下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事物或遗迹,如各类型农田与水利工程、农作物遗存与古农具、优良的生物品种、古代农书典籍、古村落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等以及由这些实体组成的传统农业景观;非物质形态指各种传统农业文化(如农业思想、农俗活动、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制作技艺、农业思想及制度)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空间,甚至神话传说及口口相传的农谚、民俗等。它大致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等10个方面。[1]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工作逐渐得到重视。2005年至2018年4月,全球共评选出50个农业文化遗产入选GIAHS项目,我国占15项,居世界第一。[2]2018年4月,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GIAHS项目。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榜上有名。不过,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许多人对农业文化遗产比较陌生;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等”。[3]因此,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甘肃农业历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旱作农业,4000年后,出现农牧混合经济,3000年前后出现畜牧经济。在长期的农牧业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农业思想、农牧业知识以及生产经验和技术,对今天可持续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有重要借鉴意义。正确认识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甘肃农业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及价值,探索科学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我们义不容辞。

一、物质形态农业遗产

根据王思明、卢勇先生的分类方案,可将甘肃农业文化划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大类。其中物质形态农业遗产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水利工程遗址

甘肃西部是中国绿洲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经历了汉晋、隋唐和明清三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绿洲灌溉水利工程十分发达。2015年8月11日,在瓜州县锁阳城遗址周边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统,其中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等仍然清晰可见。从航拍照片的痕迹看,疏勒河水系其中一条古河道流经锁阳城东侧。而且,疏勒河在汉、魏晋、隋唐、西夏时期都是这一代州郡及其县乡的主要灌溉水源。[4]此外,在甘肃永昌县东南部祁连山北麓的金龙坝发现清代水利遗址,有引水工程、神龛和清代石刻维修题记,这代表了当时该地区开渠筑坝所采用的最为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至今仍保存完好。[5]需要注意的是,近现代已经废弃的水利设施也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应该加以保护。

(二)古农具与农作物遗存

甘肃是上古和中古时代中西农业交流的中心,境内发现大量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不同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出土石、骨、角、铜、铁等各类渔猎、采集、农耕、畜牧生产工具和陶瓷、青铜、铁质生活用具,以及黍、粟、水稻、青稞、大豆、高粱、小麦、大麦、荞麦、燕麦、大麻、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碳化种子,反映了该地区由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锄耕农业、犁耕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演变的过程;由狩猎向家庭畜养、半农半牧经济、畜牧经济、游牧经济演变的历程;由单一种植或养殖向多样化种植或养殖的演变历史。这些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与今天我们能见到的传统种质与传统农具有密切的联系。如今天种植的糜子,是由8000多年前甘肃东部栽培的黍演变来的;农村挖土用的䦆头,是由齐家文化时期的透銎斧演变来的。近年来,甘肃省推广本地培育优良的春小麦品种(酒春3号、宁春39号、陇春26号、陇春23号、陇辐2号)、玉米品种(豫玉22号、先玉335号、沈单16号、长城706号、金凯3号)和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陇薯6号、庄薯3号、新大坪、陇薯7号、克新1号、青薯9号),[6]对农业增产起到很大作用。然而,由于新品种的推广和现代生产工具的机械化,有些传统种质和农具面临被遗忘甚至湮灭的危险境地。

(三)优质家禽家畜

甘肃是中西农业交流的中继站,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从域外引入了绵羊、黄牛、牦牛、家马、骆驼等动物品种。[7]历史时期,经历多次农牧进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频繁交流、交往和融合。在漫长的农耕实践和民族交往中,甘肃培养出众多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畜牧品种,如河曲马、岔口驿马、山丹马、庆阳驴、凉州驴、早胜牛、安西牛、秦川牛、秦川黄牛、天祝白牦牛、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岷县黑裘皮羊(紫羔羊)、兰州大尾羊、沙毛山羊、河西绒山羊、陇东黑山羊、八眉猪、合作猪、厥麻猪、甘肃白猪、甘肃黑猪、静宁鸡、来航鸡、双峰驼等。[8]然而,由于与外来品种的盲目杂交,加上缺乏系统的保护和选育,这些传统的优良畜牧品种面临着退化、灭绝的危险。现在亟须对它们的资源状况进行普查,以便为今后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

(四)古代农业文献

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甘肃农业文献有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记载全面的特点,十分珍贵。如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有关于农作物活动与禁忌的记载。[9]居延汉简中有大量关于农垦屯田的记载,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保护农业的立法等。悬泉汉简泥墙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对一年中相关农业生产的安排做了详细的规定。[10]武威汉代医简、敦煌汉简医学简牍、居延汉简医学简牍中还有少量兽医方和兽医内容。[11]敦煌文书S.5894《渠规残卷》、P.3560V的《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P.2507《水部式》残卷是了解唐代以敦煌为代表的西北干旱区绿洲灌溉设施维护机制的重要文献。[12]西夏法律文书《天盛律令》农业门中记载了西夏在赋役、土地和农田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13]《番汉合时掌中珠》和《文海》等文献资料中也有农业种植结构状况、农耕、收获、粮食加工、水利灌溉设施、土地的所有制形态等方面的内容。黑城文书记载了元代农业户籍、雇工契约、谷物借贷、军粮供应、官营酒业、水田灌溉、自然灾害、农桑提调、婚姻、户外活动、礼仪祭祀、驿站交通等方面的内容。明清时期,地方志中的食货志和风俗志都有大量关于农业信息的记载。民国时期,甘肃学者张维《陇右水利录》(原名《三陇河渠志》)、《陇右财赋录》《陇右建设录》中有关于水利、田赋、徭役、粮政、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的内容。[14]这些农业文献记载了农业生产和管理制度,对今天农业生产与管理、乡村治理均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古村落

截至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7批历史文化名镇。甘肃秦安陇城镇、麦积街亭村和胡大庄、榆中青城镇和金崖镇、永登连城镇和红城镇、宕昌哈达铺、临潭新城镇、兰州河口村、古浪大靖镇、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和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等13个村镇被纳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由于保护资金不足、措施不得力或开发心切等综合因素,有些古村落正在被侵蚀,如街亭古镇,有的在新农村改造中逐渐消失。

(六)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和传统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城镇以外地域范围内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多种景观斑块的镶嵌体,包括农田、林地、园地、草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聚落等生态系统。[15]20世纪80年代初,甘肃学者根据六七十年代传统农业时代的调查结果,将甘肃划分为北山荒漠牧业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祁连——阿尔金山干寒畜牧水源林区、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农林牧区、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农林牧区、陇东南山原半湿润农林区、陇南山地温湿农林区和甘南高原高寒畜牧林业区8个区域,[16]代表了8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景观,即游牧生产体系和半荒漠牧业景观、绿洲农业生产体系和绿洲农业景观、山地游牧生产体系和山地农林牧复合景观、半干旱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和黄土丘陵农林牧复合景观、半干旱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和黄土山塬农林复合景观、半湿润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和山原农林复合景观、湿润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和山地农林复合景观、高原游牧生产体系和高寒林牧复合景观。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甘肃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景观的多样化十分突出,这是甘肃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而独有的优势。

二、非物质形态农业遗产

非物质形态的农业遗产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追求和谐的农本思想

位于陇东黄土高原的庆阳是周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祖农耕文化以“务耕织为本教”,提出了“顺天、依地、循时、和序”的农耕总体指导思想。为保证农耕的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有序,该地区实行有序分工,分层设立农耕部门和管理官员,实行“重农又不弃工抛商,农工商协调发展”和“爱民安民”的政策,重视地、山、林、水综合治理,并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达到合理利用农耕资源,保护环境和地力的目的。它还通过祭祀,警示百姓遵守农耕时令,服从天地规律,接受神灵祖先训告,重视农耕活动;通过占卜贯通天地和人,获取天地之灵气,沐浴天地之恩德,享用天地之物资,以便按天地之规律从事农耕,实现天人和谐。[17]周人重视农业,以人为本,顺应自然规律,天地人和谐相处,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重农思想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一直延续至今。它对今天农业振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农业发展和乡村治理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

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以代代口耳相传的形式保留至今。如秦代耦耕、多翻深耕保墒、条播、谷麦轮作、施肥、除草、治虫技术,[18]36-37除耦耕以外,其他绝大部分延续至今,成为古老农耕技术的“活化石”。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仍保留着汉代形成的区种法(当地人称为“陶钵种”)、溲种法、堆肥、绿肥和锄地等作物栽培和管理技术;汉代从匈奴引进的奇畜骡子至今在本区作为重要畜力使用;汉代从西域引入的苜蓿,在本区仍然种植,并作为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果蔬栽培方法、造林、养羊技术,至今仍在沿用。[18]59砂田技术出现于明末清初,在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水源奇缺的甘肃高原西部形成,[19]是半干旱半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压砂、增温等多重功效,非常适宜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一直延续至今;水车灌田技术起源于清末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两岸,适应了当地黄河下切深,田高水低,缺少自流灌溉条件的地貌和干旱的气候特点,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20]梯田起源于周代的阪田,汉代叫区田,元代叫梯条田。[21]1942年在天水试验,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规模推广,至今在保水、保土、保肥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22]

(三)农谚里的农业知识与农业观念

甘肃农业知识、技能和农业思想,还以农谚的形式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民国以来,伴随着歌谣运动和时人对农业的重视,甘肃农谚开始得到搜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在土壤普查与气象调查等运动中,掀起了农业谚语整理的高潮,形成了大量内部编印文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又掀起谚语整理的热潮,《中国谚语集成(甘肃卷)》编成。该书收录谚语两万余条,其中涉及农业生产及农业气象的有7000余条。[23]农谚记录了甘肃地区旱作农业技术和耕作方法,包括粪土肥田技术、耕耱保墒技术、中耕管理技术、休耕轮作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农谚也反映了甘肃百姓敬天畏地的天地观、重农爱农的农本观、勤劳守信的生产观、爱护家畜的畜力观、种养结合的备荒观和栽树护田的生态观。[24]甘肃农谚还记录了农业气象相关知识,气象方面如“三月西南风,秋雨落不穷”“九月霜不降,三月多阴寒”“十月三场雾,晒死来年兔”“七阴八下九不晴,初十下到大天明”“壬辰、癸巳两条龙,不是下雨就刮怪风”“久旱逢庚雨,久雨逢庚晴”“云朝南,水翻船;云朝东,一场空”;农业与气象类如“泡春分,晒清明,今年庄稼样样成”“雷打惊蛰前,雨广好种田”等。[25]甘肃农谚至今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农俗里的生态文化

甘肃农业民俗重点表现在农业信仰与崇拜上。如干旱、多风沙是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所以民间普遍信仰仙姑、风神、沙神、雷神、八蜡神等与风沙、干旱关系密切的自然神灵。[26]陇东地区田高水低,历史上几乎无灌溉之便利,形成了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方式,所以崇拜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神灵如山神、土地、龙神、主管雷神的西王母等。[27]干旱是陇中黄土高原农业的最大威胁,当地对祭祀呼风唤雨的龙神的崇拜最为突出。其中以岷县对十八路湫神的祭祀最具代表性。在湫神祭祀中,百姓向神灵发愿,祈福祛灾,并用“泼水”的奇特方式祈求雨水。[28]这种祭祀仪式至迟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反映了气候干旱、靠天吃饭的陇西黄土高原百姓对适时而降的雨水和农业丰收的渴望。陇南山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产与出行过度依赖牛、马、驴、骡等牲畜。在地处北秦岭山地南侧的西汉水上游,至今流行着对大力齐世牛马王之神的信仰;位于高峻、陡峭的南秦岭山地中的白马人调牛、祭山神、抢水、祭雷神、祭水神等祭祀活动,[29]这些都反映了大山对山民精神空间的强烈影响。

三、甘肃农业遗产的特征

在认识甘肃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和总结其特征,对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创新甘肃农业文化,乃至农村复兴、农业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综上所论,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多种多样,物质形态的农业遗产包括古农田与水利工程、农作物遗存与古农具、优良的生物品种、古代农书典籍、古村落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等以及由这些实体组成的传统农业景观;非物质形态的农业遗产包括农业思想、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器具制作技艺、农俗、神话传说和农谚。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有关耕作、果田经营、酿造、制陶、娱乐、出行、旅游、狩猎、庖厨、宴饮图;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壁画中有播种、灌溉、收获粮食加工、挤奶、舂米、茶道图,反映了唐五代、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人们的劳作、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甘肃东部宋元墓葬壁画中的牵驼、牵马、鹿、立牛、狩猎、舂米、庖厨、倒茶图,反映了宋元时期秦陇地区亦农亦牧亦猎的农业生活画卷。有些神话传说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莫拉》神话中莫拉战胜雪妖的传说,展现了裕固族在新的环境中面对雪灾的恐惧心理和勇敢面对的过程。[30]这些图像史料和神话传说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常常容易被忽视。

由于对农业文化及农业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乡村旅游主要停留在旅游观光、住农家乐、吃农家饭阶段。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利用也多局限于古祠堂、古村落等普遍性遗存的开发与利用,因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明显,不能反映丰富多彩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也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体验。[31]因而全面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充分理解其多样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对它的正确挖掘、保护和传承,还有利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二)文化遗产地域差异明显

因受气候因素影响,农业景观多样性十分明显。在水利遗产方面,目前发现的两处古代水利遗址都位于古今灌溉农业最为发达的河西走廊,东部雨养农业区尚未发现一处;在生产技术上,甘南高原、祁连山区和北山山区以游牧为主,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以种植业为主;在农业文献上,主要集中在干旱少雨,简牍和纸张易于保存的河西走廊,其他地方很少。在13个历史名村名镇中,有12个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人口稀少的祁连山区和河西走廊只占1处。地域差异为不同区域突出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基础。河西地区可以重点突出以水利为核心的绿洲农业文化;东部农业区可以以历史文化村镇为中心,重点突出雨养农业文化;牧区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突出畜牧文化内涵和农牧林互动特征。

(三)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综合性

以梯田为例,其中经历了从阪田到区田、梯条田到梯田的演变历史,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梯田还是自然与人文、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在甘肃,梯田主要开垦于气候相对干旱、黄土层深厚、坡面较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半干旱的黄土丘陵地带,是在人口压力条件下,人类改进耕作技术,适应独特气候、土壤、地貌、植被的结果,体现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决心和改造自然的勇气。梯田还是农林牧副渔的综合体:在相对平缓的山坡修筑梯田保持水土,在梯田内栽植经济林或种植庄稼,在黄土沟谷打坝淤地或养鱼,在陡坡植树或种草,形成多业并举的农业生产体系。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要重视文化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和利用好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和环境之间互利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而,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物质与精神、农林牧副渔的综合体。

(四)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动态的特点

以周祖农耕文化以“务耕织为本教”的农业思想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尚不发达之前,甘肃广大农村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了农本思想,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剩下妇女和老人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大量土地抛荒和土壤肥力下降,精耕细作农业向粗放农业转变,传统农业景观发生巨变,农业生产根基遭到动摇,农本思想已不复存在。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也有类似的问题。又如,原来传统农业时期通过壅土、多次翻地的保墒技术,被地膜覆盖技术所取代;原来依靠经验的人工气象预报逐渐被天气预报技术取代。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并不意味着过时甚至无用,当社会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传统农业思想和技术仍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的途径

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多种因素,它们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要改变以上不利局面,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国际合作层面,应该继续寻求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合作,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国际合作,争取项目和人力资源的支持。

二是政府层面,依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与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意见,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各级文化遗产。

三是建立地方年度评估、第三方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的三位一体的检测体系,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测,及时预警因人为、自然灾害及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是积极申报遗产地相关项目、科研和管理资金的支持。

五是组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团队,积极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识别、内涵挖掘、价值阐释、保护与利用研究。

六是把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对过去记忆的保存,要把它放到区域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在核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加以提升和创新。比如,对待日益消亡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简单地创建乡村记忆博物馆或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活化,而是要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吸引大批农民返乡,继续发挥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并与现代技术结合,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养老农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消费、休闲旅游和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样既能解决传统农业技术的保护问题,又能解决农业复兴、农村振兴和农民舒心的大问题。农业文化遗产的濒危甚至消失问题是农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须在农村复兴、农业振兴和农民开心的高层次发展中加以解决。

五、结语

甘肃处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汇合处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的过渡地带,自东南向西北,气候类型由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高山高原气候、暖温带和中温带干旱气候过渡。自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景观多样。甘肃地区古代先祖根据当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的多样化的农牧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体现了古人丰富多彩的智慧,有些至今为我们所用。在认识甘肃农耕文化内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甘肃文化遗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