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小学 蒋太金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更多关注。微课教学以其特有的价值和形式,有利于儿童的混合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和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手段。
当下的网络微课资源,大多是由部分骨干教师设计和制作的,内容和形式普遍较为单一,且相关配套课程资源较少。缺少了一线教师针对性的设计开发、实践应用,微课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的微课教学,学生主要通过PC端进行观看和学习,承载平台较为单一。另外,部分微课重教轻学,支撑“学”的资源偏少,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不足。
在当前的微课教学中,内容整齐划一,教学按部就班。这种看似公平的教学,实则未能兼顾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学习潜能的激发。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一项主要服务功能。利用平台,用户可以编辑、发布和管理信息,共享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推送实时消息等。微信平台具有使用便捷、受众面广、信息收发及时等优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课各自的特点,将二者相融合,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将微课与微信公众平台相融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设计既实用、又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同时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自学、尝试、交流或实践,获得积极的意义建构。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学习,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交互活动的渠道,拓宽了数学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创新性的学习体验,丰富儿童的学习情感和价值观念,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和综合素养。
1.立足学情,设计和优化微课资源
首先,微课的设计制作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精品化”“针对性”的原则,开发一些内容丰富多元、功能相对完善的微课。其次,微课设计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丰富学习形式,制作一些易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微课。如教学苏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与操作,帮助学生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试想,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渗透其他的转化方法:①剪移拼成平行四边形,②剪移拼成长方形,③折叠成长方形,并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尝试,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了“转化”的思想及其价值,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集思广益,开发和制作对口微课
笔者的做法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开发制作:各年级备课组不定期地开展交流,根据个人钻研和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讨,灵活确定微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对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要领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形成共识后分工进行制作。如教学苏教版六上“体积和容积单位”时,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等空间观念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学习之后,教师普遍感觉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并建立较为清晰的表象。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以下思路:作为1 立方厘米的数学规定,它是抽象的、静态的。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规定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微课设计了极具操作性和层次性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感悟:看、摸、找等活动赋予1立方厘米“动态”的内涵;在头脑中想象、用橡皮泥捏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中逐步实现从感知到表象的内化;估测提升这一环节,从估测较小的魔方的体积到稍大的盒子的体积,再到估测不规则物体(橘子)的体积,升华了学生对1立方厘米、几立方厘米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估测,既丰富了学生认知的宽度,也拓宽了学生理解的深度。教学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是儿童最真实的疑惑和不足。“即时”地制作针对性的微课,有利于儿童在主动“化错”中进行自我完善,深刻领会学习内容的本质。
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可操作性。其一,学习可以借助移动端APP 进行,方便快捷,实时更新、定位精准的学习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其二,学习平台资源丰富实用,借助媒体的趣味性与交互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其三,学习平台互动性强,实时推出多元化、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学生们点击便能即时观看,除了可以“人机”实时对话,还可以利用微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反馈,延展学习的空间。
学习方式力求个性化。一方面,在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视频学习和练习,自主地控制和调整学习节奏,提高学习的实效;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针对性的学习策略、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他们可以灵活采用观看视频、操作实践、拓展阅读等多种形式,还可以及时与家长、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综上,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立足学生实际,聚焦素养提升,不断优化和创新学习资源,营造和开放学习空间,丰富和深化学习体验,让微课教学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