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晶
“章爹爹,您先把药含上,我们马上把您推到心电图室去检查一下。”9月的一天,家住红燕一巷的66岁独居老人章志国,在武汉市硚口区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過程中,突然感到右胸壁有些疼痛。社区医生紧急处理后高度怀疑是急性心梗发作,迅速将他转诊到医联体省中山医院救治,章爹爹很快恢复了健康。他感激地说:“多亏了社区医生反复提醒我最近来体检,不然半夜在家里发作了后果不堪设想。”
在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支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作为,将全程的、连续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送上门,为群众打通了健康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这背后,有一位“群众健康守门人”、卫生健康系统公务员的优秀代表,他就是“最美公务员”、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副科长潘凌壮。
把医疗专家请进社区
“明天14:30-17:00,坐诊专家是同济医院儿科遗传代谢、内分泌专家应艳琴,需要咨询的家长请不要错过机会。”12月13日,汉中街居民微信群里,社区医生发出了最新的专家坐诊信息。在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到周二周四的下午,附近几个社区的患者都会慕名来到这里向同济儿科的专家问诊。
硚口区医疗资源丰富,辖区内汇聚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然而硚口区也是武汉的老城区,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步梯房的老小区,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对于守卫居民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方便居民就医,经过反复调研、大胆创新,潘凌壮尝试在基层引进更多知名专家。
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基层,这份居民的健康“红利”来之不易。“潘凌壮爱动脑筋,舍得下功夫,每次他都提前来问需求、做调研,而且肯吃苦,和我们一起在专家办公室门外,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红兵说。
2020年,同济医院承接了一个全国高血压示范基地的科研任务。借此契机,潘凌壮与同事一起,前前后后与汪道文教授团队沟通了近十次,凭借细致、翔实的工作方案与诚心打动了专家团队,将汉中街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同济心血管科建成专病医联体,1600余名患高血压居民纳入了示范区的管理体系。
从2020年10月开始,每周二周六上午,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正高级专家在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工作室坐诊,同时,定期开展查床、讲课、培训指导等共建活动。社区医生为患高血压居民发放了远程血压计,指导居民们按规范一周两天、一天4次进行血压测量。社区医生负责日常动态管理,对异常情况随时发现,随时干预。遇到问题急症,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到同济医院。“截至目前,示范区管理的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率提高了10%,并发症显著减少。更重要的是,居民和社区医生联系更强了,信任感不断增加,也更愿意到社区就诊了。”潘凌壮说。
据了解,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省中山医院、市肺科医院等上级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设立了内分泌、心血管、脑血管、呼吸、中医药、儿科等13个专家工作室,倾力打造“一中心一特色”基层医疗工作品牌。现在,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国家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汪道文教授,长江学者、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教授等16位博导、91位博士的问诊服务。
为什么这么多知名专家愿意下沉到硚口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潘凌壮说:“首先专家们都很愿意到基层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生通过扎实的工作,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一些重难点问题对专家坐诊的需求十分强烈。反过来,专家坐诊也吸引了更多的居民群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形成了良性循环。”
“王平教授一上午一般只有20个号,但在我们社区坐诊时,他每次都坚持看到30多个号,尽量满足群众的需求。”韩秀文是2020年引进到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硕士,每周他都会协助王平教授在社区坐诊。“我不仅能近距离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更学到了医德医风。”
把辖区居民的健康管起来
走进荣华街,拥有2栋5层以上小楼、总面积近4000平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宽敞明亮,中心内有32名专职社区医生,还设有17张住院病床,2级以下手术也可在中心完成。周五的上午,来往的居民络绎不绝。
而就在几年前,硚口区还面临着三甲医院人满为患、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难以维持的窘境。
“要实现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的目标,最重要的方法是增强基层医疗的能力,吸引得住病人,让居民看病更近、更方便、更便宜。”潘凌壮说。2019年,潘凌壮开始在各中心按科室特色推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上不封顶”的绩效改革方案,打破大锅饭,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对合理的要求,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潘凌壮坚定地说。硚口区通过大力选用年轻干部、制定优厚政策吸引硕士人才进基层、定期开展医疗业务调度研 判联席会等方式,使基层总门诊量大幅提升。
此外,为了使基层发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安全网底作用,潘凌壮也推动硬件设施的不断提升。2021年,硚口区投入1.9亿元的汉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投入2.25亿元的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投入2000余万元的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址升级改造项目投资均已完成。目前,11家社区卫生中心发热诊室均完成标准化改造,并配备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CT、DR、彩超等数字化诊疗设备,提升了基本卫生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我们以家庭为单位和居民签约并确定一名家庭的健康管理员,对家庭中的一位主要成员开展重点宣传教育、发放健康资料,并通过他宣讲饮食习惯、生活运动的注意事项。同时,升级家庭医生服务,给居民发放油勺、盐勺、量尺、《健康百问》等健康8件套,做好医防融合。”荣华街社区医生方高玲介绍说。多年来,方高玲坐诊的同时,将辖区居民的健康“管”了起来,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家庭医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健康守门人。潘凌壮全力推动这项签约服务提档升级,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由中医师、护士、健康管理师、公共卫生人员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并将上级医院的专家也下沉到团队中来,解决棘手、紧急问题,坚持医防融合,提升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
“社区组织义诊、公益健康日的活动时,社区医生们都是‘一呼百应’,每场活动都人气爆棚。”潘凌壮笑着说。
74岁的胡爹爹坦言:“以前是得了病,才去看病。现在还没得病,家庭医生团队就主动管起来。从管我一个人到管理我们全家人,管的事越来越多,管得越来越宽,盐缸、油壶都管,管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了,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
此外,根据居家养老、医养融合的现实需求,潘凌壮利用“智慧医疗”手段,在六角亭社区推进试点工作,开设了100余个家庭病床。居民可通过远程设备系统联系家庭医生,随时获取问诊、上门查床、用药指导等服务。
“火线复出”投入抗疫战斗
1992年,潘凌壮出生于湖北天门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住校前,每天都是必须要把作业完成才能吃晚饭。”父母从小对他严格要求,养成了他按时完成任务、不拖拉的习惯。2010年,潘凌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深圳高新企业工作两年后,他回到武汉,考入硚口区卫健局。
从2016年入职,潘凌壮先后经历了街道下派、办公室行政、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副科长等岗位。他说:“在街道的半年,参与过拆迁、信访等重难点工作,让我认识到基层工作的辛苦和艰难,也明白再难的工作,也要一天天、一步步去做,否则就不可能成功。”
考验不期而至。“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局上下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连续100多天没有休息。”持续在一线通宵达旦负重奔波,2020年2月上旬,潘凌壮因感染新冠肺炎被隔离治疗。隔离期间,虽然身体比较虚弱,但潘凌壮心急如燎,在身体状况稍微好转后,就尝试克服困难,通过远程办公协助同事处理各项任务。治疗康复后,他不到一个月即“火线复出”,重上一线继续战斗。在隔离点穿着防护服开展消杀、入户摸排开展核酸检测、开救护车转运病人……“那个时候,身体和心理的压力都到达极点,也锻炼了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潘凌壮说。
“潘科长,截至20时,检测和采样数据是多少?”“潘科长,目前现场有多少居民排队?”“潘科长,检测现场的防护服没有了,请迅速调来。”“目前检测公司能力接近饱和,需要联系新的检测公司。”2021年8月,武汉市开展全民核酸检测,硚口区在3天内完成了66万人的检测任务。潘凌壮是主要负责人之一。当时的他,一天接数百个电话,协调基层检测点、上级指挥部、其他区直部门,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钟。
“今年,感觉还是从容多了,有经验了。”潘凌壮的底气来自于2020年6月的武汉市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当时,武汉是全世界第一个实行全员核酸检测的城市,潘凌壮作为一线管理人员肩负重任。“从预防现场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操作规范、样品存放、检测机构能力、信息准确收集、数据比对等各个流程,他考虑得非常全面,可以说是我们局‘智囊团’的核心。”硚口区卫健局疾控科科长景京说。
早在2019年,潘凌壮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1年10月,潘凌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宣读入党誓词时,我感到了一种神圣感与使命感。”2021年,潘凌壮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百年,百名专家,进百个社区,举办百场活动”的“四百”健康服务系列活动。截至目前,活动服务3000余人次,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2021年11月,潘凌壯获评“最美公务员”,并被中组部记一等功。“这是国家和人民对卫健系统集体的认可,也鞭策着我们为了人民健康、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不懈努力。”潘凌壮郑重地说。
潘凌壮,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现任武汉市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科副科长,201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曾在深圳高新企业工作。2016年,他回到家乡湖北,成为武汉市硚口区卫生健康局一名基层公务员,承担起服务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健康守门人”庄严承诺。2021年11月,潘凌壮获评“最美公务员”,并被中组部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