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韩, 高力翔, 徐 欣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网球入门较难,基层教练员普遍感到初学者很难上手,网球入门问题成为许多初学者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帮助初学者顺利掌握网球技术且学有所长,是基层网球教练员思考的重要命题。
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现有网球技术的特点和规律等进行探索,力图将众多网球技术归纳为若干大类和小类,就是网球技术分类。分类是为了将繁杂的网球技术整合成多个系统,更好地指导网球技术训练。当前我国网球技术分类系统采用的是概括性研究,虽然广泛性较强,但在人群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以击球的挥拍方向与握拍方式为分类依据,立足于网球初学者的教学与训练,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提高网球初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刘亚等[1]采用运动技能“会能度”的分类方法构建网球技术分类系统。该方法较直观可靠,但由此总结出的相关图表略显生涩难懂,难以使每位网球学习者了解自己的网球技术处于“会能度”分类中的哪个层次。
李唤春等[2]认为,网球技术体系的建设要用概括性研究方式,运动系统论知识从“动作”概念出发,确认“动作方式”是构建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的核心要素。以概括性研究和系统论知识为基础,从握拍法、步法和击球方式3个角度构建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以系统论的知识来构建网球技术分类系统,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学习者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对文化程度较低或理解能力差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方式过于专业和理论化。该方法更多是从理论方向构建网球技术体系,缺少实践支撑。
高文洁[3]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划分出网球击球区域,以此为要素构建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主要有基础技术、发球、底线击球技术、中场击球技术和网前击球技术等5种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在空间感和视觉感上给人以很大的冲击,由于从比赛需要出发,这种分类方式更适用于校队、省队、国家队和高水平运动队。普通人参与网球运动追求的是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所以,这种分类方式在人群适用性方面有局限。
庞庆军等[4]根据现代网球技术风格和技术学习规律,提出以击球区域为划分要素的网球技术分类体系。这种分类方法虽然克服了一些传统分类的弊端,但其逻辑起点较高,需要与原来的分类方法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独立性不足,针对运动员的五大竞技能力(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没有明确的界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竞技能力各方面的问题[5]。
当前对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的研究都是在特定情况下遵循概括性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的。概括性研究能反映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的属性及其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原则能对网球教学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进行合理且系统的安排。此类研究是为了使网球运动训练更高效、科学和规范化,但过度的概括性研究导致构建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缺乏很强的针对性,导致网球学习者竞技能力难以得到全面发展[5]。
综上所述,现有关于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科学性、规律性和专业性,但由于都以概括性研究为主,在人群的适用性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网球初学者网球基础学习和自学思维的培养。
PTR(职业网球教练员组织)规定的网球技能21项技术(图1)概括起来主要有七大类:正手击球技术、双反手击球技术、发球技术、削球技术、截击球技术、高压球技术和单反手击球技术。这7类网球技术击球时挥拍方向的共性特点是都向前,个性特点是:正手击球技术(图2)[6]和双反手击球技术击球(图3)[6]的挥拍方向先向前再向上;单反手击球技术(图4)[6]在人体动力链和力学动力链上与正手、双反手击球技术有很大区别,但从击球的挥拍方向看,单反手击球技术和正手、双反手击球技术一样,都是先向前再向上,最大的不同是单反手击球技术的稳定性略差;发球技术击球的挥拍方向是从上部向前向下,类似于一个“鞭打”的动作;高压球技术(图5)是移动式的发球,击球的挥拍方向和发球技术一致,最大的不同在于高压球技术需要移动脚步,不断调整击球位置,可以全场击球;削球技术(图6)[6]和截击球技术(图7)[6]击球的挥拍方向与正手、双反手击球技术、单反手击球技术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有向前的动作,不同之处在于削球技术和截击球技术击球的挥拍方向是先向下再向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再向侧方。
图1 PTR 21项网球技能
以击球时的挥拍方向对网球技术进行分类,有助于网球技术动作的固定和同类技术之间相互借鉴。根据运动项目竞技能力表现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5],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初学者思考的主动性,并将这种学习思维迁移到体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训练中,以学习思维为基础推动全面自主学习。
图2 正手击球技术
图4 单反手击球技术
图5 高压球技术
图6 削球技术
图7 截击球技术
现有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主要以网球场地不同区域的击球技术和技术难易程度为依据,如此分类有利于网球练习者在初期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但初学者对网球技术类别没有整体认知,导致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用什么技术、运用的目的、为什么用等一系列问题。
正手击球技术、双反手击球技术和单反手击球技术击球时的挥拍方向一致,都是从侧面向前再向上。正、双反手击球技术构成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技术类别;单反手击球技术因为稳定性较差,所以,选择的人不多,但不代表单反手击球技术比双反手击球技术差,二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用或不适用的差别。可以将正手击球技术、双反手击球技术和单反手击球技术归类为网球技术系统的第1系统。第1系统的技术无论是业余比赛还是职业比赛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类别。
发球技术和高压球技术都以大陆式握拍为主,击球挥拍方向从上方向前再向下,掌握了发球技术后,高压球技术随之即会。高压球技术和发球技术归类为第2系统。第2系统的技术应用建立在第1系统之上,构成最基本的参加网球比赛的击球技术,满足比赛中大部分击球所需。
削球技术和截击球技术的挥拍方向是先向前再向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再向侧方,与第1系统技术最后阶段的挥拍方向相反。截击球技术和削球技术归类为网球技术系统的第3系统。第3系统作为进阶网球技术,建立在熟练掌握第1系统和第2系统技术的基础之上,对击球者的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有更高的要求。
从网球技术分类系统整体来看,新分类系统(图8)将网球技术分为三大系统:第1系统是正手击球技术、双反手击球技术和单反手击球技术,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第2系统是高压球技术和发球技术,其与第1系统技术共同构成网球运动员参加比赛所需的基本技术;第3系统是削球技术和截击球技术,属于正手击球技术、双反手击球技术、单反手击球技术、发球技术和高压球技术的进阶技术,能直接得分或调整比赛节奏。
图8 网球初学者技术分类系统
从技术的角度看,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中每个系统不同技术击球时的挥拍方向都是同向的,有利于同类技术相互迁移。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有利于网球学习者简化学习步骤,更易掌握所学技术的整体概况。从实用的角度看,有利于将诸多网球技术划分成简单的几类系统,明确需要学习什么、为什么优先学习等问题。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从层次性来看:第1系统是基础性技术,满足正常的练习和对打;第2系统是发展性技术,结合第1系统的技术,能满足基本的网球比赛技术之需;第3系统是进阶技术,为网球学习者在充分学习第1、第2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向更高技术层次攀登提供了路径。
第一是针对性较强。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分为三大系统,每个系统击球时的挥拍方向都是一致的,2种技术的练习方法可以相互迁移,使网球初学者逐渐提高动作质量和稳定性,把技能训练作为练习的重点。三大系统依次进阶,从第1系统的基础性到第2系统的发展性,再到第3系统的进阶性,每一系统都以上一系统为基础,相辅相成,环环相扣。
第二是适用性较广。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对击球时的挥拍方向有很高的技术辨识度,把技术的难易程度系统性地呈现在初学者眼前,帮助初学者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网球技术。对初学者而言,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能帮助其明白什么阶段该学什么、什么技术最重要等。对网球高水平人群来说,通过该系统其能明白状态不好或某项技术出现问题时如何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各类技术。
一是明确领域,对症下药。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从同一个角度进行把握,有效克服了前人概括性分类研究带来的应用问题,把技术问题归结到一点,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无论是网球初学者、爱好者还是高水平人群,都能清晰地了解什么阶段该学什么、状态不好时该练什么、什么技术最重要等。
二是建立框架,举一反三。建立三大系统7类技术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让初学者建立对网球技术框架体系的认知,把全部技术整合到多个环环相扣的系统中,从整体上把握需学习的技术,使网球技术学习系统化。这更有利于网球初学者通过系统框架找到问题所在,从基本技术开始练习,解决当前的问题,甚至感悟到新的进阶技术。同时,联想到另一种技术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简洁明了,拒绝繁杂。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从竞技能力的角度出发,明确针对的领域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未考虑网球新手基本技术单点练习的弊端。新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技术学习难度逐渐增加,趋于细化,网球初学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的层次和难度,避免技术学习繁杂。
为解决当前网球技术分类系统不利于初学者学习的问题,以击球挥拍方向为分类依据,兼顾网球技术的基础性、发展性和进阶性要求,将网球技术分为三大系统。与前人的网球技术分类系统相比,此分类方式更易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能使网球初学者建立对网球技术框架体系的认知,发挥网球练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个人感悟,解决网球技术的运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