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静雯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更有丰富的图书和数字资源。随着电子科技和网络的极速发展,纸质图书阅读与到馆查询资料的方式逐渐被碎片化的移动客户端式阅读与信息检索所取代,图书馆借阅量和书籍流通利用率下滑。高职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顺应信息时代学习特点与移动阅读趋势,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育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的“工具人”,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从事职业的能力”不是某种职业技能或岗位能力的简单架构,而是知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因此,高职教育在注重专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致力传播人文知识、提升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有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全面发展[2]。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基本路径是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外配备相应的综合课程并开展教学,这正是“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知识、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国家把“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
在各类课程中,将图书馆育人功能嵌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佳结合点与突破口是“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作为集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其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在第四代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理念与服务模式下,图书馆通过提供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嵌入式、关联式、协同式和启发式等公共智慧服务[3],利用移动图书馆内的种类资源,实现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通过开展多彩的第二课堂阅读推广活动,对完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正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1)图书馆嵌入“大学语文”教学可针对性解决忽视大学语文学习的弊端与大学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和高中文理分科,在工科类职业院校中除了“大学语文”外学生很难接触到别的人文素质课程,这导致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不成体系,视野狭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而“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单调、教材陈旧等问题。图书馆嵌入教学可以从激发兴趣与丰富教学形式两方面改变这一现状。从学生阅读兴趣看,以某高职院校为例,2020年文学类读物借阅量占据总借阅量的78%。由此可见,学生对文学类书籍的兴趣为他们学好语文、积累阅读量提供了基础保障。从教学活动形式看,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是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最佳时间,图书馆在课余时间举办各种文化系列讲座、专题阅读、朗诵征文比赛等都弥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特点与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契合性决定了高职图书馆可嵌入“大学语文”。从课程特点看,语文是一门慢慢积累、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为期一学年的课时中,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和经典作品全都讲解清楚,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这正是图书馆可互补之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一起赏析作品节选,课后学生去图书馆找原著仔细研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图书馆的工作特点是可依赖于庞大的馆藏资源而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加入图书馆组建的读书协会社团,定期参加名人讲座、文化沙龙、常态化图书借阅等。这些活动契合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阅读广度和深度来推动学生的文化积累。
从教学理论角度讲,图书馆嵌入大学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个途径实现嵌入。对显性课程教学而言,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嵌入教学的意义在于,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提供阅读保障,为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奠定基础。对隐性课程渠道而言,围绕人文素养开展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助力学生将获取知识的渠道延伸到课外。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图书馆研讨室讨论课题或开展专项阅读活动。此外,图书馆员可凭借专业文献素养协助教师搜集、整理、分析,提供文献咨询下载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完成课程实践等。
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习通”云教学平台是高职院校最常见的现代教育技术载体。借助互联网与手机移动端学习方式,“学习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在云班级群里发布议题、发起课堂讨论,随时发布练习现场批改,实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图书馆可以将“移动图书馆”融入这个云课堂载体中。一是海量图书资源的嵌入。“学习通”中的移动图书馆里有很多模块,包括专题、图书、期刊、讲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进行自学。二是功能的嵌入。移动图书馆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移动图书馆参加课程的讨论和各种类型的讲座,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进行,实现了时间的最大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嵌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式:一是开展课内外的在线阅读活动。协助任课教师搜索图书馆现有数据库中的相关课程书目,引导学生课堂或课后在线阅读。二是汇集语文教师集体智慧,下载指定的文学经典书目,制作成人文经典书目电子库,举办专项“开卷有益”阅读推广活动;三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关考试库,协助任课教师到指定数据库中的文学与写作相关职业技能考试网进行线上考试、技能测评等。
(1)通过学科服务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能力。高校语文教师应当拥有渊博的人文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图书馆可从教师的综合素质着手,挑选专业书籍和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为教师提升业务能力。1)学术快报:针对各个学院的专业特色,汇集专业学术资料参考并精选与大学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比如教育动态、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等,在图书馆官网上开辟专栏,并实时更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2)文献下载与咨询微信平台:利用专业文献搜索平台,为全院教师建造一个微信群,形成搜索下载分享专业学术平台。3)学科服务分院行:图书馆针对各个分院的不同情况,将馆员依据自身专业特点分派到分院与教师进行零距离沟通,推广图书馆学科服务,为全院教师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2)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很适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学习诗词板块时可以采用擂台赛模式,学习经典名著时可以采用舞台剧扮演模式,这样既加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大学语文”里涉及的电子资源可以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里找到,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图文声像并茂的课堂氛围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图书馆带领指导下的读书协会也会定期举办专项文学活动,比如:经典朗读、主题征文、诗文切磋,社团活动。
(3)实施书香校园计划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大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直接阅读经典作品,图书馆利用自身条件推进阅读教学,将课程目标里的文学作品罗列成表,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目标。图书馆定期举办的读书社团活动包含讲座、征文、朗诵、书法、摄影等板块,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也有一系列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活动。此外,大学语文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作要求,口语教学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下降。图书馆可以结合阅读推广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念稿、半脱稿、全脱稿甚至无稿式演讲,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弥补大学语文教学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缺失。
综上所述,图书馆嵌入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增长学生人文知识,享受人文教育,更能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这一能力对人的一生是有深远影响的,课堂教学绝不是语文教学唯一的路径,高职图书馆要主动、全方位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为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