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鑫
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430050)
BIM 技术使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有利于对工期、成本进行有效调控,增强建筑工程各环节的协同性,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但就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来看,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BIM 技术对于建筑管理的意义,不能够真正将BIM 技术融入到工程管理中,这无疑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新的建筑环境下,建筑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工程管理思路,加强对BIM 技术的运用。
BIM 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主要是以建筑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合理构建建筑模型,实现建筑虚拟结构、虚拟流程的可视化,从而有效发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调整,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优化性、可出图性、协调性以等技术优势,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节约建筑成本,缩短建筑工期。①BIM 技术主要是通过三维立体技术来建立建筑模型,进而让建筑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工程的预期分析。②BIM 技术的优化性主要是体现在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 技术所建立的模型来了解后期工程施工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根据问题来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③可出图性是指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来制订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④协调性主要是指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 技术来实现各个施工部门职责的划分及工程信息的交流,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规划阶段,工程的经济性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如果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计划来制订详细的规划管理方案,就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与效益性,但当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前不能够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那就可能会导致工程在后期的开展中遇到各种生态以及技术问题。而使用BIM 技术有效模拟建筑过程,能够对建筑施工方案进行具体分析,有效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规划设计方案有效可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利用BMS 技术模拟建筑工程实际管理情况,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生态及环境等众多因素,可以提升建筑工程分析的准确性和综合性。
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阶段,应用BIM 技术将建筑设计方案从文字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能够更加完整、直观、全面地呈现设计细节,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便于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消除隐患。采用BIM 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模拟,能够有效评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管线碰撞等风险因素,及时修改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提升各工种交叉施工的协调性,优化工程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阶段,施工管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将BIM 技术与施工计划高度融合,建立数字化模型,明确标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重要阶段和施工要点,能够有效了解建筑施工的进度和动态,提升施工效率;能够有效识别危险源,保障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此外,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包含诸多的施工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所以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不同施工环节的衔接,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而BIM 技术所具有的协调性施工优势正好可以满足协调各个施工部门工程信息的需求,进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在竣工阶段,管理人员需要通过施工阶段的各种数据资料来了解建筑的施工质量,而管理人员在审阅大量的数据文件时如果出现纰漏,就可能无法发现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BIM 技术,能够使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工程信息,有效开展建筑质量评估工作。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运用BIM 技术对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进行模拟,能够增强管理人员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例如,将建筑工程设计图与BIM 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建筑的建设效果,不仅对建筑的尺寸、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完整呈现,同时对建筑施工的内部设计,如管线等进行具体体现,有效明确建筑施工的重点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组织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有效协商,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建筑管理部门在以BIM 技术为基础的三维效果图中可以增加进度模型,并且要求各个施工部门按照施工安排定期上报施工进度与施工数据,然后管理人员结合相应数据建立施工模型,便于相关施工单位查看施工进度,并对施工目标进行有效标记,以保证建筑施工能够按期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可以将BIM模型与造价软件相结合,便于工程管理人员及时查看施工成本情况,有效掌握耗材使用情况,减少施工资源浪费,以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由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建筑管理部门在施工时会按照施工方案对建筑施工进行划分,但在后期的建筑施工中难免会出现施工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最快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成为了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个难题,如果施工部门能够创新管理技术,快速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可以保证施工效率。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能够针对建筑各个实用性功能进行模拟分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模拟相关流程,尤其是各类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流程,完善各类事件处理流程的设计,提升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例如在施工阶段,可以应用BIM 技术对建筑的光照模式、热能传导过程等进行模拟分析,将不同类型的施工效果进行全面扫描与充分整合,从而对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的模拟预演,及时发现建筑施工的功能性问题或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还可以通过建筑的BIM 模型有效观测建筑内部各类管道破裂、漏水以及漏电等危险情况,及时查找建筑内部的问题发生点,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加以修缮,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另外针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基于BIM 技术有效模拟逃生路线,防止危险发生时出现不必要的人身伤亡。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施工难度大且极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施工环节,这时建筑管理人员就可以在使用BIM 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图形时对施工危险区域进行重点标注,并且制订事故处理方案。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可以充分发挥BIM 技术的作用,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最注重的就是经济效益,而由于施工中对于后期建筑经济效益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果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就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先进的预估方式,确保经济效益。而利用BIM 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准确预估和优化计算,准确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也可以准确预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因此在经济效益预估中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BIM 技术的运用。
在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先运用BIM 技术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完成后将各类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数据输入到BIM 模型中,借助预先输入的数据相关性,有效验证各类信息数据的科学性与吻合性,从而全面掌握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明确各类施工材料消耗情况。而且如果建筑人员在施工中发现建筑材料存在浪费情况,还可以运用BIM 技术检验造成材料浪费的主要原因,进而进行问题的解决,以保证建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建筑工程监督管理部门、资金管控部门可以借助BIM 技术,了解施工进度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预算,保障建设资金的正常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对于建筑规划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竣工管理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建筑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BIM 技术的研究,将BIM 技术运用到优化建筑立体结构、完善事件处理流程、准确预估经济效益中,以此通过BIM 技术对建筑结构、功能、流程等进行有效模拟,从而优化建筑施工的效果,提升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保证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