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新强:情系江河四十载 力铸“大国重器”

2021-01-06 07:53尹璇赵雯秦建彬
党员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升船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尹璇 赵雯 秦建彬

钮新强,1962年7月生,浙江湖州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菲迪克百年杰出土木工程师、首届国际大坝杰出工程师。主持或参与主持三峡、南水北调中线、乌东德、滇中引水、引江补汉等国家重大工程设计20余项,主持国家与省部级重大科研百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9项,参与主持的三峡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直在一线致力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在高坝通航、大型水工结构、长距离调水等领域造诣深厚,为国家和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及新时期长江治理与保护作出突出贡献。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历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抗争的治水史。”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钮新强看来,此生能成为水利人无比自豪。

40余载,钮新强始终坚定“水利利国、水利利民”的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用实干描绘盛景,靠创新决胜未来。

百年梦圆,三峡通航铸就辉煌

上世纪中叶,新安江水电站和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个个重点工程吹响了建设新中国的嘹亮号角,学生时代的钮新强第一次领略到水力发电的伟力。“当时,我便立志要做一名水利工程师。”

1979年,钮新强如愿通过高考进入开创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先河的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分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

“我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钮新强回忆。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倾注了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心血的三峡工程,此时正处于论证决策阶段。

从三峡设计论证到建成运行,钮新强见证了峡江两岸的沧海巨变,他也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三峡工程设计主要负责人之一。1998年开始,他常年往返武汉与三峡工地之间,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精心编制一批又一批设计成果报告,熬夜是家常便饭,他的办公室总是熄灯最晚。

在三峡工程中,有“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内河通航奇观。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头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大型船闸。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钮新强和技术团队创造性提出“全衬砌船闸”,这是我国自主设计的世界首座全衬砌船闸,与传统重力式船闸相比,节省岩石开挖量840万立方米,节省混凝土量600万立方米,缩短建设工期9个月。

三峡升船机是国内第一座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也是特殊船舶快速过坝通道,其提升高度达到113米,提升总量达15500吨,均远大于世界同类型升船机。钮新强率领团队与国内科研院所、建造单位协同攻关,大胆创新突破,成功解决了升船机机械设备与混凝土承重结构变形协调、大型齿条螺母柱精准安装等一系列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水电工程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成套技术,这是世界升船机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三峡工程是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的工程,是标志中华复兴的民族工程,是保障江河安澜的民心工程。”钮新强深有感触地说。

至今,三峡工程已安全运行十多年,钮新强的心也从未离开过三峡。如何使三峡工程发挥更大的可持续效益?他仍探究于江峡间。

再展宏图,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

历经长达50年的规划,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建设,钮新强开始主持中线工程设计。“我最大的人生感悟就是‘幸运’,能一次次投身于国之重器的设计建设中。”钮新强感慨。

丹江口大坝加高、湍河渡槽、穿黄工程、膨胀土边坡治理、南水的有效调度和控制……钮新强与设计团队直面挑战、攻坚克难,钻研探索十几年,将设计施工中遇到的世界级难题各个击破。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时指出,工程建设体现了“中國速度、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

如今,钮新强正带领团队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引江补汉。

“引江补汉工程全长195公里,全程采用隧洞输水,隧洞开挖断面12.2米,地质条件复杂,在一切情况顺利下预计总工期约9年。”谈及引江补汉这项湖北人民翘首以盼的工程,钮新强自觉肩负着重大使命、任重道远。目前,钮新强已带领团队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引江补汉工程建成之后,将连通三峡水库这一“大水缸”和丹江口水库这一“大水盆”,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水网,进一步提高中线供水保障能力,缓解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南北两利。

时代使命,书写长江生态答卷

“从跟跑到领跑,一步一梯,水利‘大国重器’的核心技术已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钮新强说。

一项项重大技术的创新,一座座水利工程的兴建,让桀骜不驯、灾难频发的洪患河,变成了岁岁安澜、造福百姓的福祉河。

201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开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长江经济带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钮新强说,“我们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好长江最宝贵的生态财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步入新时代,钮新强和他的团队又肩负起复苏江河生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环境这一历史使命。早在2000年,面对汉口江滩无序开发、环境脏乱差,钮新强就组织专家开展“长江武汉河段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提出“还水于民,提升城市品位”的开发理念,被武汉市政府采纳。如今,汉口江滩已成为长江大保护岸线治理的示范和样板工程,是武汉市民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

“长江设计集团因治理与保护长江而成立,保护长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近年来,为推动长江大保护战略落地,钮新强带领长江设计集团,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和省部级研发平台,为沿江11省市50多座城市提供高端咨询与勘察设计服务;对三峡工程进行生态调度,促进鱼类自然产卵繁殖;在修建水利工程中创新技术手段,用科技为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赋能。

“让我们的母亲河永葆青春,世世代代滋润中华大地,哺育华夏儿女,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钮新强坚定地说,“作为一名新时代水利人,更要践行初心、勇于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卓越贡献。”

猜你喜欢
升船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升船机简史
世界最大升船机铭刻
图解三峡升船机的运行原理
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
DRAINING THE S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