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阳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生态环境监测站 张君辉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土壤中的氯主要来自肥料、降水、海水、含氯灌溉水,含氯地下水及含氯农药和母质等[1]。目前,测定土壤中氯元素的方法有很多,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等[2-5]。上述方法各有优劣,但均需经过较长前处理过程,且分析时所用到的大量试剂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等领域[6-7]。本文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氯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土壤样品中氯元素的测定。
仪器:
(1)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S8 Tiger,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压片机:Samptech,最大压力50吨,洛阳森谱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3)分析天平:JD200-3,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试剂:
(1)硼酸:优级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2)土壤和沉积物有证标准物质:GSS-22、GSD-3a,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3)P-10气体:90%氩气+10%甲烷混合气体。
参照相关规定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或底泥样品,风干,研磨后过200目筛,于105℃下烘干。制备时,用硼酸垫底、镶边,将4-5g左右的过筛样品于压片机上,以一定压力(约35吨)压制成厚度≥7mm,直径34mm的样片,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将待测样品放在仪器进样盘中,在设置好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测试,处理分析结果。
通过试验,结合仪器推荐条件,得出氯元素的最佳测量条件如下:
分析谱线为Kα,准直器为0.46dg,分光晶体为PET,探测器为FC,滤光片无,X光管电压为30kV,电流为120mA,PHA为50-150%,谱峰的2θ为65.435°,测定时间为30s,背景的2θ为67.012°,测量时间为10s。
基体效应校正元素为Ca,谱线重叠干扰元素为Mo、Na。
按照与试样的制备相同的操作步骤,将20个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元素标准样品压制成薄片,依次上机测定分析,记录X射线荧光强度。以X射线荧光强度(个数/s,cps)为纵坐标,以氯元素的质量分数(mg/kg)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得到校准曲线为y=0.02456x-0.1157,相关系数0.9999。
按照优化的分析方法和前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分析,方法检出限计算参考公式:
LLD:检出限;
S:测量灵敏度(cps/wt%);
I背景:背景的X射线荧光强度(cps);
t:背景的测定时间(s)
根据实验,得出土壤中氯元素的检出限为5.4 mg/kg,测定下限为16.2 mg/kg。
用土壤和底泥的实际样品及标准样品GSS-22和GSD-3a平行测定7次,数据结果:实际样品的值为49.1~57.0mg/kg,GSS-2的测定为5611~5739mg/kg,GSD-3a的测定值为40.8~47.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7-5.7%,精密度较好。
用土壤标准样品GSS-22和GSD-3a平行测定7次,相对误差△lgC(GBW)为2.5和0.04,所有标准样品的含量均在标准样品值的范围内,且相对误差较小。
注:△lgC(GBW)=|lgCi-lgCs|。
本文采用压片法制样,通过仪器条件优化设置,确定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底泥样品中氯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检出限低,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好,说明本方法能够用于检测环境土壤和底泥中的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