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宇
(泰山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 泰安271021)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名山大川有着先天的热爱,留下了许多写景感怀的名篇佳作。泰山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与厚重文化内涵的五岳之尊,自然也成为古人向往和描写的对象。明清时期是泰山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东卷)》①张成德,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东卷)[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4.收录明清两代游记散文近30篇②按照登泰山时间顺序大致如下:陈弘绪《寒夜录》、余缙《登岱记》、孔贞蠧《泰山纪胜》、蒲松龄《秦松赋》、牛运震《雪天登岱记》、沈彤《登泰山记》、赵国麟《游徂徕山记》《登泰山记》、宋弼《重修三贤祠记》、金简《泰山图说》、朱云《游泰山记》、姚鼐《登泰山记》《游灵岩记》、聂《泰山道里记》、宋思仁《泰山述记》、唐仲冕《岱览》、吴锡麒《游泰山记》、黄易《岱岩访古日记》、杨铎《泰山纪游》、黄经藻《游樱桃园记》《泰山图题词》、朱钟《游徂徕记》、徐宗《观日出记》、汪軻《泰山志》、辅廷《谒岱记》、薛福成《登泰山记》、赵尔萃《天然池记》《樱桃园记》、陈锦《登岱记》、濮文暹《游岱随笔》、周彤桂《樱桃园记》等。。明代泰山游记中出现了王世贞的《游泰山记》、钟惺的《岱记》与张岱《岱志》等名作,文人化色彩浓郁。其中,姚鼐的《登泰山记》成为游记中的经典。许多泰山游记不仅描写泰山风景,更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抱负和感悟。周郢评价明人汪子卿的《泰山志》确立了“大泰山”的观念③[明]汪子卿.泰山志校证·校证说明[M].周 郢,校证.合肥:黄山书社,2006:7.,可以说,游记是文士们登临泰山留下的行程足迹和人生感怀,这是泰山散文的主流。从清人的游记中,我们能勾勒出昔日泰山的总体风貌和文化内涵,现予以评述,以求教于大家。
一
谭威红在《明、清泰山游记散文之比较》一文中对明清泰山游记的特点概括为:明人善罗列,清人善概括;明人尚奇,清人尚气;明人善抒情,清人善思辨;明人有所顾忌,清人敢怒敢言④谭威红.明、清泰山游记散文之比较[J].惠州学院学报,2017(5):49-52.。文章对清代的泰山游记似乎更为欣赏。
山水游记一般都包括游踪、景观和情感。明人的泰山游记,情怀超过景观,许多篇章将沿途景点一一交代罗列,但许多都是一笔带过,稍显平淡,其中也有精彩之处,如明代“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写泰山:“俄而诸山各出白云一缕,若冢中起。稍上大如席,凡数百道,则狂驰,而遇辄合,其起无尽,其狂驰而遇亦如之,顷刻,遂遍成白玉地,而仰视则空青莹然,上下异色。”①张成德,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东卷)[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4.显示出对泰山由衷的喜爱和欣赏,完全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抒发。
清人的泰山游记就形式而言,多采用记的形式,或是随笔,或是日记体联缀而成,如牛运震的《雪天登岱记》、吴锡麒的《游泰山记》、黄易《岱岩访古日记》等。具体到每篇,以记录行踪、景观和感怀居多,有的是将每处景观各自记述,条分缕析,有的是对某一处景致进行集中描述。有的尽管记录奉命祭祀过程,如徐宗到泰山是公差,“乙酉四月望日,赍香供封山”,以后也因岁修典礼,礼毕下山,不暇久游。辅廷也是奉命祭祀,但其中的写景文字时有可观之处。总体看,登山以私人行为居多。
如同谭威红所言,清代的泰山游记的确有较强的概括性。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桐城派义理、考据和词章主张的具体实践,代表了泰山散文的最高水平。全文不足五百字,还交待了地势环境、三条线路、古迹石刻等,他以“雪”为线索贯穿全篇,从京师至泰安,“乘风雪”而来;登上岱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观日出时“大风扬积雪击面”“雪与人膝齐”,概括性强且极简洁;“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内涵丰富,留下许多回味的空间和余地,读来余音绕梁。濮文暹的《游岱记余》也提到“绝顶无一木,无鸟兽音与迹”,对泰山也有总体概括:“总全山景物而概论之,绝顶,神境也;山中最佳处,仙境也;后石坞,妖境而邻鬼境也。若天清气和,济胜有具,作一月畅游灵岳所蕴,其庶几乎?”不仅对泰山绝顶概括以神境,而且认为后石坞“妖境而邻鬼境也”②[清]濮文暹.游岱记余.见在龛集(卷二十)[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9.,以拟妙绝。吴锡麒的《游泰山记》认为“游泰山而不游黄华,不如不游也”。同时也有对景物具体的描述:“抵摩云岭,天风倏至,百窍尽号。山适缺其一面以受风,行人又当其缺,云涛卷处,几欲挟舆而飞。屏气息声,时怵倾坠。望岭际夹嶂层峻,皆百仞有余。树石动摇,兼有落势。其下为乱石沟,碎砾砏砏,舁夫择以置足,一步一顿,不胜其余。迨至崇飚告倦,迅籁俄收。幽鸟投林,松子满地矣。”“其间寿藤老木,络绎交扶,樵斧不闻,禽语自乐。坚冰尚积于壑底,白云当卧于道旁,幽险苍寒,不类人境。从者投石岩下,随势迅落,至数仞之外,轰然作声,不觉为之抚掌。”③[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十五)[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5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3-349.准确地摹写出了泰山后山清幽的特点。
清人泰山游记相比以前游记,更具有个性化色彩。根据牛运震日记,他的《雪天登岱记》系几天所记登山过程过录而来,无过多修改。通过“上元日”“次日”“凌晨”“向午”“是日”“二十六日”“中夜”等记述时间的推移,在行进途中不时驻足赏景,“仰视”“回望”“西北岭”“东南诸峰”“东南”“西北”都有可观之景,用“过”“至”“抵”“回看”标志风景地点的转换,读此篇,我们完全能在脑海中还原出登山的路线。
牛运震于正月二十七冒雪向泰山进发,沿途依然不忘将欣赏到的风景形诸笔端:“蹊路封合,平田一色。仰视云平无岸,回望西北岭上,短树参差迷离,山中村舍微露,烟游雾中,几不可辨。东南诸峰半陷于云,或见尖,或见足,少顷亦灭。赭色孤庙,缥缈山上,映雪如画。”④[清]牛运震.雪天登岱记,空山堂诗文集(卷五)[A].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第50册[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485-487.他还详尽记载了与友人在风雪打面的行程中苦中作乐的情景,“于驴背吟古诗,唱清秋露声正豪”。接近中午,饮酒御寒之后,他不顾当地人的劝阻,踏泥上山。这也印证了孙星衍在其《墓表》中所言牛运震“好游览,登华山岱岳,穷极幽险”⑤[清]孙星衍.墓表[A].蒋致中.清牛空山先生运震年谱附录[C].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106.。登上极顶,看万山朝宗之势,真正领会了登上山巅的喜悦和豪放的胸怀。环顾四周南有傲徕、徂徕、汶南诸山,东北、西北诸山都清晰可见。“始知群峰皆卑,脉连壁断,皆有朝宗势。南望傲徕、徂徕,齿齿皆见。其根云低,殆与地平。白雪漫漫,黄路交出,缕缕如发,汶南诸山趋赴山下,极远苍苍,盖与混茫接。东北山势更无隐态,中见平田人家,了了可辨。西北诸山层叠起坐殆万重,都不见平地,顶上雪倍,深至三尺,盖风力也”。在山顶所见之景,描绘后呈现水墨山水的效果,文笔准而精。风雪也不能阻挡他的前行,经历过艰险和狼狈后,牛运震畅怀歌吟,尤其吟唱陈子昂的登《登幽州台歌》和其他诸曲,这样的自豪和吟啸确是在极顶上的真实感受,让人印象深刻。朱云也曾写到在朝阳洞饮酒作歌,其乐可知。
余缙于康熙庚戌(1670)九月因公到泰安,“自肥城东行,随途皆碧涧古藤,山村野寺,饶有别致。夹道榆枣甚密,绿英朱实,离离可爱。东望杳霭间,有峰如狮蹲状,询之舆徒,知为傲来峰矣”。作者在对泰山的遥望中心情愉悦,觉得周围的风景清新可爱。当晚,歇息于官署,对于明天的行程更是充满期待,兴奋得无法入睡:
夜分不寐,从署后看山,峰峦草木,历历可数。时月白如昼……漏下数十刻,始就枕。俄闻阶前点滴声,僮辈咄咄曰:“天雨矣,奈何?”余曰:“虽疾风暴雨,誓必登。”比晓,雨益作,大风撼林木,如震雷。同行者有惮色,余披毡戴笠,贾勇迅发。①[清]余 缙.大观堂文集(卷十八)[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43.
若是今天,尽管会有天气预报来预测天气情况,交通也比古人发达了许多,真的到了山脚,即使阴天下雨会阻挡部分人们登山的脚步,但时间和天气并不那么容易赶巧,有些人还是会选择登山的。古人显然没有这么多的便利,雨雪大风,都是有可能遇到的,如何取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余缙不愿等雨停,他选择雨中登临,表明已到山脚下登岱的急迫心情,并且在这样的境遇中有自己的人生感怀:“天下名胜之地,何问风雨晦明,总有殊致。余虽不获睹岱岳晴景,而千峰瀑布,万顷白云,翠微缥缈,松籁幽清,总在烟雨变态中。此亦从古游人领略最罕者也,亦何负于我哉?”风景自在心境,人生亦是如此。
余缙的登山计划十分周密,晚上住在岱顶,与同游者相约明晨稍晴,往日观峰“看扶桑旭景”,再登玉皇阁,探寻古代帝王泰山封禅时埋藏的金泥玉检遗址,回来参观舍身崖,读摩崖石刻等。现实却是半夜住处漏雨,两次移动床位,衣服被褥全湿,随从的人撑伞到天亮,大家聚在一起烤火取暖。等到天亮,雨下得更大,只好赶快下山。雷电雨交加,虽然穿两层皮裘,都不能抵挡寒冷。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让人印象深刻。
沈彤对泰山也是梦想已久,从临沂到济南,“行未半,而泰山已巍然在望矣,心则喜,命执鞭者驱驴疾行。”同样是先在山脚下住一夜,多半失眠。“宿其麓,戒竖子以鸡鸣上山。中夜,月色如昼。及期,披二皮裘,乘皮担绳兜子,并泰安城西而上”。登顶后,“俯仰徘徊,纵览六合,见夫天垂如盖,如穹庐,日悬如燧,众山断续环拱,如砺如拳;川海萦回,若带与线。地边角与天腰际,南北东西旷无一方之障隔”。②[清]沈 彤.登泰山记.果堂集(卷九)[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4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08.此文详略有致,详写登山前的向往、屡次错过的遗憾,与登顶后的人生感悟呼应,“盖昔所传闻其概者,今乃极而察之;数十年愿见无从者,今乃不求而尽获之。快意适观,于斯为极”。这样的人生感悟何处不是呢?作者一时间想到两三千年前的古人,不知神气郁积已久,能否得到大爆发?如同沈彤多年的愿望终能实现,倏忽间,天气变化,似在回应作者:“沉吟未几,而风起云合,阴寒袭人,雨雪飘摇,一山愁惨”,这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似作者的心境,“乃戴青毡辞去,则晴如初”,“上二天门,道殊湿。山中人云,昨夜曾大雨,而下方不知”。呼应了作者在前夜山脚下“月色如昼”的描述。
孔贞蠧曾言:“山上下阴晴气候不同。盛夏苦寒,御夹单衣,不免拥炉。”正是天气的瞬息万变,人们遇到的风景不同,带给人们不同的人生体验,印证了泰山“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③[汉]应 劭.风俗通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374.的人间仙境不负盛名。由此可见,清人不仅对泰山景致有总体概括,也能以更细致从容的笔法去描写刻画,即使遭遇风雨雪天,也能享受山水之乐,更具有个性色彩。
二
与明代相比,清人的泰山游记散文不仅仅满足于记录行程,抒写人生感怀,更重要的是以某个景点或景区的具体描摹取胜,从而丰富扩展了泰山游记的内容。他们重在泰山自然风景的欣赏,发自内心的登高而赋,其文学色彩浓郁,流露出真性情,对山水胜景的描写尤其出色。
泰山日出作为一大胜景,历来带给有幸能看到之人以强烈的震撼。孔贞蠧的《泰山纪胜》作为清代早期的游记散文,影响深远,先后被多种书籍收录和提及。该文不重登山的过程,而以对每一景点的具体描述取胜。他的日观峰观日出一段,精彩绝艳,被叶圣陶等人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本)选入。孔文首先感慨“其数往而不获一观”,再描写自己的幸运:
宜秋深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如鄃,天鸡鸣,微晕生,凝睇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睫,倏露半体若月弦,就望,厥色殷红,韬光不曜,轮腾而上。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紫赤,类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瓶之倒置。最后如炬灯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既尽,然后全体昭融,芒四射。?踊前却,若危船簸浪,震荡心目,神体为之不宁。日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与客相顾错愕,惊叹曰:是非海水耶!古之人不予欺也!①[清]孔贞蠧.泰山纪胜[A].古今游记丛钞(第二册)(卷六)[C].上海:中华书局,1936:26.
又辅廷奉命祭祀泰山,有“今夜奇逢”的幸运:“初,东方黑雾漫天,黑气外含紫气,紫气外含白气,白气外又隐约有黑气。黑气上白光散漫,如波浪滔天。卯正,四面忽有霞光,上红中绿下黑,复有红云数道如血,至二刻黑白光皆变为黄。日出处红光一片,如火从黑气内现,微红一线,望之低而且近,似仅在数十里外。距红光甚远,旋上升,一半尚在海,如花瓶形,又升如炉形,又升如灯笼形,又升如大瓶有底形,顷刻即出海矣。其色甚白,光彩夺目,外似有一盖,闪烁迷离,泼泼欲动,时天无纤尘,观之甚悉,惟其出时似去人甚近,且上有盖摇摇,不解何故也。”②[清]辅 廷.谒岱记[Z].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光绪刻本:6-7.
吴锡麒记述观日情景:“俄而现白毫相,俄而现绀室相,俄而现种种色妙衣相。徐乃血线殷起,一喷一鲜,转瞬间如大赤盘踊跃而出,而日已登于扶桑矣。”③[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十五)[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3-349.稍早的陈弘绪也有观日出的感悟:“俄见彩霞万道,碧绿交加,有赤盘从中涌出,晃漾激射方圆靡完,久之乃成日轮。因悟气至此始聚而为日,日生一日,非以昨日之日为今日之日也。”④[明]陈弘绪.寒夜录(卷下)[A].续修四库全书(1134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濮文暹在《游岱随笔》中也有精彩的描述:“中一物浮动若有无,久之露小半,钩如新月弦,血色殷然。初若凝,继若溅,少转眼而全球跃上矣。”⑤[清]濮文暹.游岱随笔.见在龛集(卷二十)[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58-269.
在所有描写泰山日出胜景的游记中,姚鼐所作尤为人拜服:“稍见云中白若詂?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此以简洁取胜。徐宗的《观日出记》写到了几次不同的观日经历,第一次稍显仓促,“一转臱间,如鸡子之方熟而破其黄也。……如绫罗之染以猩血而未成也。顷刻红云漫天矣”。同年七月,徐氏再观:“余独凭栏蹲立,目炯炯不敢寐。……久之,东方有一线之白。久之,微阔而色绀,俄自东而南,青红而淡,云气成片段,忽长忽方,忽断忽续,或如尺、或如剑,或如墨,其色愈远而愈黑,黑色之下有似带而变绛者。西北尚阴阴如深夜。……顷刻东方愈现愈赤,而天色渐蓝,云片片如前,而五色并吐,有星出没,不可胜数。久之,如火如金,如篱边之菊,初受朝露,如金甲与?戈卢矢相掩映,忽而散漫如网如盖,如芙蕖,如瓜瓤,近山峰峦起白絮,铺为平地,所谓云海也。……然而犹未见日也。……一霎腾而上升,大如轮,似赤铜铸成,初跃于炉。”①[清]陈 锦.登岱记.勤余文牍卷三[A].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22-327.描写详细,写日出时分瞬间变换,生动形象。
泰山的十八盘之险峻,许多人印象深刻。“过虹桥,山益峻,路益险,风雪渐大”②[清]余 缙.登岱记.大观堂文集(卷十八)[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44.,“及至三磴?,始复陡峭,路愈险,天愈窄,而景愈奇矣。”③[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十五)[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6-338.陈锦有言:“境益高,路益迅,盘亦密。以一足拾一级,趾进则踵悬,踵立则趾露。”还写到了天气的瞬息变换:“先行缓十八,犹在雨中;次行紧十八,则穿云直上,而雨在吾下。顾风起,半空猛压舆盖。溯峰攀陟,不啻负弩千钧。五步一休,十步一顿,渐见南天门矣。”④[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十五)[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6-338.坐在“笋舆”上的人感觉更是惊心动魄,余缙记述:“石级峻甚,舁夫喘息不相续。偶一俯瞰,则心目眩骇,几于颠坠。”吴锡麒也说“至此而鸟盘,而螺旋,而蚁缘,如空际游丝,袅袅欲堕。舆中人未有不惴栗者”。下十八盘时,“舁夫乘势直趋,簸影空中,如飘落叶。路愈陡,行愈疾,目不敢下注。左右视两崖间,树驰若云,岩骤如电。但闻蓬蓬勃勃,天风送人,转瞬间已至御障坪矣。”今天我们徒步登山,在每一停歇时,都要站稳扶好才敢转身回顾自己征服过的山路,何况坐在悬空的便轿上,那种脚下无根的恐惧应该更甚。吴锡麒以“飘落叶”为我们形象描绘了下山迅速造成的失重感,用词准确形象生动。
泰山松也是清代游岱散文中重点描摹的对象。孔贞蠧登山途中遇雨,冒雨行对松山,奇绝表达对泰山松的赞赏。牛运震则写冬雪中对松山的松千姿百态。从“稍稍有松”开始,或依山势起伏“三五成林”“垂崖者为琵琶松,特有偃蹇态”。“至对松山,松始族焉。西松落落苍疏,东则攒列如墙,隐秀崖涧。盖自把以至抱也。砰然有风从西北来,触松松惊,谡谡而涛,雪花如拳,簌簌雨坠,拂面过,稍歇复”。⑤牛运震.雪天登岱记.空山堂文集(卷五)[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0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55.本复静态的雪中松景因为风雪的加入而动态十足,作者以形象的比喻将松拟人化,写得生机盎然,让人忘记严寒。濮文暹也写:“有古松数千株,交错纷披于对山陵谷,间间以荒洞石屋,远近相守,苍酽一色,晴雪缭之。松厄于石,不能大;厄于风,不能高。惟横斜颠倒,结屈攫拿,极其势之自然而已。雨又不常及,润以云气,厥生益茂,怒涛谡谡,横空奔来,足荡胸而洗耳。”⑥[清]濮文暹.游岱随笔,见在龛集(卷二十)[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3.
山石也常见于清代游岱散文之中。姚鼐的《游灵岩记》写“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⑦[清]姚 鼐.游灵岩记[A].张成德,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东卷)[C].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152.赵国麟的《游徂徕山记》概括了徂徕山的两大特点:峻美和幽寂⑧陈伟军.泰山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67.,“忽闻群狼嗥鸣,悲惨激烈,颠发上指”,⑨[清]赵国麟.游徂徕山记[A].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东卷)[C].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152.说明徂徕山处于未开发的状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黄经藻的《游樱桃园记》记述樱桃园原本“乱石荦綨,不宜耕种”,泰安人鲁品方“以三百缗得之”,开渠引泉,遍种果树,一年收获可得钱三千贯,作者由此联想到解决百姓生计的方法,文章立意不凡。余缙则希望将来再有机会约二三知己,芒鞋薘杖,裹十日粮,遍历诸岩之胜,更是突出了泰山的魅力。这样的写景文字表现人与山岳自然的心灵交流,使人短暂忘记泰山厚重的历史与政治因素,陶醉于山界美景之中。此一游记特色与清人娴熟的文字表现力、审美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
三
泰山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文人进行实地查证,触摸历史,借古抒怀。文人在登临时触目所见,自然胜景皆有历史遗迹,自然触发其思古之幽情。吴锡麒、杨铎、濮文暹和陈锦等人的泰山游记多少都有考证的意味,几乎是在聂《泰山道里记》的基础上一一探寻名胜古迹。有人对泰山的石刻更感兴趣,如黄易游岱主要目的是拓碑访古①[清]黄 易.岱岩访古日记[Z].国家图书馆,道光间稿本.。杨铎盘桓岱庙,对碑刻也予以更多关注。他们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
首先,是关于泰山进香风俗的生动摹写。余缙写登山前夜:“时月白如昼,山峡间隐隐如萤火,绵亘数里。既而疏林掩映,其光渐高,良久乃灭。余咤问馆人,曰:‘四方朝山人也。’余不禁屐齿之欲折也”。②[清]余 缙.登岱记.大观堂文集(卷十八)[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43.濮文暹补记中写“香会中人日数千,夜半俯视环道,火光摇摇然直升,如烛龙双挂半空”。③[清]濮文暹.游岱随笔,见在龛集(卷二十)[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9.说明香客信徒多是夜晚点火把或提灯笼登山。明清两朝碧霞元君信仰最胜。明成化年间,每当四月盛会,进香报赛,千里云集,明时特设香税,至清雍正年始行裁革。吴锡麒下十八盘时,见“礼元君者鱼贯而上,香烟犹袅袅灵霄也”。④[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味斋骈体文(卷十五)[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8.杨铎三月初游泰山,“沿途士女礼元君归来,鱼贯而下,念佛之声不绝”。⑤[清]杨 铎.泰山纪游[Z].北京:国家图书馆,道光间稿本.说明白天登山之人也不少。牛运震在登山诸人中显得特异,他对碧霞元君祠是过而不入,过斗母宫,山僧延入,强礼佛不应,由此可见他是不信佛道的。
泰山自古与神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置身于“仙境”,难免有飘飘若仙之感。朱云写醒酒过程中遇男妇二老人,增添神奇色彩。徐宗下山途中遇雨,“视下界如昏夜。雨益猛,避于朝阳洞,众人皆睡我独醒,回忆杲杲者,非日出之光耶?”⑥[清]徐宗斡.观日出记[Z].北京:国家图书馆,道光稿本.垂头欲假寐,有一道士和他对话,“惜乎天地间绝妙境界,皆在人世睡梦时过去”。⑦[清]徐宗斡.观日出记[Z].北京:国家图书馆,道光稿本.闻其言,不觉瞿然而起,回首顾之,而道士不知所往云,同样也增加了泰山的神秘色彩。
其次,清人的泰山游记散文中看有关舆夫的描述,具有资料价值。时士人大多借助工具上山,即竹舆或舆笋⑧[清]俗称扒山虎:山行便轿。。陈锦《登岱记》介绍说,“屏舆从用两桿挟一椅,矬其足,类席地坐。桿端系革带,两人负舁而行”。⑨[清]陈 锦.登岱记.勤余文牍(卷三))[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22.濮文暹的描述更详细:“山轿如竹兜,长六尺余,穹其坐处若弓粄,络绳两粄间,可卧可倚,顶有布可蔽日,下有板可承足,分贯两竿,韦悬竿首,前后舁者肩韦而横斜行焉”。⑩[清]濮文暹.游岱随笔,见在龛集(卷二十)[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8.孟昭水注《岱览》中认为,用肩抬的叫肩舆,用手挽的叫腰盫⑪[清]唐仲冕.岱览校点集注[M].孟昭水,标点集注.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75.。一般在红门处由肩舆换乘腰盫。另外,在多篇泰山游记中,作者都提到携带酒饭,这说明游历泰山至少需要两天,且需要用酒御寒。孔贞蠧于1673年五月中旬携酒饵作二日游。牛运震荡寒饮酒数杯,即欲登山。赵国麟到红门,“示老僧《红门丘壑图》,索老僧酒,微饮而上”,①[清]赵国麟.拙庵近稿[A].《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处.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第32册)[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18.至万仙楼,坐树下小酌,以领其趣。一路上以酒相伴,潇洒自然。濮文暹介绍盘道数里“辄有卖炊饼者,粗粝不受咽,泉则无处不清甘也”。②[清]濮文暹.游岱随笔.见在龛集(卷二十)[A].《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8.朱云在《游泰山记》中也写游至朝阳洞时,“众山环抱,势若星拱。洞下溪声如吼,洞中则时有钟鼓管弦声洋溢于外”,于是“出酒徐饮洞口,作歌,歌声与洞中声相应遥对。前山千松吸风,松涛搏,如解箨声,又与歌声相赠答。余心甚乐,几忘前途尚有奇可探也。从者曰,咫尺大夫松,不一观乎?于是辍酒起,立其下,喻之曰:此处士松也。”③[清]朱云.游泰山记.岱宗大观[A].王价藩.泰山丛书(第一集第17册)[Z].泰山学院图书馆藏稿本.面对此松,生发感慨,命童子拾松枝暖酒,痛醉,卧大悲庵。“日高始起,视庵下有桥,沈吟曰,昨暮遇耶?寻径下桥,弹溪中石子以醒夙酲”。④[清]朱云.游泰山记.岱宗大观[A].王价藩.泰山丛书(第一集第17册)[Z].泰山学院图书馆藏稿本.下山途中,憩樱桃源,满志披月而醉。在这里,酒有助人诗兴的作用,文人的诗意人生展示无遗。
总之,清代泰山游记散文是山岳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古人与山岳自然亲近的历史印记。清代泰山游记中蕴含的审美体验、人生情怀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价值,各自眼中的风景也具有个性化特点,所记事物亦有史料价值,理应引起学者关注、梳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