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

2021-01-06 07:28马克·汉林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父与子废墟总会

【美国】马克·汉林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里的“冲”可以换成“跑”吗?为什么?

父亲看到眼前的一切,有

这句话对描写父亲有什么作用?

这里为什么要写其他父母的表现?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突出了怎样的情感?

前后两次出现这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具有怎样的品格?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阅读回眸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里,作者抓住几个场景:地震后一片废墟的学校;号啕大哭后父亲开始挖掘;痛哭后绝望离开的其他父母与坚持埋头苦挖的父亲的行动对比;不顾他人劝阻,父亲坚持挖掘;成功找到儿子。文章用了大量的细节,展现出特定场景中竭尽全力的父爱。

阅读解析

在这篇文章里,“場景”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画面感”。

所谓“整体性”,是指场景中的环境、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要素组合在一起,高度交融,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地震后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这是场景里的“环境”;“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是场景里人物的具体表现;其他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他”则是“埋头接着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细节描写中突出了父亲救出儿子的坚定信念,也自然地把环境、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场景的“画面感”在父亲坚持救儿子中体现尤为突出。地震后“一片废墟”的环境,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的神态,父子之间感人的对话,这些显而易见的细节,最终汇聚成一个“父爱如山”的画面——“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猜你喜欢
父与子废墟总会
“废墟”
废墟里的救赎
父与子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有趣的父与子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父与子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