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李 军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天然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握该特质,打通学习与生活的屏障,构建多元开放、融通生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享受兼具真实性、趣味性与价值性的学习历程,从知识灌输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体验化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化,范导式教学提供了一种范式与途径。
化学教学不仅应指向知识学习,更应指向学生内在的人格和情感,强调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和自主建构性。综合性包含学习的内部综合和外部综合,包含了向生活打通、向外部跨越,这就指向了实践;实践的目的在于产生直观感受和直接经验,这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化学,从而认识学科价值,优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正是顺应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也符合化学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纵观目前的常态课教学,虽然在情境设计的有效性、过程展开的探究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其仍然被传统教学方式左右,以灌输为主,呈现出机械、被动与僵化的弊病,这种并非建立在学生亲历和体验之上的教学,导致认知与情感严重割裂,学习与生活严重割裂。如何使学生跨越间接的书本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之间的沟壑,让学习基于生活、经验和活动,产生真正的生活意义与学习价值,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化,范导式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操作范式。
范导式教学汲取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髓,借鉴了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范”,不是单一的范例,而是能激发情感、引发对话、激励思考的教学场域。“导”是场域共生视野下的相互引领与相互支持。“范”是“导”的物质基础,“导”是“范”的精神追求。只有将两者有效联结、一体化设计,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形式大于内容、知识大于能力的问题,才能促成真正的自主、探究与合作。
范导式教学认为教学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民主、开放、包容的环境;要选择对学生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要创设蕴含正向教育价值、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关注学习的在场性、自主性和体验性,要以任务为导向激励情感、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批判质疑与自我建构,并在该过程中内化知识、提升素养,使学习充满情趣、情谊与情感。
传统的学习情境,存在价值失真、功能单一、内容生造等问题,导致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弱化了思维过程,割裂了情感认知。范导式教学所提倡的真实性情境与其有本质区别。首先,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在化学中体悟生活,充分感悟化学的学科价值;其次,具备真正的学习意义,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高阶思维,改善认知图式;最后,具有真正的现实价值,能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观念。例如,在专题复习教学“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中,教师选择了厨房间的下水道由于未装滤网,导致油脂、菜叶、毛发等物质裹挟结块,堵塞下水道,然后用“管道通”疏通的情境。该情境来源于家庭厨房,学生倍感亲切,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它是家庭生活中的常见烦恼,学生都能感同身受,这使该情境具有现实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学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历和经验,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认知和探索的基础。同时,使用“管道通”时的现象和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又是新奇、复杂的,这需要学生根据管道通中各成分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思考,推断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其产生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对酸碱盐等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应用水平。
发展性任务蕴含于真实性情境之中,它基于课标的规定、教材的要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需求,来自学生对情境自我解读、自我体验或自我感悟时所产生的认知冲突。由此可见,发展性任务具有以下特点:1.学科性。挑战性任务应当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应指向知识的关节点、思维的矛盾点和认知的疑难点。2.挑战性。发展性任务不能过易而缺乏挑战性,也不能过难而失去操作性,应将其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可能性。3.动态性。发展性任务可以是基于教师经验的预设,也可以是在师生互动中的生成。4.探究性。发展性任务必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索,能让学生通过实验、尝试等解决问题。
语意的情境性使人们在使用同一概念时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具象,导致了个体认知偏差,造成了交流障碍,意义协商正是为了消除这种障碍,而通过会话双方调整和修正语言,直至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多元化意义协商就在于通过互动开放的过程、灵活多变的方法、因人制宜的策略,促使学生以多元合作的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对话交流的方式,达成对任务目标或要求的一致性理解,对解决途径或探索方式的普遍性认同,以及对任务成果的共同性期待和个性化表达。如在“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复习酸碱盐具有哪些性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又如何从微观角度理解其性质,而是以“管道通”这一物质为载体,以使用管道通时的现象为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逐步达成复习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评价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创造性应用既提倡学习反馈形式的多样化,也提倡反馈内涵的多元化。前者指传统的习题巩固之外,还可采用绘制招贴画、制作模型、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式;后者指课堂反馈既可指向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和建构,也可指向观念、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升华。如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并未自己进行课堂回顾或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而是让学生书写说明书,因为形成一份科学的说明书,需要学生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形成更广泛、深刻的认识,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该设计不仅能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有意义运用,更能促进学生的图式迭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表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