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2021-01-06 09:53曹勇等
杂文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庸官上梁饭圈

曹勇等

流量堆砌的“饭圈”终将是“烦圈”

曹勇(安徽淮南)

《炒作三分钟”胜过“台下十年功”》(《杂文月刊》2021年10月上),文中的“饭圈”,跟吃饭没什么关系,“饭圈”其实就是粉丝圈。只是一旦经纪公司给粉丝带节奏,使“流量明星”能一夜蹿红,“饭圈文化”就容易走火入魔了。这并不是说“饭圈”不能上升为文化,而是怎样上升才能成为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黑红”也是“红”“臭名”也是“名”,那只能是一种审美变态;如果“流量明星”身上既看不到演技,也看不到艺德,那“饭圈”也只能是一个流量堆砌的、制造话题的“烦圈”。换言之,粉丝们只有追逐德艺双馨的,才能构成“饭圈文化”。

“流行的不一定是文化,只有文化才配得上流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把文化的形成与“饭圈文化”的形成区分开来是科学的,能避免许多有文化或没文化的人误入歧途,还文化以本还面目:越软越有利,越无形越永恒……与流量堆砌无关。

“下梁”亦可正“上梁”

成 思(安徽合肥)

《杂文月刊》2021年11月上刊登的文章《身处“淤泥”当如何》,阐明“一把手”(“上梁”)的优劣对下属(“下梁”)的影响,以及下属在“淤泥”环境中如何坚守底线。笔者以为,“下梁”不仅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定力,而且应该帮助扶正“上梁”。

下梁发现了上梁的不正,既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明哲保身的态度,更不能给了一点好处,就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这样不仅“上梁”会“倒”“下梁”也会“垮”;而应主动抵制不正之风,并依靠群众和党组织扶正“上梁”。

黨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赋予了党员纠正“上梁”错误的权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这就等于给了每个党员监督“上梁”、纠正“上梁”的“尚方宝剑”。“上梁”固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下梁”更应对“上梁”起到监督作用,一旦发现“上梁”歪了,就像樊哙、张良、魏徵那样及时帮助“上梁”扶正,担起辅鼎之责,唯有如此,才是对“上梁”真正的关心爱护。如果“人人都来监督,人人都来负责”,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扫除歪风邪气,我们政治生态的天空会更加清明,我们的事业会发展更快。

安官会禄,

不务公事

苗志学(陕西佳县)

读曹仙源的文章《庸官“三说”相与析》(《杂文月刊》2021年9月上),想到西汉刘向《说苑》中的一句话:“安官会禄,不务公事,此为庸。”

“张县长挖,李县长埋,王县长到任又重来。”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奥妙官员知道。“官要富,搞项目。”没个项目怎来钱?只要你到基层走一走,好好的街道,三到五年开挖一次。这次是铺水管,下次是排污水,总有些说辞。好好的门窗,三五年撤换一次,借口总能找到。包工头不会白包,官员不会空手。

常有庸官拿老百姓糟践:“我把自己混同了一般老百姓。”是混同吗?是糟践。企业把有毒污水排在河里,找领导反映,空转一圈,找不到管事的官。居民的自来水能点燃,找了两年,找不到管事的官。为什么会这样?无利可图,还惹来麻烦。

当官的责任是执政为民,不是口角春风,党中央铁腕反“四风”,践行“八项规定”,庸官不能为所欲为,就心生抵触。有利的事抢着干,伤点利益就反感。在其位,担其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事不用在民生上,何不让其早点下岗。

认清“套路” 坦然处之

刘曰建(北京丰台)

《套路》(《杂文月刊》2021年10月上),两位高等学府的老师,遭遇两个学生的“套路”。学生的套路很一般:阿谀奉承于先,过河拆桥在后。学生是“出家迟,得道早”,尚属初学乍练;老师多为人方正,中“套路”源于“君子可欺以其方”。这类事学校较少,物以稀为贵,老师会感觉异样,在职场特别是官场,可说是司空见惯。笔者曾在两家银行人事部工作多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在热门岗位和冷门岗位、在位和退休,有人对你冷热两重天,只要参透其中奥妙,就会泰然处之。况且人家和你套近乎,你当不得真,人家是冲着你屁股下的椅子,谁坐就和谁热乎,一旦你失去解决他问题的条件,就算你是棵葱,谁还拿你炝锅,如此这般算不算套路呢?至于过河拆桥也两说着,桥的作用是帮人由河的此岸到彼岸,人已经到了彼岸,桥就没有使用价值了,拆就拆了吧。套路无处不在,倒有一法防套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猜你喜欢
庸官上梁饭圈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
南盘江特大桥拱上梁支架法施工技术
“抢”喜糖
古代如何防止庸官贪官肆意妄为
Beams Up
治理庸官懒政需在制度上下功夫
从民谚看庸官丑态
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上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