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辽宁省朝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现今固态废弃物可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为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固态废弃物、危险固态废弃物等。城市生活废弃品即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人为垃圾,工业废弃物即工厂在运作过程中所生产的工业产物,危险固态废弃物与上述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其通常具有毒性或腐蚀性,若未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故而,城市固态废弃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对于客观生态循环体系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由于现今人类运动频繁,工厂数量比例增加,故而导致当今固态废弃物远增于过往,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当固态废弃物数量突破红线时,将会影响城市地下水水质,降低当地空气质量,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多样化的污染。对此,为避免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理应加大对于城市固态废弃物的处理力度,因为该行为能有效为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奠定基础,为此,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人民群众都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积极对待目前所出现的人为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化仍在进行当中,部分城市政府对于该现状并不重视,未推出合理的政策,进而导致固态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进而危害周围环境。因固态废弃物的长久停滞,将会危害城市水系循环,破坏整体生态协调性,且经过日积月累,该废弃物将会形成污染源,导致各地区聚集性污染事故,严重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若污染持续严重化,将会导致后续处理污染费用高昂,对于政府财政将会是很大负担[1]。
我国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基础,宣传绿色环保意识,推进垃圾合理分类制度,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健康,但由于我国人民群众基数大,受教育比例相对不均衡,故而导致众多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够明确,且存在明显的知识漏洞。其次,造成居民未按规定执行垃圾分类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垃圾收集设备与市内设备无法功能性匹配,且市内设备分类过于繁琐,易对居民造成身心负担,且易占用其过多时间。
现今垃圾处理系统都需要利用先进仪器对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因而该过程需要支出一笔不低的费用,对此垃圾处理公司为提高自身利润,都不愿回收低价值废弃物品。因而我国对于低价值废弃物的基本处理方式为填埋或焚烧。对此,政府理应推出合理政策去扶持相关企业,以促进生态运作的良性循环,否则任由其恶性发展将会导致我国资源利用率下降,反之,若处理恰当,将会减少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且能节约社会资源。
伴随科技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电子产品使用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且其更新换代速度尤为迅速,因而造成电子固态废弃物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影响严重。其次,对于电子固态污染物的降解工作,我国科研人员一直在深入研究,但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其污染性,故而人们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去处理此类电子废弃物。政府宣传部门应该加大对其宣传力度,向人民群众深入分析其危害性,进而从源头进行把控。
由于固态废弃物自身具有污染性,当集中采取填埋等处理方式去治理时,将会对其填埋场地质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使其细菌含量远超过国家标准,同时将会对于附近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故而此类废弃物对于人体的危害巨大。追根溯源,其危害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对于该方面的管理制度尚未完确,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难以与发展循环经济观念相契合。为降低废弃物对于人体的危害,政府应该重新制定新规章,对废弃物进行有机的资源化管理,使用法律手段去约束该行业的不良行为,以确保国民身心健康得以保障[2]。
对于一般固态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我国通常采取高温焚烧或填埋等手段,其常用手法为对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焚烧,再进行最后的化学有机降解处理,或直接将其填入特定地点深处。该方式在短时期能有效去治理废弃物,但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来,其行为犹如饮鸩止渴,因废弃物自身带有污染性,且彼此之间质量参差不齐,若盲目采取以上手段去处理废弃物,将会对于土质质量造成严重损害,轻者土层结构发生异变,重则造成土地严重污染化。
固态废弃物作为现代社会常见垃圾产物,被群众广为熟悉,但其对于社会正常运作却不是很友好。对于废弃物的处理国家是进行宏观调控,而地方政府才是其实践者,其治理行为需要耗费各地政府大量资金,且其后续有机处理更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对于普通城市而言,财政收入分配无法满足固态废弃物的完整处理,若强而为之,必然将会造成社会体系运转出现缺口,进而影响数千上万的民众。对于固态废弃品,政府与群众理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去面对。
双轨道回收制度由德国率先推出,其国家内部建立一名为DSD的组织,专门为废弃物进行可回收利用,其接受各个企业委托,将该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高效回收与处理分类,再将所分化好的资源送至相关处理厂商进行有效循环,且让质量符合规定的包装品进行返场处理。该制度能高效地规划垃圾走向,有效避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所导致的各项问题,能将固体废弃物施以有效处理,保证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3]。
产品责任制度即产品开发商必须承担该产品在市场流通所造成的废物循环,这样会使企业在研发或推出新产品时,不会一味地只去追求经济利润,而是会将相应的资源用于自身责任之上,这样可以保障市场上流动的产品具有环保标示,避免不良产品对于市场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同时,该制度能逐步规范企业内部运作行为,为提高我国企业基本素质奠定了基础[4]。
在环保方面,单靠政府部门进行相关工作是难以将环保问题处理至完美的。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政策,以促进国内非政府组织或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固态废弃物处理。这样能助于国内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又健全我国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使其能构建更加合理且客观的运营体制。并且能呼吁更多的群众加入至环保行业,积极处理例如固态废弃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
由于现今国内经济水平稳步上涨,因而涌现众多企业,故而导致废弃物排放量也日益增加,甚至有的企业将会恶性处理废弃物,弃之不顾。对此,政府应出台事业类废弃物收费制度,企业应向政府购买废弃物安置票,根据其购买的票据类别,将废弃物放置于指定地点,再由专业机构进行治理。该制度能有效地防止部门企业的不良行为,使其运作规范化、合理化,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国地辐辽阔,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故而对于固态废弃物的处理要求也有所差异,因而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污染情况,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对于废弃物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能更好地适应该行业市场经济运转作出了铺垫。同时理应推出资源合理分配管理体系,使用激励政策作为辅助手段,对于国内大小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把控,对于废弃物的所有方进行责任判定。对此,相关部门应该要招贤纳士,为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结合实际环境与客观需求进行改善,而监督机构则应该加大对废弃物的监督力度。
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固态废弃物处理,在源头上对其进行减量化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生成量,同时需要企业不断引进新的指导观念,令其能有效根据实际情况去安置废弃物。其次,企业也应该在产品包装上推陈出新,应采取环保的理念对其包装材质进行更改替换,充分考虑其属性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政府需要加强对于资源的有机化处理,将循环经济思想渗透入体系之中,降低能耗,并且需要促进企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与升级。政府对于资源耗损多抑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该对其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相关企业进行整改,为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奠定基础[5]。
伴随现今环保科技进步,各机构对于固态废弃物的再利用作出了众多研究。若能将城市废弃物进行多维度的再利用,这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通过把控固态废弃物,能使其转化为各类可利用资源,再结合各部门需求形成经济内循环,并且可以将这些通过分解所得到的资源出口至资源较为稀缺的国家,实现经济外循环。因而各地政府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发布多个项目,以求对于废弃物再利用工程上能再次突破。其次,还要鼓励我国居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实践出真知,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对于负责城市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关政府,应对自身所处城市进行深层次探究,不论是城市发展结构,地形地貌等,都需要将这些客观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通过基于大数据基础对于固态废弃物的排放量进行合理的预测,进而不断优化城市内部处理线路,以保障固态废弃物能得以有效的处理,城市生态体系稳定化。所以建设城市废弃物运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能促使废弃物排放量与处理量维持在动态平衡,降低其对于居民与环境的影响。
人类与社会及环境构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生态圈,若一味地追求可持续发展,而忽略社会经济效益,这样将会导致整体人类社会运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因此,必须要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整合,以其为新理念来指导废弃物的处理预案,以实践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进行固态废弃物处理时,应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做法,这样才能确保处理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固态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现在资源稀缺的现状,国家应加大力度去扶持环境治理企业的发展,以及宏观改进相关环境治理法案,推出新政策去扶持各地方治理部门,积极实现经济内外循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