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幼儿园 樊李娜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其对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再加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要求与补充,进而在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在做好对学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以在优化科学活动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一步增强其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进行相关探究如下,以供各位一线幼教同仁参考、交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幼儿园的孩子也是一样,由于性别、年龄、成长环境等的差异,造成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喜好、学习速度、掌握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立足幼儿的成长规律、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以使教育指导策略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在提升科学教育活动开展质量的同时,促成幼儿科学知识学习的高效性,进一步推动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幼儿园的小朋友基本都处于3~6岁这一年龄段,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同时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也相对不足。于是在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便要在革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在“以幼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立足幼儿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教育内容设计与科学活动指导,以在提升幼儿参与性与可操作性的同时,使幼儿能够在主动和自主的参与过程中,达成“跳一跳,摘苹果”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以幼儿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同时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有启发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便要注重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交流,有意识地将相对严肃和严谨的科学语言进行生活化的转化,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同时借助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强的互动调动幼儿的科学知识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进而使其能够在轻松氛围的引导之下,自主且自由地进行表达,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的同时,有效达成科学教育探索的目的。
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促成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究。进而在组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相对宽松的科学环境,使幼儿能够在科学活动中自由地与教师和其他幼儿交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以在优化活动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科学学习主动性。
以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在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笔者不会给幼儿制定过多条条框框的活动规矩,而是会给幼儿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其在不打扰其他幼儿的情况下去厕所、允许在活动中小声交流、允许离开座位观察教师的实验成果、观察其他小伙伴的实验过程……同时在每次科学活动课完成之后,笔者还会在所有幼儿的作品中挑选一些完成度较高且质量较好的作品放在班级的“陈列柜”里进行展示,或者以照片的形式将实验成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以供幼儿欣赏和观察,同时使幼儿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促成科学知识学习氛围的优化,也促成幼儿科学知识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有效助推力,进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变要积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科学活动配套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喜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以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科学知识探究,并且能够在激发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能够从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引导幼儿学习完与“磁铁”相关的“磁力”知识之后,除了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空间为幼儿投放磁铁、贴片、铁块等活动材料,教师还有必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活动材料的投放:在小女孩们都喜欢的“娃娃家”“阅读小屋”为其投放磁性发卡、磁性画板等,在小男孩们喜欢的“建构区”为其投放磁力片积木;在“益智区”为幼儿投放磁吸“五子棋”“飞行棋”等;在“探索区”为幼儿投放木片、塑料、磁铁、铁块等以借助科学活动材料的丰富满足不同性格幼儿的活动需求,并使幼儿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感知磁铁的磁性,以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印象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与能力。
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其最主要的成长特点,进而在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据此根据科学活动内容和教育主题等为幼儿设计相关问题情境,以在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求知欲的同时,使幼儿在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提升其知识学习有效性的同时,优化科学活动开展效果。
例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水的浮力”这部分科学知识时,在活动的一开始,笔者首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小象、小狗、小马三个好朋友在玩皮球,他们相互抛来抛去,轮到小象时,小象没有接到球,这个球一直滚到了树洞里,但是树洞很窄又很深,怎样才可以把球拿出来呢(以引导幼儿展开初步的思考)?聪明的小象便跑到河里用自己长长的鼻子吸足了水(小象这是要干什么呢?),将树洞灌满,皮球也随之浮了上来。同时借助水盆和皮球对故事中的场景进行再现,以使幼儿感知其中的“神奇”。并问道:“孩子们,水把皮球浮起来了,那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水浮起来呢?”随之展开各种材质的验证试验。以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领中有效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逐步掌握科学教育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热情。
幼儿习惯以感官学习知识,了解生活中的景物、事物和人,同时通过感官体验构建自身的科学思维。就此,在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实践的机会,提供实践的平台,使幼儿既能够学习科学知识,又能够在具体的事物和真实的场景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在有效锻炼幼儿手脑协调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学习成就感。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神奇的静电”这一科学知识时,笔者为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气球,并且引导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帮助其将气球绑紧防止漏气。接着带领幼儿玩了一个“魔法变变变”的游戏,即让幼儿将自己吹好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或者衣服上进行快速的摩擦,在摩擦一定的时间之后,引导幼儿用气球吸桌子上的碎纸片、吸长头发小朋友的头发、将两个摩擦好的气球放在一起看会出现什么现象。以引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大胆猜想与验证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既是对幼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贯彻与落实,又能够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使幼儿能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以在优化科学活动开展质量和开展价值的同时,助力幼儿的全面、综合成长,也助力其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