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阳,李建省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慢性肾脏病是在多种疾病影响下,机体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进行性恶变或者不可逆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尤其是在我国人们生活结构与饮食结构不断转变,国人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的形势下,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合理防治已成为我国医学者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常情况下,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机体原发性或者发作性急性肾功能损伤引起的微炎症,加上氧化应激状态,对机体的肾细胞产生直接或者间接性损伤,最终诱发了肾脏损伤症状。对此,西医治疗的主要药物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后虽然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提出不同中药配伍,协同作用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研究进展。
经过长期的中医学探索,现认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在于正虚邪气与其他疾病失治误治等。而在病机研究方面,发现该种疾病的病机相对复杂,且与疾病进展阶段密切相关,就目前而言,本虚标实是多数中医学者认定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虚,且涉及机体五脏,以水气、湿浊、湿热和血瘀之证视为标实[1]。但是由于各位学者在慢性肾脏病病机认知中的侧重点不同,对机体脏器损伤程度也不同,所以各学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例如有学者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关键病机在于机体脾肾虚损,且湿浊、淤血、热毒是浊邪壅塞三焦之标实;亦有学者指出不能单用一因一机确定慢性肾脏病,坚持发病根源在肾虚,进展基础在湿热,疾病结果在淤血,重点明确湿热与淤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病理产物,也是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通常,肾虚、湿热、淤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整个慢性肾脏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湿淤的严重程度直接表明机体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而机体肾脏损伤越重,也可说明湿淤产生更明显,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
由此,中医学者虽然复杂性认知慢性肾脏病,但归根结底仍认为本虚标实是引起疾病的关键。
目前,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辨证施治方法甚多,有的观点认为健脾固堤、补肾摄精类药方有助于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气机,调节其免疫功能,阻断病情进展;亦有观点认为益肾清利活血是治疗的根本,有助于降低机体炎症刺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抑制病情进展;还有观点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基础方剂组成是黄芪、当归、芡实、丹参、猪苓与金樱子,若机体脾肾气虚需辨证加减健脾汤,若肝肾气虚可加减杞菊地黄汤,若肾阴阳俱需可添加川断、生地、杜仲、白芍、仙灵脾与枸杞,若机体气郁可加入厚朴、枳壳与柴胡,若机体湿热可辨证加入苍术、黄柏、牛膝、车前子等,若机体热毒可添加连翘、银花、黄芩、板蓝根与牛蒡子。在文献[2]中,取7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分组研究,研究组(泻浊健脾保肾汤联合结肠水)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更优,且治疗总有效率是91.43%,较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数据差异明显。而在费佳[3]等人文献中,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活血益肾方治疗的SCr、GF、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优于西医治疗效果。充分证实: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效果是非常确切的。经过中医肾病专家的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综合辨治慢性皆脏病具有一定的优势[4]。在配合激素治疗的患者中,辨证采用中药治疗常常可以增强激素的疗效,并减轻长期服用激素所致的阴虚内热的症候表现[5]。中医药在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候:如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酸膝软及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黏口苦等方面疗效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6-7]。
为了提高CKD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具体措施如下:
(1)戒烟:吸烟是也血管危险因素,戒烟可降低也血管疾病危险。
(2)控制血压和蛋白尿:血压目标值应<130/80mmHg,蛋白尿目标值(0.3g/d)。
(3)P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的也脏保护作用。
(4)严格控制糖尿病CKD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6.5%。
(5)降脂作用,高血脂症是也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6)纠正贫血,治疗目标值维持血红蛋白在110-120g/L。
(7)血清磯、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的控制,高稱血症和低(1.25-二径维生素D3血症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
(8)限制蛋白饮食,建议每天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8g/d,当肌巧清除率<25mL/min时更要限制在每天0.6g/d。每天能量摄入保持在30-35kcal/kg。
(9)肥胖的处理,显著肥胖本身也可加重蛋白尿和肾病进程。
(10)纠正酸中毒,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增加晉的重吸收,加重肾性骨病,故要纠正酸中毒。
(11)U服药物治疗,可以吸附毒素或减少肠道毒素生成,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12)晩期CKD的处理,主要在于为透析做好准备、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透析模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持续营养治疗及容量限制。何时开始透析或适当情况下进行肾移植治疗,一般从患者病情、经济条件、医疗设备及肾源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部分中医学者不局限在辨证施治,常使用专方专治法。文献[4]中,62例DN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用大补元煎加味治疗,有效率高发93.55%,而对照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效率是67.74%。韩立新[5]等人研究发现,人参归脾丸治疗IgA肾病的有效率是92%,而常规贝那普利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是66%。总之,经上述文献可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更有优势,且无统一治疗药方,依据学者自身经验不同施治亦可有效,名老中医是中医历史的铸造者,也是中医生命力的灵魂承载者,他体现中医临床的最高水准,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大量实践所积累浓缩出来的客观认识的结晶,是中医学中最宝贵的财富。探搜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总结中医肾病名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进行传承研究推广,提供给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参考借鉴。
大黄可通腑泻浊,被临床认为是治疗慢性肾衰的典型,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增强机体营养水平,属于必用药物。中药灌肠是借助腹透原理进行弥散、超滤,清除机体血液中的中分子物质,增强肾脏功能,灌肠药物组成有大黄、牡蛎、蒲公英、丹参与附子等。以生姜、麻黄、桂枝、柚子皮、橘子叶等为主的药物进行中药药浴治疗,亦可收获较佳疗效。
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减慢肾脏实质损害的发展速度,预防也血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巧实际生活质量。依据现代循证医学的观点,减慢CKD发展的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1)血压长期监测,蛋白尿长期检测,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2)CKD患者要避免高蛋白饮食。
(3)有商血压和蛋白尿的患者需要限制食盐摄入。
(4)减少CKD患者饱和脂化酸的摄入。
(5)患儿高血巧的CKD患者需要控制酒的摄入、CKD患者应劝其戒烟。
(6)要重视预防CKD的早期并发症。
(7)避免肾毒性药物的运用。
(8)肾脏病专科医师不应该把非必要的或其效果尚未被证实的干预手段运用到CKD患者治疗中去。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且氧化应激反应、微炎症环境浸润、肾脏纤维化等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而长时间的研究表明多种慢性肾脏病的致病因之间相互影响,所以治疗过程中定要坚持补虚祛邪实,横断病邪,有效根治。但是笔者认为今后研究重点仍需侧重在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方面,保证中医药治疗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并在中医药治疗期间,坚持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特色,坚持理论创新原则,保证中医辨证施治更加客观,更具重复性,在临床中多加推广。